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书的真正意义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书的真正意义

【摘要】:说实话,我以前是一个不大喜欢读书的人。思索良久,我掏出了自己的200元钱,谎称是在小娜的床底下发现的,并宣布“盗窃”事件是一场虚惊。至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弥补过失的教育方式,也比简单的感化更有意义。小男孩十分高兴,维佳却有些后悔了。说到这里,我觉得关于读书的那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都已经毫无意义。我觉得,读书对于教师成长的最简单的意义有两个:一是让你少走弯路,二是提高自己的教育品位。

说实话,我以前是一个不大喜欢读书的人。在我看来,自己独创的东西更有价值。但是,一起学生偷盗事件的处理却颠覆了我的观点。

刚做班主任时,班里连续发生盗窃事件。很多学生带的生活费,在课间或午休的时间不翼而飞。在缴纳伙食费的前一天晚上,学生小娜的200元钱不见了。因为数额较大,这件事让整个宿舍的同学都感到了压力,人人都成了被怀疑的对象。我在费尽一番力气后,终于找到了“小偷”的踪影——一个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女生。思索良久,我掏出了自己的200元钱,谎称是在小娜的床底下发现的,并宣布“盗窃”事件是一场虚惊。全班同学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偷钱的女生深深地低下了头。后来,该女生偷偷把钱塞到了我办公桌的抽屉里,并用变形的笔迹写了几句道歉的话,并保证不会再做类似的事。我装作不知,暗中观察那个宿舍,再也没有发生过偷盗事件。那个女生也变得开朗大方起来,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当时,我颇为自己的人性化处理和智慧感到自豪,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把这件事当作经验介绍给其他老师。但是后来,我参加了一次班主任论坛,并担任评委,其中一位班主任分享的一个案例让我自愧不如。

在论坛上,那位班主任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交书费那天,学生小勇把钱放在文具盒中便去上课间操了,等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200多元钱不见了踪影,老师也是在一番努力后发现了盗窃者。在和学生做过深入沟通后,老师严厉指出了学生的错误做法,但答应替学生守住秘密。不同的是,老师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先让学生悄悄返还了本次偷盗的钱物,然后又统计了这个学生以前曾经偷盗的钱数。因为以前偷的钱都已被这个学生花掉,这个老师便要求学生制订一个还款计划,并同他一起协商、拟定通过捡拾饮料瓶等方法筹钱还“债”。在老师的帮助和监督下,这个学生花了很长时间,付出了很多辛苦才赚到了需要偿还的钱款。据班主任说,他之所以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偿还自己的过失,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永远不要去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相比较我之前的做法,这位班主任的做法更趋近于理性之爱。他同样爱自己的学生,不作声张的目的就是保护好学生的尊严,这足以说明他对学生的爱护之心。至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弥补过失的教育方式,也比简单的感化更有意义。到此为止,我彻底打消对自己以前做法的那种优越感,真切地意识到了“人外有人”的道理。为这事,我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对比了这两种处理方案的优劣,毫无保留地表达了对那位班主任的欣赏。

自然,这位班主任的做法,被我奉若经典。(www.chuimin.cn)

直到有一次,我在等朋友的间隙,翻看了一本旧书《要相信孩子》,读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则案例:维佳是一个有过多次盗窃行为的孩子。有一次,维佳又偷了别人的冰鞋,教师发现后让维佳悄悄返还了冰鞋,并让维佳参加学校滑雪比赛。维佳在比赛中名列前茅,得到了这次比赛的奖品——一双崭新的冰鞋。教师又创造机会让维佳和比自己年龄小的男孩在一起滑雪,当维佳发现那个男孩十分喜欢自己的冰鞋时,主动提议:两人平分冰鞋,一人一只。小男孩十分高兴,维佳却有些后悔了。正当维佳为刚才的冲动感到伤心时,老师走过来劝维佳把另一只冰鞋也送给小男孩。维佳很伤心,甚至大哭起来,但老师装作没看见似的,坚持劝说维佳送出另一只冰鞋。后来,老师开始帮助维佳培养其他的兴趣,使他以后再与小男孩一起玩时,慢慢地不会因看到冰鞋而难受。老师还鼓励维佳用暑假劳动挣来的钱去买书、衣服和玩具,不仅自己用,也送给那个小男孩。从那以后,维佳再也没有偷过东西。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在维佳的精神世界里培养了一种人生信念:喜欢的东西,要用自己的劳动去获得;美好的东西,如果与别人分享,会得到更大的幸福和快乐。这其中表达的教育境界有三层:一是教师要严格禁止学生偷窃别人的东西,二是教师要帮助学生知道怎样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三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享生命中的美好。

至此,我才真正领略到了一种基于生命成长的专业之爱。

说到这里,我觉得关于读书的那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都已经毫无意义。从这件事情上来看,如果我在最初就读到了这则案例,那我还用费尽心思地去寻找教育之道吗?还会经历那么多并不完美的教育吗?

我觉得,读书对于教师成长的最简单的意义有两个:一是让你少走弯路,二是提高自己的教育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