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安全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研学旅行全过程并为研学旅行活动所遵循的安全理念与基本准则。研判研学旅行活动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将安全教育前置,制定相应的安全应急预案,完善安全保障机制,以保证学生的安全和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二)安全第一的原则教育部在《意见》中明确提出研学旅行应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研学旅行的主要对象是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2023-10-26
(一)安全的含义
“安全”的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在《周易·系辞下》中就出现了事关安全的字词,“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这段话中的“安”是与“危”相对的,这里的“安”表达的是“安全”的概念。“危”则表达的是现代汉语“危险”的概念。“安”字在许多场合下表达着现代汉语中“安全”的意义,表达了人们通常理解的“安全”这一概念。“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常用语中的“安”意味着没有危险,“全”意即尽善尽美,与人们传统的安全观念极相吻合。不过,在汉代以前,“安”与“全”二字一直是分别使用的。
“安”与“全”结合为一词,在我国汉代才出现,汉代著名哲学家焦赣在其著作《易林·小畜之无妄》中描述:“道里夷易,安全无恙。”(道路无碍,平安未遭损害。)此处“安全”意即“平安、无危险”。《南史·陈纪下·后主》一书中说:“隋文帝以陈氏子弟既多,恐京下为过,皆分置诸州县,每岁赐以衣服以安全之。”苏轼的《徐州谢上表》中“察孤危之易毁,谅拙直之无他,安全陋躯,畀付善地。”都有“安全”一词,意为“保护、保全”。“安全”一词的这层含义在现代文学大师巴金作品《军长的心》中也被运用,如“他衣服都烧起来了,他还忍住痛把老大娘放到安全的地方,才扑灭自己身上的火”。
以上分析可见,“安全”一词主要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平安、无危险”,第二种含义为“保护、保全。”《现代汉语词典》吸纳了此两义,将“安全”解释为:“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安全”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基本语词,在各种现代汉语辞书有着基本相同的解释。由此,“安全”可定义为:无论是受外部环境作用,还是自身因素作用,抑或二者的相互作用,使在一定区域内活动的主体或对象没有发生危险,在身体和心理等方面依旧保持原状的现象。
英文中通常用“safety”和“security”两词表示“安全”。“safety”多指一种被保护的状态或感觉,人们可以掌控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威胁,不一定会造成伤害;“security”侧重保护安全的行动,确保外界的因素不会对相关的人或事物造成伤害。可见,英文“safety”和“security”分别有所指,并不能完全对应我国“安全”一词的整体内涵。(www.chuimin.cn)
(二)研学旅行安全的概念
研学旅行是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划、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其活动参与者的特殊性和活动范围的广阔性决定了研学旅行安全的特殊性,研学旅行安全问题是影响研学旅行质量的首要问题。近年来,研学旅行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增加,使研学旅行市场发展遭遇巨大瓶颈。随着研学旅行的不断深入发展,对研学旅行安全给出定义十分必要。
根据国家政策、教育等多部委联合发布的文件及文旅部出台的行业标准,结合“安全”一词的基本内涵,研学旅行安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研学旅行安全是指研学旅行实践教育中,一切安全现象的总称,它既包括研学旅行活动中各种相关的安全现象,也包括人类活动中与研学旅行相关的安全事态和社会现象中与研学旅行相关的安全现象。狭义的研学旅行安全,是指研学旅行活动中涉及研学参与者人身财产安全现象的总称。中小学研学旅行安全则指中小学校或教育部门在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实践教育过程中,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及财产不受威胁的安全状态。
有关研学旅行安全管理的文章
研学旅行安全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研学旅行全过程并为研学旅行活动所遵循的安全理念与基本准则。研判研学旅行活动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将安全教育前置,制定相应的安全应急预案,完善安全保障机制,以保证学生的安全和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二)安全第一的原则教育部在《意见》中明确提出研学旅行应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研学旅行的主要对象是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2023-10-26
近年来,研学旅行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增加,使研学旅行市场发展遭遇巨大瓶颈。根据国家政策、教育等多部委联合发布的文件及文旅部出台的行业标准,结合“安全”一词的基本内涵,研学旅行安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研学旅行安全,是指研学旅行活动中涉及研学参与者人身财产安全现象的总称。中小学研学旅行安全则指中小学校或教育部门在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实践教育过程中,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及财产不受威胁的安全状态。......
2023-10-26
研学旅行是集自然性、教育性和体验性等多性质于一体的校外素质教育活动,研学旅行安全具有与学校校内安全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因此,参与组织的各方要尽可能把控好研学旅行过程的每一个风险点,全面预防、突出重点,将安全风险降至最低。为做好研学旅行安全防控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发生研学安全事故后,还需各责任方有足够的资金履行赔偿责任等,因而防控投入的成本非常高。......
2023-10-26
研学旅行安全是当前推进这一新业态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发展研学旅行应在安全及其制度建设上采取如下措施。同时,学校应成立权责明确的研学旅行安全小组,针对不同的安全事故,制订相应的安全应急预案措施,完善安全防控工作。研学旅行承办机构的从业人员直接服务于中小学生,处于安全风险管控的前哨。......
2023-10-26
但部分研学旅行的组织者因组织管理不善,安全事故以及其他各种问题时有发生。夜间或自由活动时间自行外出,请告知带队老师、全陪导游或团友,应特别注意安全,最好与熟悉的人结伴出行,这样既可有照应,也更加安全。单独离队,请征得带队老师和全陪导游同意,并随身携带当地所住宿饭店地址、电话,以免发生意外。......
2023-10-26
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应对的是紧急的、有危害的事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相关人员的意愿和行为,使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降低风险,避免损害。因此,应该建立一个负责综合协调的研学旅行安全管理机构,通过这个机构协调相关安全管理部门的关系,并统一领导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
2023-10-26
研学旅行安全的分类是指按照一定标准把研学旅行安全划分和归纳为不同类别。心理安全指的是参加研学旅行中小学生心理上的健康。财产安全指的是在物质上未遭遇损失。研学旅行主体一般是指参与研学活动的中小学生、中小学校教师及研学旅行从业人员,主体安全主要指研学旅行主体的人身、财产安全。校内安全指的是在校内进行的研学旅行行前安全教育,以提高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2023-10-26
(一)研学旅行安全应急预案的编制要素主体:预案实施过程中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执行者等组织或个人。研学旅行相关企业针对能够预警的突发事件,应该向企业内的职工、企业有关部门、企业应急指挥中心、上级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等报告和发布预警信息,在制定预案时,应明确报告和处理预警信息的流程、内容、实现和方式。在研学旅行安全应急预案中,应规定不同级别应急响应的条件,响应的机构和具体要求。......
2023-10-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