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研学旅行安全管理手册

研学旅行安全管理手册

【摘要】:研学旅行的各方应建立自身安全管理检查制度。

(一)研学旅行安全管理的法律体系

为了保证研学旅行安全管理的效率,对研学旅行安全全过程管理的职责认定要有一定的强制性,只有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才能把研学旅行安全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研学旅行安全管理法律体系结构如图2-1所示。

图2-1 研学旅行安全管理法律体系

1.法律

法律居于研学旅行安全管理体系的最高层级。中国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有《安全生产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海上交通安全法》等;与安全相关的法律主要有《旅游法》《劳动法》《电力法》《建筑法》《公路法》《铁路法》《民用航空法》和《港口法》等。

2.法规

法规可分为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于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行政法规如《工伤保险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是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规章

规章可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是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规章,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旅游安全管理办法》《旅游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办法》《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等。地方政府规章一般以省级政府令形式出台,如《浙江省渡口安全管理办法》。

4.安全标准

安全标准常见的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标准化法》制定的在全国范围内适用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如《安全色》《游乐园(场)安全和服务质量》《宗教活动场所和旅游场所燃香安全规范》等。行业标准是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直属机构依照《标准化法》制定的在安全生产领域内适用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如《旅行社安全规范》。地方标准是各省市依照《标准化法》制定的在安全生产领域内适用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如《四川省旅游景区安全防护设施基本规范》。

此外,还有中国加入的与安全相关的国际公约,如《海运旅客及其行李运输雅典公约区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国际救助公约》等。

(二)研学旅行安全管理的制度体系

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保证研学旅行全过程安全所制定的章程、程序、方法和措施的总称,是制度所涉各方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则教育管理部门应遵循“统一指导、分级管理、以组织者为主”的原则,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科学、全面的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制度。研学旅行安全管理的制度体系结构如图2-2所示。(www.chuimin.cn)

图2-2 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1.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即按照研学旅行过程中安全工作的客观要求,对安全管理范围、内容、程序和方法所做的规定,是指导研学旅行过程中开展各项安全活动的准则和规范。其主要内容有:教育主管部门各级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工作制度,文旅、交通、卫生等各相关部门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工作制度,主办方(学校)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工作制度,承办方(如旅行社)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工作制度,供给方(基地、营地)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学生及家长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工作制度等。

2.安全管理技术规程

即按照研学旅行过程中的客观要求,对设计、操作、建筑、用火、用电、危险物品管理、设备使用和维修所做的安全技术规定。它是指导研学旅行服务和安全活动规范化的准则,包括操作规程、设备维修规程、安全技术规程、设施设备使用规程等。

3.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即明确研学旅行过程中的各方所担负的安全工作范围、内容、任务和责任的规定。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是确保研学旅行过程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利于促使研学旅行参与者树立安全意识和提高安全技能,有利于对安全工作的考核和评价。

4.安全管理检查制度

应建立各级安全督查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对研学旅行全过程中的各方,在安全管理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等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对违反安全法规的单位或有关人员提出处理意见;对不具备研学旅行基本条件的场所,提请有关部门责令停业整顿,或予以封闭停用;参加突发事故的调查处理等。研学旅行的各方应建立自身安全管理检查制度。

5.安全应急救援制度

所有涉及研学旅行活动的单位应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等要求,制定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救援体系。

6.安全调查处理制度

对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应按规定及时报告、妥善处理和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准确地掌握事故发生发展情况,从中找出发生事故的原因及其规律,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按照“属地负责、主体主责、过失问责”的原则,追究事故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