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办方应具备合法资质,负责研学旅行计划的组织实施。研学旅行学生基本处在未成年阶段,其监护人需要在家庭生活中不失时机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安全认知教育。为使研学旅行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监护人应监督研学活动的整体开展流程,与学生以及其他相关主体做好沟通与协调工作。......
2023-10-26
为了保证研学旅行安全管理的效率,对研学旅行安全全过程管理的职责认定要有一定的强制性,只有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才能把研学旅行安全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研学旅行安全管理法律体系结构如图2-1所示。
图2-1 研学旅行安全管理法律体系
1.法律
法律居于研学旅行安全管理体系的最高层级。中国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有《安全生产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海上交通安全法》等;与安全相关的法律主要有《旅游法》《劳动法》《电力法》《建筑法》《公路法》《铁路法》《民用航空法》和《港口法》等。
2.法规
法规可分为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于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行政法规如《工伤保险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是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规章
规章可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是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规章,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旅游安全管理办法》《旅游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办法》《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等。地方政府规章一般以省级政府令形式出台,如《浙江省渡口安全管理办法》。
4.安全标准
安全标准常见的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标准化法》制定的在全国范围内适用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如《安全色》《游乐园(场)安全和服务质量》《宗教活动场所和旅游场所燃香安全规范》等。行业标准是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直属机构依照《标准化法》制定的在安全生产领域内适用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如《旅行社安全规范》。地方标准是各省市依照《标准化法》制定的在安全生产领域内适用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如《四川省旅游景区安全防护设施基本规范》。
此外,还有中国加入的与安全相关的国际公约,如《海运旅客及其行李运输雅典公约区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国际救助公约》等。
(二)研学旅行安全管理的制度体系
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保证研学旅行全过程安全所制定的章程、程序、方法和措施的总称,是制度所涉各方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则。教育管理部门应遵循“统一指导、分级管理、以组织者为主”的原则,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科学、全面的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制度。研学旅行安全管理的制度体系结构如图2-2所示。(www.chuimin.cn)
图2-2 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1.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即按照研学旅行过程中安全工作的客观要求,对安全管理范围、内容、程序和方法所做的规定,是指导研学旅行过程中开展各项安全活动的准则和规范。其主要内容有:教育主管部门各级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工作制度,文旅、交通、卫生等各相关部门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工作制度,主办方(学校)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工作制度,承办方(如旅行社)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工作制度,供给方(基地、营地)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学生及家长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工作制度等。
2.安全管理技术规程
即按照研学旅行过程中的客观要求,对设计、操作、建筑、用火、用电、危险物品管理、设备使用和维修所做的安全技术规定。它是指导研学旅行服务和安全活动规范化的准则,包括操作规程、设备维修规程、安全技术规程、设施设备使用规程等。
3.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即明确研学旅行过程中的各方所担负的安全工作范围、内容、任务和责任的规定。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是确保研学旅行过程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利于促使研学旅行参与者树立安全意识和提高安全技能,有利于对安全工作的考核和评价。
4.安全管理检查制度
应建立各级安全督查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对研学旅行全过程中的各方,在安全管理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等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对违反安全法规的单位或有关人员提出处理意见;对不具备研学旅行基本条件的场所,提请有关部门责令停业整顿,或予以封闭停用;参加突发事故的调查处理等。研学旅行的各方应建立自身安全管理检查制度。
5.安全应急救援制度
所有涉及研学旅行活动的单位应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等要求,制定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救援体系。
6.安全调查处理制度
对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应按规定及时报告、妥善处理和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准确地掌握事故发生发展情况,从中找出发生事故的原因及其规律,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按照“属地负责、主体主责、过失问责”的原则,追究事故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有关研学旅行安全管理的文章
承办方应具备合法资质,负责研学旅行计划的组织实施。研学旅行学生基本处在未成年阶段,其监护人需要在家庭生活中不失时机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安全认知教育。为使研学旅行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监护人应监督研学活动的整体开展流程,与学生以及其他相关主体做好沟通与协调工作。......
2023-10-26
研学旅行安全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研学旅行全过程并为研学旅行活动所遵循的安全理念与基本准则。研判研学旅行活动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将安全教育前置,制定相应的安全应急预案,完善安全保障机制,以保证学生的安全和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二)安全第一的原则教育部在《意见》中明确提出研学旅行应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研学旅行的主要对象是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2023-10-26
近年来,研学旅行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增加,使研学旅行市场发展遭遇巨大瓶颈。根据国家政策、教育等多部委联合发布的文件及文旅部出台的行业标准,结合“安全”一词的基本内涵,研学旅行安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研学旅行安全,是指研学旅行活动中涉及研学参与者人身财产安全现象的总称。中小学研学旅行安全则指中小学校或教育部门在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实践教育过程中,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及财产不受威胁的安全状态。......
2023-10-26
研学旅行是集自然性、教育性和体验性等多性质于一体的校外素质教育活动,研学旅行安全具有与学校校内安全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因此,参与组织的各方要尽可能把控好研学旅行过程的每一个风险点,全面预防、突出重点,将安全风险降至最低。为做好研学旅行安全防控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发生研学安全事故后,还需各责任方有足够的资金履行赔偿责任等,因而防控投入的成本非常高。......
2023-10-26
研学旅行安全是当前推进这一新业态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发展研学旅行应在安全及其制度建设上采取如下措施。同时,学校应成立权责明确的研学旅行安全小组,针对不同的安全事故,制订相应的安全应急预案措施,完善安全防控工作。研学旅行承办机构的从业人员直接服务于中小学生,处于安全风险管控的前哨。......
2023-10-26
但部分研学旅行的组织者因组织管理不善,安全事故以及其他各种问题时有发生。夜间或自由活动时间自行外出,请告知带队老师、全陪导游或团友,应特别注意安全,最好与熟悉的人结伴出行,这样既可有照应,也更加安全。单独离队,请征得带队老师和全陪导游同意,并随身携带当地所住宿饭店地址、电话,以免发生意外。......
2023-10-26
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应对的是紧急的、有危害的事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相关人员的意愿和行为,使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降低风险,避免损害。因此,应该建立一个负责综合协调的研学旅行安全管理机构,通过这个机构协调相关安全管理部门的关系,并统一领导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
2023-10-26
研学旅行安全的分类是指按照一定标准把研学旅行安全划分和归纳为不同类别。心理安全指的是参加研学旅行中小学生心理上的健康。财产安全指的是在物质上未遭遇损失。研学旅行主体一般是指参与研学活动的中小学生、中小学校教师及研学旅行从业人员,主体安全主要指研学旅行主体的人身、财产安全。校内安全指的是在校内进行的研学旅行行前安全教育,以提高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2023-10-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