首页 理论教育研学旅行安全:政策法规解读

研学旅行安全:政策法规解读

【摘要】:为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国家大力支持研学旅行,近年来发布多项重要文件,要求为学生创造更丰富的研学旅程,创造更安全的研学环境。(二)《研学旅行服务规范》解读《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是原国家旅游局针对研学旅行实施作出的权威性的规范文件,其中对人员配置、产品分类、服务改进、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工作职责与要求、应急处置规范与流程等。

为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国家大力支持研学旅行,近年来发布多项重要文件,要求为学生创造更丰富的研学旅程,创造更安全的研学环境

(一)《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解读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1)目标:让广大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增强对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同时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促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教育性原则:研学旅行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成长空间。

(3)实践性原则:研学旅行要因地制宜,呈现地域特色,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

(4)安全性原则:研学旅行要坚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学生安全。

(5)公益性原则:研学旅行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

(二)《研学旅行服务规范》解读

《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是原国家旅游局针对研学旅行实施作出的权威性的规范文件,其中对人员配置、产品分类、服务改进、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研学旅行机构或学校可以针对此文件查漏补缺、及时调整。研学旅行中最重要的是安全,在《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中“安全管理”规范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具体如下:

(1)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2)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工作方案;(www.chuimin.cn)

(3)研学旅行应急预案及操作手册;

(4)研学旅行产品安全评估制度;

(5)研学旅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6)工作人员安全教育:应制订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专项工作计划,定期对参与研学旅行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工作职责与要求、应急处置规范与流程等。

(7)学生安全教育要求:应对参加研学旅行活动的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应提供安全防控教育知识读本;应召开行前说明会,对学生进行行前安全教育;应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根据行程安排及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安全提示与警示,强化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三)《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解读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主要明确了学校组织开展研学旅行,以推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主要内容。在研学旅行实施过程中,校外机构应与学校通力协作,以达到学校教育目标,这是尤为重要的。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促进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德育体验、实践锻炼有机融合,利用好研学实践基(营)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

(四)《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解读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社会实践基地和研学旅行基(营)地是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场所,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被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中,无疑将极大促进在校生对泛研学旅行类课程的需求。

中小学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的主体,应在地方教育部门指导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将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等融入其中。要依据学生发展状况、学校特色、可利用的社区资源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统筹考虑,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实施方案。要使总体实施方案和学年(或学期)活动计划相互配套、衔接,形成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课程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