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拨开教育迷雾,封面开启另一视角

拨开教育迷雾,封面开启另一视角

【摘要】:莫言在一次“我为什么要写作”的演讲中说:“最早的时候,我就想为过上一天三顿吃饺子的幸福生活而写作。”能吃上饺子,就是他最初想要去写作的原因,这个理由一点也不高尚,却很真实。当然,如果莫言只是为了“饺子”而写,肯定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事实上,从“饺子”开始起步写作,然后越写越好,慢慢地写作就成了爱好和习惯,情怀和信念也就一点点提升,境界自然也就变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了。

总有人拿着各式各样的文章让我鉴别。

“王老师,您看看我的这本杂志是不是真的,然后给开个证明,好让学校给加上论文分。领导说了,只要教科室证明是真的,他们就给加分。”这是个老教师,手里拿的那本杂志赫赫有名,单从目录上满满的文章名和印刷质量就可以判断,这肯定是本假刊物。我无法开证明,这既不是教科室的职责,更不是我的能力所能及的。我只能拿出一本当期的真刊给他看,两本同样的杂志内容却不一样,肯定有一本是假的——而哪本是假的一眼便知。

“王老师,麻烦您看看这篇文章。我们两个人合作的,我们学校不承认,他的学校就承认,您说说公平吗?”这是个不太老的中年教师,两个人合伙发表了一篇论文,同时使用。一个加上了分,一个没加上。其实这跟公平没关系,两个学校的鉴别手段和标准不同而已:一个宽松,一个严格。这世上,哪有绝对的公平呢?

这样的事集中在这几天“爆发”,原因很简单:这是个评职称的季节,而论文是其中的加分项目,还是晋升高级职称的必要条件。每个人手里紧紧攥着的那些来自不同渠道的论文,要在这几天充分发挥作用,论文的真假自然也就成了论文持有者最为关心的事情。其实,这是一个有悖常识的问题——论文怎会有真假呢?你写的文章发表了,自然是真的。当然也揭示了另一个问题——论文确实有假的,那些发表在假报、假刊上的文章,对于职称要求来说自然是假的。然后就暴露了一种现象——职称晋升要论文,有些老师花钱去买论文,一不小心买到了假货。从这个角度来说,假论文的持有者也是受害者。

其实,我想探讨的是:为什么不自己去写?

事实上,现行的职称政策对论文的要求还是比较宽泛的,以我们当地的文件为例:小学教师撰写的一千字以上文章,在知网上能够查到,就可以算论文。对于中学教师也不过是把字数提高了几百字而已,并没有限定怎样的文章算论文。按说,对于学历动辄本科、研究生水平的老师来说,写个千把字的文章,在多如牛毛的教育刊物上露一下脸,应该不算是多大的难事。那为什么很多人冒着被骗的风险去买,而不选择自己去写呢?不会写,写不好,达不到发表的水平,太累人……这是许多人给出的答案。我想问的是,你写过吗?尝试过吗?坚持过吗?肯定没有。换句话说,如果你写过,尝试过,坚持过,你肯定用不着去买文章。(www.chuimin.cn)

所以,我建议,每一个老师都要去写,哪怕是为了职称,哪怕是为了省点钱,哪怕是为了不再上当受骗。这么一说,又有人反对:为了职称去写,这不是太功利了吗?

嫌弃功利而不为之,这也是教师成长中的一种病。目标伟大了说虚,目标具体了又觉得不够高尚拿不出手,弄来弄去就没有了目标。这种病,得治!国人喜欢标榜道德,描述一个成功者的最初动机时,往往会无限拔高,把本来烟火味十足的理由硬放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让人可望而不可即。一谈到某某家,自然是从孩童时就立下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宏图大志。而太多的人,瞅瞅人家的大志,想想自己的小算盘,自感卑劣,也就放弃了尝试的想法。这样的道德标榜与绑架,不知道阻止了多少人本来要迈出去的那双脚。

实际上,一个人做事的初心未必要多么高尚,也未必非得达到某种道德的高位。在这一点上,我比较喜欢莫言的坦诚。莫言在一次“我为什么要写作”的演讲中说:“最早的时候,我就想为过上一天三顿吃饺子的幸福生活而写作。”能吃上饺子,就是他最初想要去写作的原因,这个理由一点也不高尚,却很真实。这就是人性,在那样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里,当听说省城的一个作家靠稿费就能天天吃水饺时,产生靠写作吃饱饭的想法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当然,如果莫言只是为了“饺子”而写,肯定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事实上,从“饺子”开始起步写作,然后越写越好,慢慢地写作就成了爱好和习惯,情怀和信念也就一点点提升,境界自然也就变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了。或许,这才是一个人的高尚情怀形成的可能路径,至少比一出生就衔着救国救民金钥匙的说法来得真实。

倘如此,教师写作完全可以从为了某种需要开始。当然,这种需要可以是职称,可以是骨干评选,也可以是其他。无论如何,只要开始了,就比待在原地有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