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生命教育:如何借《狐狸和葡萄》故事打开晨会

生命教育:如何借《狐狸和葡萄》故事打开晨会

【摘要】:一天早晨,我准备去开晨会。最近,兄弟学校出了一起学生自伤事件。针对这一问题,学校领导要求各班在晨会时间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正愁如何开这次晨会的我,被刚才的一句“吃不到葡萄就说酸”点醒——《狐狸和葡萄》的故事能不能为我所用呢?灵机一动,我让小李讲了一遍《狐狸和葡萄》的故事。于是,我开始尝试把故事引入晨会,用故事告诉学生我对他们提出的要求。

一天早晨,我准备去开晨会。刚到教室门口,就听见教室里小李喊:“你这是‘吃不到葡萄就说酸’,其实你心里太想看这本书了!”“对对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一群男生随声附和。推开教室的门,喧闹声戛然而止,趴在桌子上正在生气的小陈没有看到我,还在那里辩解:“我就是不屑看,你现在给我也不看了,肯定没有你说得那么好。”原来,小李从家里拿来一本流行小说,小说迷小陈自然是心里发痒,就央求小李借给他读。调皮的小李有意馋他,就是不给他看,于是便有了上面的那一幕。

最近,兄弟学校出了一起学生自伤事件。一个勤奋而要强的女生,在期中考试中又一次排名第二,成为班级第一的梦想再次落空。一直渴望得到冠军称号的她,伤心之余割了自己的手腕,幸亏发现及时才没酿成悲剧。针对这一问题,学校领导要求各班在晨会时间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正愁如何开这次晨会的我,被刚才的一句“吃不到葡萄就说酸”点醒——《狐狸和葡萄》的故事能不能为我所用呢?灵机一动,我让小李讲了一遍《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当小李绘声绘色地讲完后,我问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学生的回答出奇地一致:狐狸太虚伪了,总是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其实,这怨不得学生,我们对这个故事的主流理解就是这样,无论是老师还是教科书,都把狐狸的这一做法看作是逃避问题的自欺欺人。见此情形,我对学生说:“我倒不这样认为,我觉得狐狸是生活的智者,它使用的其实是心理学中的‘酸葡萄效应’,也称为‘合理化解释’。当我们因强烈渴望的东西无法得到而产生挫败感时,我们可以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烦恼、减轻压力,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这是人生的大智慧,并不是可耻的行为。”然后,我以学生自伤事件为例,告诉学生生活有很多种选择,千万不能钻了牛角尖,做出伤人伤己的傻事。(www.chuimin.cn)

这十分钟,学生听得十分投入,并且参与度极高。由此,我再一次认识到故事的教育价值:一则好故事就是一条好的教育隐喻,都或明或暗地蕴含着某些教育元素。于是,我开始尝试把故事引入晨会,用故事告诉学生我对他们提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