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设计班会课时也会用到故事,比如班会课开始时利用一个故事导入、课堂中间利用一个故事来增加情趣、班会课结束时利用一个故事来点睛提升等等,这种把故事作为课堂设计调味品的班会课不是我们所讲的叙事班会。从字面上看,叙事就是讲故事,但这里的“讲”并不局限于讲述,更不是单纯的口头讲述。......
2023-10-25
班会课作为班级德育的主阵地,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也十分值得我们去实践和研究。但事实上,当下的班会课实施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归结起来讲,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大问题:
一是各行其是,课程设置无系统规划。班会课是依据学生群体的成长共性,有规划、有主题、有系统策略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具有预设充分、主题鲜明、共性突出、体系完整等特点。但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对班会课都很少有专门的实施要求,不像学科课堂教学那样有目标、有标准、有完整的课程体系,也不似学科教学管理那般有专门的研究、督导、考核机制,从而导致班会课始终处在各行其是的尴尬境地,班会课的开展与否、如何开展、开展什么内容,往往全凭班主任的个人自觉。
另外,我国的中小学班级管理属于兼职工作,是一项烦琐艰巨的额外任务。本就承担着繁重教学任务的班主任,往往会因为工作压力、自身素质及专业能力等综合因素的限制,在班级管理中无意识地倾向于“容易化”选择,尽可能使用简单、易操作的方式开展班级活动,从而导致班会课设计存在碎片化、随意化现象。绝大多数班会课因班主任“某时某刻”的想法而孤立存在,缺少完整、系统、持续的整体规划,更没有形成科学严谨的德育教育体系。这种“偶尔想起”“想当然”式的班级德育,导致学校品德教育工作不能够根据学生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和德育规律系统开展,无法实现德育促进学生完整、完全、完美发展的目标。(www.chuimin.cn)
二是课中无人,课堂教学不具人文性。当前的班会课普遍存在强制灌输、空洞说教、枯燥乏味等现象,问题的呈现手段脱离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缺少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很难接受和融入,教育的人文性严重缺失。更有甚者,班会课被简化成了“会议传达课”“领导训话课”“工作安排课”,被异化为“作业课”“自习课”“辅导课”,甚至沦为学科教师临时补课的“公共待用时间”。这种“课中无人”的德育形式,僵化生硬、雕琢痕迹明显,身在其中的学生无法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更鲜有心灵的互动与触动,教育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而这一点,也是促使我们下决心对班会课进行“叙事化”改造的最重要因素,我们希望通过故事的融入,让班会课有血、有肉、有情并具有意义。我们所倡导的叙事班会,有着明确精致的德育目标、完整系统的道德教育体系,并倡导教师主体的实践与建构。特别是在德育手段上,叙事班会不是停留在理性总结和简单告诫的层面,而是通过对故事用心、用情的艺术化呈现,勾连切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内心情感的强烈共鸣、共振,使强迫式德育转变为学生对内心道德的自我修复与价值强化。这样的“以事入心、怡情入理”的班会,让学生在情境、事理、体验和感悟中得到洗礼、教化和浸染,让道德教育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有关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的文章
很多人在设计班会课时也会用到故事,比如班会课开始时利用一个故事导入、课堂中间利用一个故事来增加情趣、班会课结束时利用一个故事来点睛提升等等,这种把故事作为课堂设计调味品的班会课不是我们所讲的叙事班会。从字面上看,叙事就是讲故事,但这里的“讲”并不局限于讲述,更不是单纯的口头讲述。......
2023-10-25
在月度主题确定以后,叙事德育实施者就要寻找和挖掘与主题相关的德育故事,利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启动“故事大课堂”。也就是说,我们把常规的国旗下讲话进行叙事化改造,使之变成以讲故事为主的“故事大课堂”,开启全校的一周德育主题。在下午的班会之前,每位班主任要结合“故事大课堂”揭示的主题,进行叙事型主题班会的备课,以配合叙事型主题班会。......
2023-10-25
交互叙事需要有离散的尺度与情节的结构相结合的最佳平衡区域。在流变的生成过程中,参与者对情节进行选择,并推动交互叙事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交互与叙事的融合仍存在重大冲突,即封闭式与开放式的属性上。创作者通过交互叙事中的情节点的设计,增强参与者的体验,使作品处于与参与者发生对话的状态。交互叙事的重要性在于,如果缺少必要的结构与控制,将导致作品参与的混乱与无序,参与者无法在作品中得到美的体验。......
2023-11-24
在课程设置标准中,班会课属于校本课程,学校对班会课的开发及建设具有很大的自主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整体研究各级德育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校级德育主题,并把三项德育主题细化成二十四项意识或能力要求。这样一来,每个班级的每次班会主题都是由学生问题衍生出的,同时又存在于整体的德育规划之中,既保证了班会主题的鲜活性,又满足了德育体系建设的统一性。......
2023-10-25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重点研究开发了两大类型的叙事班会,并在每一类型内,摸索出了不同的设计方式方法。有些故事或事件本身无法进行价值判断,揭示的问题具有“两难”性,容易产生“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选择困境,这样的故事我们称为“道德两难故事”,它是我们开发叙事班会的一种重要素材。这种由多个故事共同参与的班会课,其设计方法与思路各有不同,但也有基本的思路可循。......
2023-10-25
3.书写运作并不提供任何表现和叙事信息,不提供任何现实信息和意识形态信息,而是确立书写劳动的修辞的判断和语义经验,这种经验就算是书写的精神、形而上学和乌托邦经验。......
2023-08-31
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叙事,一般是指后者,就是对某个或某些教育故事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后写出来的文章。这篇叙事文章,最后的指向是整个人生而非仅仅是教育,这恰恰说明了教育叙事不只是叙教育之事,也不仅是思教育之思。这是最基本的教育叙事形式,也是最为简单的教育叙事文本呈现方式。概括起来说,教育叙事是一种有选择的叙述,有针对性的反思,有意义的成长。这是我就基本型教育叙事提炼的一个写作模式,但绝对不是万能的模式。......
2023-10-25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除法的验算是在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学生来说有点困难,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对于学生验算意识和验算习惯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采用的是“要求”或“命令”的被动方式,学生产生不了验算的心理需要,体验不到验算的意义。......
2023-07-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