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是全校唯一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全员参与的一种德育活动,为什么不能成为校长们发挥影响力的一个机会呢?国旗下讲话,必定是校长发挥教育影响的理想阵地。由此可见,国旗下讲话完全可以开发成一门校本课程,并由校长亲自开发实施。但要谨记的一点是:国旗下讲话,不仅仅是讲话那么简单,它应该是一门课程,是一种课堂,专属于校长的课程和课堂。......
2023-10-25
首批挑战者的考核结果已经公布。接下来,公示合格的挑战者需要提交自己的“每天五条评论”,最后确认挑战成功者。
在我们考核之前,有一道程序,那就是挑战者自查。我们要求每位参与挑战的老师,都要对自己“30天挑战”经历认真回顾,按照标准自查是否挑战成功。感觉自己符合挑战标准了,再填写“复查申请表”,提交考核组审查。我们共接到了126位挑战者的复查申请。也就是说,有126人感觉自己坚持做到了“每天一篇500字以上教育文章”。但是,考核组对这126人提交的文章进行审查后,只确认了30多位挑战者的文章数量和时间符合规则,其他的90多人均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原因何在?
我仔细询问了参与考核的几位管理员,他们提供的信息都指向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缺少某一天的文章。有的挑战者虽然有时候一天写两三篇,但却在某一天没有上交文章,虽然他们在总量上远远超过了30篇,却违背了“持续写作”的原则。也有挑战者,某篇的文章是在零时几秒发布,却已经成了第二天的博文,这也就导致了前一天一篇也没有,后一天却有了两篇文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猜测,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只顾着写,只想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感悟,没有在意时间的问题;二是电脑时间与北京时间存在误差,可能是电脑上的时间稍微晚一点,自己发表博文时没有注意到,也同样是“没在意”。
二是单篇文章字数不足。我们借助技术手段,认真复查了每一篇文章字数,发现有的文章不足500字,有的甚至只是少了几个字,但是这意味着挑战就失败了。很明显,很多人不会去数自己的文章够不够500字,觉得也没有数的必要。大多数人只是感觉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也就结束了文章,够不够500字有什么要紧呢?说到底,是“没在意”。
三是有的文章无关教育。我们的挑战规则说得很清楚:你的写作是要与教育有关的。但是,有感情必定要抒发,有思考也必须写出来,所以一些人认为内容是不是有关教育无关紧要。理解起来,还是没有在意,没有在意是不是教育文章。
其他的问题还有很多,但大都是“没在意”造成的,所以挑战失败了。大多数挑战者都同意我们的那句话——我们只能选择遵守规则。也有挑战者说,你们的规则本身就不严谨,有很多漏洞可钻。比如,博文可以定时发送,想什么时候发就什么时候发,你们只讲求文章数量,不管文章质量,瞎编乱凑的也算文章……这个我们承认,在制定这个规则时,我们就知道有漏洞,有空子可钻。但是我们仍然选择了这样的规则。(www.chuimin.cn)
任何游戏,规则不同,输赢的人就会不同。这一点毫无疑问。这是因为规则具有指向性,它可以决定你需要的是什么。比如这次挑战活动,我们需要的不是分出个胜负,也不是非得讲究成功与否。换句话说,即使我们认定你成功,其意义也无外乎说明你努力过,挑战过自己。失败呢?因为一点点的“没在意”而失败了,就证明你没努力过吗?就说明你没挑战过自己吗?肯定不是。所以,无论成功与否,你想得到的都已经得到了。而我们,也得到了我们想要的,那就是一群可以结伴而行的叙事者,一群愿意成长、不在乎输赢的叙事者。
日照实验中学的马锋校长也没有通过挑战,当我听说这个消息后,有点不敢相信,因为我知道马校长是带着自己学校的青年教师一起挑战的,他每天的文章数量和质量都是其他人无法比的,他为什会失败呢?于是,我专门询问了考核组。考核组回答说,2月11日那天马校长没有提交文章。我仔细翻看了马校长的博客。果然,那一天没有文章,但前一天和后一天都发了好几篇文章。难道马校长不知道可以定时发送其中的某一篇吗?他肯定知道,但他没有那样做,所以他失败了。而在我看来,他的挑战失败了,但是他这个人却是胜利的。假如他作了弊,选择了其他手段,那才是真正的失败。
我翻看了他的博客的前后文章,才知道2月11日那天,他的家里出了一系列的事情。他是忙于家事,无奈之下才少了这么一天的文章。再看更多博文,才知道他的很多文章都是在守候生病的家人时,在医院里用手机写的。所以,当他知道自己失败后,在博客中说自己“有些难受”。但很快,他就说:“我只能选择尊重规则。”并反思了自己一系列导致失败的原因。
他为什么不选择作弊?那是因为他在意的不是输赢,不是挑战,而是成长。当然,对于马校长这样的专家型校长来说,他所在意的成长,更是跟随其后的那些青年教师的成长。
我相信,那些所谓的挑战“失败者”中,一定是因为各种各样、“不可抗拒”的困难,才耽搁了挑战。而在游戏规则存在着巨大漏洞的现实中,他们又没有选择作弊。
这足以说明,你们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只在意成长。而这,恰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的叙事者,需要的就是成长,值得我们在意的,也只有成长。
有关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的文章
国旗下讲话是全校唯一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全员参与的一种德育活动,为什么不能成为校长们发挥影响力的一个机会呢?国旗下讲话,必定是校长发挥教育影响的理想阵地。由此可见,国旗下讲话完全可以开发成一门校本课程,并由校长亲自开发实施。但要谨记的一点是:国旗下讲话,不仅仅是讲话那么简单,它应该是一门课程,是一种课堂,专属于校长的课程和课堂。......
2023-10-25
至今天,王老师的“把我写给你看”系列已经写到了第20篇。从文章里,很容易可以看出王老师自我反思后带给学生的影响,以及班级里发生的可喜变化。按照王老师的说法,原来他的班级管理很“硬”,现在很“软”,但效果很好。这应该是对王老师系列写作的最好回应。在随后的QQ交流中,王老师一再强调,并不是一两个学生发生了改变,而是一群学生在改变着班级。这自然是叙事的力量。......
2023-10-25
适时转身,对于教师成长的意义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专题性的写作任务代替零散的写作训练,激发了教师写作的动力。专题性写作通过对某一专题的纵深反思写作,逐层递进地步步深入,使整个写作具有了任务驱动的可能性。几年前,我曾经针对班里的一个“问题女生”进行过专题性写作,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写出了七十多篇文章。由此,无论是从教师写作技能来说,还是从教师成长的角度来看,专题性写作无疑都是一种有深度的写作。......
2023-10-25
此时,我把它拿过来作为本书的题目,是因为“推开另一扇窗”所表达的,也是教师成长所要遵循的一种理念。玛丽亚牵着小男孩的手来到另外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在玛丽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并获得了成功。对于教师来说,给自己一个成长的方向,自觉、自主地为之而努力,争取一种自我的成长与成功,无疑就是推开了适合自己的那扇窗子。无疑,这是推开另一扇窗后,生命的一种最好姿态。......
2023-10-25
《第五项修炼——实践篇》一书开篇用的小标题很有意思,是南非纳塔尔北部部落的问候语,中文意为“我看见你了”。那里的人们见面最常说“我看见你了”,对方则用“我在这儿”来回应。谈过恋爱的人都知道,两个陌生人走到一起成为夫妻,是从相知开始的,相知才可能相爱。幸福的婚姻来自相爱,幸福的职业也来自相爱。既然你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去认识她,真心地爱她,包容她,与她一起成长,和她谈一辈子的恋爱。......
2023-10-25
研究性写作就是方法之一。所谓研究性写作,就是教师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把个人特长进行系统建构、理论提升,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个性和主张的研究过程。前面我们说过,问题性写作是基础的教师基本能力提升途径,专题性写作则可以在某一个方面进行深度思考和反思,研究性写作则是发现、挖掘、提炼个人特色的顶层研究方式。......
2023-10-25
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在仰头看的三条猎狗,最后,兔子竟然逃脱了。其实,这位老师的困惑很像故事里的情景,“土拨鼠”原本是最初的目标,但因为一只偶然跳出来的“兔子”竟然被忘记了。于是,他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放在了追逐“兔子”上,写作的目的也慢慢与“兔子”建立了关系,以致最终忘记了自己写作的“土拨鼠”——喜欢。......
2023-10-25
就这一点,我想给一些老师,特别是文字基础和写作能力都已经达到一定水准的老师一个建议:写文章要学会拾级而上。教师写作不同于作家的文学创作,它的最终目的是改变教师的教育实践,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写作属于专业写作,应该多一点专业味。......
2023-10-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