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办方应具备合法资质,负责研学旅行计划的组织实施。研学旅行学生基本处在未成年阶段,其监护人需要在家庭生活中不失时机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安全认知教育。为使研学旅行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监护人应监督研学活动的整体开展流程,与学生以及其他相关主体做好沟通与协调工作。......
2023-10-26
在研学旅游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要注意跟上团队,不要因为单独拍照或欣赏某处景观而与团队走散,更不要自己单独到景区之外的地方,造成迷路。
(一)与团队走散的应对
(1)不要独自离开,需要离开时一定要跟负责老师说,最好有他人陪伴。
(2)一旦与团队走散,尽量在原地等待老师,不要害怕、惊慌,更不能哭闹,乱走乱跑。
(3)与团队走散后应优先选择找到景区工作人员,请求他们的帮助,并能够清楚描述自己的处境、状况,提供老师或同学的联系方式给他们,并在服务台等候老师或同学的到来。
(4)对于陌生人坚决不予理睬,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要、给的食物不能吃,一定不能跟陌生人走。
(5)记住老师或随队其他工作人员的手机号码和姓名。
(6)注意观察周围环境,记住明显的建筑物、广告牌等。
(二)野外迷路的应对
(1)如果发现自己处于一个陌生的地域,首先就应考虑能否返回刚才走过的大路;如果可以判断自己的大概位置,就可以沿着最接近的道路、小路、铁路、河流等行走。
(2)有地图的话找出自己的大概位置,查找周围与地图标识相符的地理特征。在地图上找出迷路前的位置,然后回忆一下经过的房屋、溪流或其他地理特征,以追寻自己曾经走过的路线。
(3)难以找到返回的道路时,应该立即停下来估计一下情况,盲目地继续前进,处境会更糟。
(4)一旦在人烟稀少、人迹罕至的陌生地段迷失方位,在无法判明道路的情况下,应当原地等待救援。利用地形地貌和一切可利用物搭建简单的庇护场所(尽量选择朝阳处),避免大量出汗,防止感冒,注意保持体能;寻找水源,合理分配所携带的食物,采集已知无毒的野生植物,尽可能煮熟后食用。
(5)白天可点燃潮湿的残枝败叶、杂草,利用大量烟尘向外界示警。夜晚可利用强光手电向天空和附近山顶进行一定规律的晃动照射,同时点燃篝火用于取暖并驱赶蚊虫和兽类。
(6)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可用阔叶类树的枝叶覆盖身体四周;也可以在朝阳处挖坑,铺上石板后燃烧枝叶、杂草,既可取暖又可驱虫。
(三)风雨中迷路的应对
(1)应迅速离开。
(2)如果带了地图,可以查看有没有危险地带。
(3)溪涧流向显示下山的路线,不要贴近溪涧而行,应该循水声沿溪流下山。
(4)下山时留意有没有农舍或其他可避风雨的地方,小径附近通常都可以找到藏身之所。
(5)长着浅绿、穗状草丛的洼地很可能是沼泽。
(四)黑夜迷路的应对
(1)如有月光,可看到四周环境,应该设法走向公路和农舍。
(2)如果身处漆黑的山中,看不清四周的环境,不要继续行走,应该找个藏身之处,例如墙垣或岩石背风的一面。
(五)雪地迷路的应对(www.chuimin.cn)
(1)雪反射的白光与天空的颜色一样时,地形变得模糊不清,此时,最好停下来,等待视线清楚。如等待时有暴风雨雪来临,应挖空雪堆做个坑或扩大树根部分的雪坑躲避。
(2)垫上树叶、枯草,避免直接接触冰雪。
(3)尽量多穿几层衣服。
(4)在衣服内交叉双臂,手掌夹于腋下,以保温暖。
(5)如必须继续前进,可利用地图和指南针寻找方向。一边走一边向前扔雪球,留意雪球落在什么地方和怎么样滚动,以探测斜坡的斜向。如果雪球一去无踪,前面就可能是悬崖。
(六)雾中迷路的应对
(1)用地图与指南针判断方向。
(2)根据地图和指南针,选定一个容易辨认的目标。
(3)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再继续选定下一个目标。
(4)连续使用这个方法,直至脱离雾锁的情况。
(5)当没有地图和指南针时,应该留在原地,等待雾霭消散。
【相关知识链接】
在野外如何识别方向
(1)太阳东升西落,可利用太阳分辨方向。
(2)如有带指针的腕表并已校准当地时间就可用下述方法辨别方向:把腕表平放,时针指向太阳,并想象有一条线把时针与12点的夹角一分为二。这条分角线在北半球会指向正南,在南半球则指向正北。
(3)如太阳被云层挡住,拿小刀或指甲刀竖放在塑料信用卡或拇指指甲之类有光泽的平面上,从平面上找出淡淡的阴影,太阳就在与阴影相反的方向。若云层厚密见不到太阳,可观察树干或岩石上的苔藓。如一块大石头,它有苔藓的那面是北方。
(4)如需在原地逗留一段时间,可竖立一根棍子在平地上测方向。每隔15分钟或更长时间,在棍子顶端阴影处做一个记号,把记号连成一线,就会指向东西。
(5)树木年轮总是南面的疏松而北面的密集;一棵独立的树,枝叶茂盛一侧日照较多。
(6)蚂蚁洞口大多是朝南的。
(7)在北方夜空中大熊星座是不落的星座,也容易辨认。找到北斗星(大熊星座),找到第6与第7颗星连线,延长约5倍距离处有颗较明亮的星,那是北极星。
(8)固定两根相互平行的木棍,沿着两根木棍的顶点连线,观察任何一颗恒星。恒星明显上升:你面对着东方;恒星明显下降:你面对着西方;恒星沿着圆弧滑向右方:你面对着南方;恒星沿着圆弧滑向左方:你面对着北方。
(9)自制指南针。
用缝衣针或一截铁丝用丝绸沿着同一个方向摩擦后,铁丝就会产生磁性,用细线绑住中心悬挂起来,静止方向为南北。隔一段时间重新摩擦增加磁性。
②可以利用电压为2伏或者2伏以上的干电池,做成电磁线圈,磁化缝衣针或铁丝。线圈要跟铁针绝缘,磁化需持续至少5分钟。
有关研学旅行安全管理的文章
承办方应具备合法资质,负责研学旅行计划的组织实施。研学旅行学生基本处在未成年阶段,其监护人需要在家庭生活中不失时机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安全认知教育。为使研学旅行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监护人应监督研学活动的整体开展流程,与学生以及其他相关主体做好沟通与协调工作。......
2023-10-26
研学旅行安全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研学旅行全过程并为研学旅行活动所遵循的安全理念与基本准则。研判研学旅行活动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将安全教育前置,制定相应的安全应急预案,完善安全保障机制,以保证学生的安全和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二)安全第一的原则教育部在《意见》中明确提出研学旅行应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研学旅行的主要对象是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2023-10-26
近年来,研学旅行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增加,使研学旅行市场发展遭遇巨大瓶颈。根据国家政策、教育等多部委联合发布的文件及文旅部出台的行业标准,结合“安全”一词的基本内涵,研学旅行安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研学旅行安全,是指研学旅行活动中涉及研学参与者人身财产安全现象的总称。中小学研学旅行安全则指中小学校或教育部门在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实践教育过程中,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及财产不受威胁的安全状态。......
2023-10-26
研学旅行是集自然性、教育性和体验性等多性质于一体的校外素质教育活动,研学旅行安全具有与学校校内安全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因此,参与组织的各方要尽可能把控好研学旅行过程的每一个风险点,全面预防、突出重点,将安全风险降至最低。为做好研学旅行安全防控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发生研学安全事故后,还需各责任方有足够的资金履行赔偿责任等,因而防控投入的成本非常高。......
2023-10-26
研学旅行安全是当前推进这一新业态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发展研学旅行应在安全及其制度建设上采取如下措施。同时,学校应成立权责明确的研学旅行安全小组,针对不同的安全事故,制订相应的安全应急预案措施,完善安全防控工作。研学旅行承办机构的从业人员直接服务于中小学生,处于安全风险管控的前哨。......
2023-10-26
但部分研学旅行的组织者因组织管理不善,安全事故以及其他各种问题时有发生。夜间或自由活动时间自行外出,请告知带队老师、全陪导游或团友,应特别注意安全,最好与熟悉的人结伴出行,这样既可有照应,也更加安全。单独离队,请征得带队老师和全陪导游同意,并随身携带当地所住宿饭店地址、电话,以免发生意外。......
2023-10-26
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应对的是紧急的、有危害的事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相关人员的意愿和行为,使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降低风险,避免损害。因此,应该建立一个负责综合协调的研学旅行安全管理机构,通过这个机构协调相关安全管理部门的关系,并统一领导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
2023-10-26
研学旅行安全的分类是指按照一定标准把研学旅行安全划分和归纳为不同类别。心理安全指的是参加研学旅行中小学生心理上的健康。财产安全指的是在物质上未遭遇损失。研学旅行主体一般是指参与研学活动的中小学生、中小学校教师及研学旅行从业人员,主体安全主要指研学旅行主体的人身、财产安全。校内安全指的是在校内进行的研学旅行行前安全教育,以提高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2023-10-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