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设计班会课时也会用到故事,比如班会课开始时利用一个故事导入、课堂中间利用一个故事来增加情趣、班会课结束时利用一个故事来点睛提升等等,这种把故事作为课堂设计调味品的班会课不是我们所讲的叙事班会。从字面上看,叙事就是讲故事,但这里的“讲”并不局限于讲述,更不是单纯的口头讲述。......
2023-10-25
群里的一位朋友问:“王老师,你想表达一种思想或观点时,每次都能引用与之相匹配的绝妙小故事。我想知道,这些故事是从哪里来的呢?”我老老实实地回答:“从书里读来的!”这朋友又问:“这是不是就是你读书的原因呢?”
这一问,倒是真的把我给问住了。对呀!从书里获得了写作的素材,肯定是阅读带来的好处。问题是,这算不算读书的理由呢?我想,这肯定是阅读的理由,不过只是其中之一,也许只占万分之一。对一个人来说,阅读一本书的理由有很多。
走进他人的世界。张静曾经问我:“我的师傅要写一本书时都会去体验生活,教师撰写教育叙事需要去体验生活吗?”我说:“不用,因为我们写的就是自己的生活,只有作家才会为了创作而体验生活。”张静说的师傅,是她的研究生导师,一位著名作家。在我看来,像她师傅那样的作家,在写一本书之前要去体验生活的原因,大概是他们对书中所要描写的世界是陌生的。比如,他要写的小说主人公是个医生,而他又不熟悉医生的生活,怎么办?去医院体验一把医生们过的日子!这样说来,作家每写一本书,并非仅仅只是“码文字”那么简单,他应该是构造了另外一个陌生的、完整的世界。我们教师,在撰写教育叙事时,因为每一个人的教育生活不同,所呈现的也应该是各不相同的世界。如此,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对于读者来说,都是在走进他人的世界。而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喜欢和最擅长的,莫过于对他人世界的审视和欣赏。也许,这就是阅读的原动力。
詹·亨利·亨特有一句名言:有这么两个世界,一个是用线和尺丈量的世界,一个是用心和想象去感受的世界。大多数时候,我们生活在一个用线和尺丈量得过于清楚的世界里,疲惫,厌倦,毫无新鲜感。所以,我们就渴望用心和想象去感受另一个世界。这样的世界,最直接的来源,无疑就是书。当我们借助阅读,走进他人的世界,把别人的知识和阅历汲取过来时,无论是赞同或是反对,总会激起自己的感悟。我们教师,如果失去阅读,就只能蜷缩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成为井底之蛙,在自以为是的骄傲中,认为满世界的老师都是如己一般。如此,教师就失去了成长的可能。任何一个人,如果没有阅读,不去感受另一个人的心灵世界,他的生命肯定单薄而又缺少生机。其实,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演出的过程,我们可以将自己代入书中角色,完成一次以他人世界为背景的演出。阅读,让我们成为“演员”,在书本中感受众多的、不一样的生命世界。这,就让阅读具有了价值。
找到定义和归属。有人问,你在什么时候容易读书?我仔细想了想,让我拿起书本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根子里的原因有两种:一是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时候,心疼了,痛苦了,不知所措了,我会拿起书;二是不知道去哪儿的时候,迷路了,困惑了,找不到方向了,我也会拿起书。(www.chuimin.cn)
人,总会有一些说不出来的情绪,似乎感觉得到,却又无法说清楚。这个时候,倘若有一本书,恰好表达了你的内心,那么你所有的心情就都有了各自的定义。这种定义,是告诉你现在的困境是什么,为什么会痛,为什么会这般错误,甚至为什么高兴……这样的定义,会让人活得明白。现实中,我们之所以会对一本书着迷,会为书里的人物流泪、叹息、高兴,就是因为那个人、那件事,恰好解释了你沉闷已久的心情,让你在苦闷中找到了知己。对于教师的写作来说,一篇真正打动人的文章,必定能够为某些人的内心下一个定义。阅读这样的文章,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感化、被动情、被点化。在未来的时间里,你会不由自主地朝着书里的样子成长。
人,总是孤单的,无论是身处闹市还是静待僻远,人的内心都会有比身体更为隐秘的孤独存在。而文字可以使孤独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当一个人进入阅读时,你就会发现,你并不孤独,至少有一个人正在书写与你相似的感受,并且还会有更多的人阅读这种感觉。这时,你的痛苦或喜悦,就成了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或喜悦。阅读最大的好处便是,让无数个单独存在的感受,成为集体的、共有的感受,让独立的个人产生归属感。所以,有时候,一篇文章,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群体的精神走向。
更多时候,我们的阅读既不是为了找到确切的定义,也不是为了融入某个群体,而是毫无思考地,自然而然地就会翻开一本书开始阅读。没有理由。
没有理由,其实就是在寻找。而寻找,就是阅读一本书最好的理由。
有关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的文章
很多人在设计班会课时也会用到故事,比如班会课开始时利用一个故事导入、课堂中间利用一个故事来增加情趣、班会课结束时利用一个故事来点睛提升等等,这种把故事作为课堂设计调味品的班会课不是我们所讲的叙事班会。从字面上看,叙事就是讲故事,但这里的“讲”并不局限于讲述,更不是单纯的口头讲述。......
2023-10-25
王维审说:“我很幸运,在我即将对自己的叙事研究失去信心的时候,挑战给了我希望和力量。我相信叙事的力量是一直存在的,这份力量就在于老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彼此点燃。”......
2023-10-25
适时转身,对于教师成长的意义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专题性的写作任务代替零散的写作训练,激发了教师写作的动力。专题性写作通过对某一专题的纵深反思写作,逐层递进地步步深入,使整个写作具有了任务驱动的可能性。几年前,我曾经针对班里的一个“问题女生”进行过专题性写作,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写出了七十多篇文章。由此,无论是从教师写作技能来说,还是从教师成长的角度来看,专题性写作无疑都是一种有深度的写作。......
2023-10-25
24日下午,报名突破了200人,联系群里的讨论变得热闹起来,各种各样的问题也纷至沓来,这提醒我们必须尽快完成活动的组织规则。一大批编辑、校长开始关注我的博客,很多朋友在博客中发现了我的文字,也发现了我。这次挑战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让朋友们懂得关注别人就是关注自己。作为一个过来人,给年轻的教师们一个建议——必须相信关注的力量。无论是写作,还是教育,都需要彼此的关注。......
2023-10-25
所以我将这节课定位于名著《西游记》导读课,让学生以此为窗口,走进名著《西游记》。课一开始我用读书的名言引入,引到课文《读书要有选择》一课上,由读书要选经典引到四大名著,由四大名著引到《西游记》,由《西游记》引到《三打白骨精》。课文主要介绍的就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过,而且做了大量的改编,把一些生动的细节都删掉了。所以读课文时,我将原著中的精彩片段适时补充进来,让孩子们感受到原著的魅力。......
2023-10-30
图4-15标注后的泉州地图此时新建布局窗口,先选中地图并将地图最大化,然后点击“窗口”菜单中的“新建布局窗口”子菜单,如图4-16所示。图4-17新建布局窗口对话框图4-18布局窗口的展示图4-19工作空间保存图文件重命名后,点击“保存”按钮即可保存当前的工作空间。上述过程完成了对布局窗口的创建,布局窗口相当于对已有图层或窗口的组织。......
2023-08-18
收到王维审老师的《寻找不一样的教育》,我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在持续的教育写作中,王老师开始了一场场关于教育的冷静思考与深度感悟,寻找到了不一样的教育,实现了不一样的教育人生。王老师正在苦心经营他的叙事者共同体,带领更多的教师行走在教育叙事的路途中,一同欣赏教育的风景,让更多的老师通过教育写作提升自己的教育境界,创造精彩的教育故事,书写不一样的教育人生。......
2023-07-26
《狮子爸爸的茶会》借用了孩子们熟知的动物角色,生动诙谐地描绘出一个让孩子们憧憬的茶会。或许,带着孩子读一读《狮子爸爸的茶会》,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正所谓作品反映作者,支撑《狮子爸爸的茶会》的是熏陶作者马克·斯佩林成长的英国文化,以及他具备的科学知识。......
2023-07-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