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是全校唯一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全员参与的一种德育活动,为什么不能成为校长们发挥影响力的一个机会呢?国旗下讲话,必定是校长发挥教育影响的理想阵地。由此可见,国旗下讲话完全可以开发成一门校本课程,并由校长亲自开发实施。但要谨记的一点是:国旗下讲话,不仅仅是讲话那么简单,它应该是一门课程,是一种课堂,专属于校长的课程和课堂。......
2023-10-25
前些天,我参加了某学校为一个普通老师张卉举办的个人教学成果展示会。作为会议主角的张老师,并没有什么显赫的头衔,也不是多高级别的特级名师。但是,当她分享了她和学生六年来的阅读之旅,以及她为此所做出的诸多努力时,却赢得了与会者的尊重。由此,也就引发了我的一个思考:在今天,什么样的教师才值得尊重?
有没有自觉行动的勇气?
近些年,教师的地位一下子重要起来,教师不再是“一心只教圣贤书”的教书匠,而成了身兼数职的“重要人物”。为了完成一个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课题研究,我曾经专门对教师的工作时间做过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师的时间大致消耗在三类事情上:一是应付各类社会事务,不仅要替各个部门征收“苛捐杂税”,还要承担“布道讲法”等社会职责,比如前段时间一度热议的让教师参与禁烧秸秆的事件等;二是应付学校管理带来的附加事务,随着学校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附着在管理上的事务性工作也越来越多,各种会议、材料成为教师推卸不掉的分内事;三是从事教育教学,这是教师的主业,也是安身立命的职责。
毫无疑问,前两类事务挤占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本就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愈发窘迫。再加上无法回避的大班额、教师配备不足等硬件瑕疵,一线教师在工作量上大都处于超负荷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中,绝大多数教师只能疲于应付各项“紧要”工作,很少有心思去做一些无人检查、无人督促的“次要”事情。如有教师在如此压抑的环境中,能够主动做一些有益于学生成长的“闲事”,那么他就值得我们尊重。
有没有主动建构的意识?
正是因为大量教育教学时间被占用,教师不得不依靠最简单、最实用的教育手段来完成教育任务。这就导致一线教师的教育实践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向前看,无论是课堂教学设计,还是学生问题的解决,往往局限于就事论事、只顾当前,教育行为不能指向师生成长;二是不向后看,一天的工作无论精彩与否,都欠缺一个回望和反思的过程,导致失误得不到纠正和完善,经验得不到总结和提升,教师成长的效度大打折扣。而张卉老师给我的最大感动就在于,她是一个懂得瞻前顾后的老师。按照她的话说,一路走来,她一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难能可贵的是她习惯于不断梳理一路走来的收获,并在不断整理的基础上,清晰地知晓自己将要去到哪里,逐步构建了自己的阅读教学课程体系。(www.chuimin.cn)
事实上,绝大多数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经验,都有或深或浅的教育特色,却很少有人愿意沉下心来,完成一次系统的思考,为自己的成长构建一个完整的行动体系。这也是绝大多数教师无法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无法提出自己的教育主张,无法获得真正成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所谓卓越,就是在大家都把日子过成庸常的时候,还能主动寻找让自己不至于庸常的路径。那么,每一个在他人的高谈阔论中保持缄默,在热闹喧嚣中痴于沉静,在习以为常中还懂得主动建构特色的老师,委实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有没有“只管栽树”的胸怀?
每一个教师都希望能够给学生最好的教育,也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最好的教育。只不过,不同的人对好教育的认识不同,赋予好教育的评价标准也会不同。在很多人看来,好的教育就是分数高的教育,就是升学率高的教育,分数一度成为教育的普适性评价标准。那么,这种观点到底对不对?我以为,对。无论怎么解读与修饰,分数无疑都是当今教育最重要的衡量标准,获得高分数也是所有人的行为目标。所以,分数没有错,争取分数也没有错,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去获得分数。以阅读教学为例,大概有两种教学方式:一是以纯粹记忆、题海战术为主的快阅读,其目的就是在考试中获得高分;二是以完整阅读、体系阅读为特征的慢阅读,其目的在于滋养生命成长,并在慢慢的行走中获得分数之类的收获。
很明显,直接指向分数的教育见效快、易成名,但是明显窄化了学生的成长路径。而那种指向生命成长的教育,则如中药治病,不会在短期内见到效果,倘若以分数来量化,或许会在起始阶段处于劣势。也正因此,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而有意忽略后者。原因很简单,教育属于“百年树人”的事业,学校的教育只是一个栽树的过程,教育的效果和成就未必能够在教师的任教期间显现。如此,一个能够只管栽树不看收获的教师就显得难能可贵,其教育境界与勇气都值得推崇。
毋庸置疑,现在的教育,大都还是直接指向分数的教育,一切的努力也都还是直接指向分数。以上的三点归结起来,无非就是告诉我们:一个教师,如果可以多做一些不是直接指向分数的教育,多做一些分数之外的努力,就是最值得尊重的教师。
有关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的文章
国旗下讲话是全校唯一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全员参与的一种德育活动,为什么不能成为校长们发挥影响力的一个机会呢?国旗下讲话,必定是校长发挥教育影响的理想阵地。由此可见,国旗下讲话完全可以开发成一门校本课程,并由校长亲自开发实施。但要谨记的一点是:国旗下讲话,不仅仅是讲话那么简单,它应该是一门课程,是一种课堂,专属于校长的课程和课堂。......
2023-10-25
研究性写作就是方法之一。所谓研究性写作,就是教师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把个人特长进行系统建构、理论提升,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个性和主张的研究过程。前面我们说过,问题性写作是基础的教师基本能力提升途径,专题性写作则可以在某一个方面进行深度思考和反思,研究性写作则是发现、挖掘、提炼个人特色的顶层研究方式。......
2023-10-25
班主任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实施者,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爱心、奉献和责任也成为第一次全国优秀班主任表彰大会的关键词。在这一背景下,20世纪八九十年代,爱和奉献一度成为衡量班主任工作的标准,也是班主任从事班级管理的一条行为准则,无私奉献、大爱无疆是班主任群体的精神要求。......
2023-10-25
至今天,王老师的“把我写给你看”系列已经写到了第20篇。从文章里,很容易可以看出王老师自我反思后带给学生的影响,以及班级里发生的可喜变化。按照王老师的说法,原来他的班级管理很“硬”,现在很“软”,但效果很好。这应该是对王老师系列写作的最好回应。在随后的QQ交流中,王老师一再强调,并不是一两个学生发生了改变,而是一群学生在改变着班级。这自然是叙事的力量。......
2023-10-25
适时转身,对于教师成长的意义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专题性的写作任务代替零散的写作训练,激发了教师写作的动力。专题性写作通过对某一专题的纵深反思写作,逐层递进地步步深入,使整个写作具有了任务驱动的可能性。几年前,我曾经针对班里的一个“问题女生”进行过专题性写作,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写出了七十多篇文章。由此,无论是从教师写作技能来说,还是从教师成长的角度来看,专题性写作无疑都是一种有深度的写作。......
2023-10-25
此时,我把它拿过来作为本书的题目,是因为“推开另一扇窗”所表达的,也是教师成长所要遵循的一种理念。玛丽亚牵着小男孩的手来到另外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在玛丽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并获得了成功。对于教师来说,给自己一个成长的方向,自觉、自主地为之而努力,争取一种自我的成长与成功,无疑就是推开了适合自己的那扇窗子。无疑,这是推开另一扇窗后,生命的一种最好姿态。......
2023-10-25
《第五项修炼——实践篇》一书开篇用的小标题很有意思,是南非纳塔尔北部部落的问候语,中文意为“我看见你了”。那里的人们见面最常说“我看见你了”,对方则用“我在这儿”来回应。谈过恋爱的人都知道,两个陌生人走到一起成为夫妻,是从相知开始的,相知才可能相爱。幸福的婚姻来自相爱,幸福的职业也来自相爱。既然你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去认识她,真心地爱她,包容她,与她一起成长,和她谈一辈子的恋爱。......
2023-10-25
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在仰头看的三条猎狗,最后,兔子竟然逃脱了。其实,这位老师的困惑很像故事里的情景,“土拨鼠”原本是最初的目标,但因为一只偶然跳出来的“兔子”竟然被忘记了。于是,他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放在了追逐“兔子”上,写作的目的也慢慢与“兔子”建立了关系,以致最终忘记了自己写作的“土拨鼠”——喜欢。......
2023-10-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