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学生生命个体的慎重对待:教育的另一扇窗

学生生命个体的慎重对待:教育的另一扇窗

【摘要】:针对这个案例,我为他写了题为“当问题被慎重对待”的评析文章。当问题被慎重对待只要班级存在,问题就一定相随,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等一等,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慎重。但在我看来,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的生命个体被慎重对待。而学生一旦习惯了被慎重对待,也就学会了慎重对待他人,这才是教育最大的成功。这不仅是对问题的“慎重”,也是对教育的“慎重”,对成长的“慎重”。

我在《德育报》做过一个案例评析栏目,主要是为一些教师的教育案例撰写评析文章。在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感觉到写作对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一个写作的教师,他的教育必定是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因为写作带给了教师反思和修正的机会。可以这么说,一个成熟教师的经验提升,在很大程度上由其写作的习惯和意识来决定:写得越多,经验就越丰富且教育方法越具备艺术性。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一个优秀教师是如何对待班级问题的。

我班的笑傲江湖

焦雷 湖北省远安县外国语学校

班干部会议时,学习委员和纪检委员“吐槽”:最近这段时间我班的纪律很不好,好多人都在玩折纸的游戏,下课时围坐一团,嘻嘻哈哈地大声嚷嚷;上课时还有人偷偷地在课桌抽屉里折纸,根本无心听讲,有些人甚至相互讨论,严重扰乱了课堂纪律,老师和班干部说了多少次都无济于事;有些男生痴迷于打篮球,一有机会就跑到操场上打上一场,经常是上课铃响了,才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前后折腾三四分钟,惹得老师心烦,同学们也好半天都不能静下心来听讲,班干部找他们谈话,他们还狡辩,美其名曰训练球技,时不我待……

“老师,既然我们班高手如云,咱们何不举办一场表演秀,让他们尽情展示自己的特长呢?”提议一出,班委们立刻表示同意。我表扬了他们的创意,又故意将了他们一军:“你们能否想想办法,用挑战激励他们的潜能,用纪律约束他们的行为?”大家开始思考。

第三天的班团活动后,班长拿着一份学生签名的红纸交给我,原来是他们制作的宣传海报,里面详细说明了活动的具体细节要求,还真像那么一回事。

周末傍晚,我来到教室。教室一边,几个女生围坐在一起,正在小声地商议着什么事情。她们看见我,兴奋极了,一个女孩子高兴地举起手中的卡纸:“老师,这是我们手工社团商议的活动章程,您看行不行?我们准备周末集中练习,切磋技艺,您瞧我们的作品。”她说话像发连环炮似的,说完迫不及待地拉着我坐了下来。

女孩们纷纷举起自己的作品,那五颜六色的卡纸在她们手中变成了一个个灵巧的工艺品,种类多样,有翩翩欲飞的千纸鹤、饱满厚实的菠萝,最妙的是那小巧可爱的铃铛,一阵风儿吹来,那清脆悦耳的声音似乎在耳畔回荡……

另一边,几个爱打篮球的帅哥静静地坐在桌子边,专心致志地完成着作业,还有几个人正在讨论着疑难问题。我走过去,调侃他们:“这么长的时间,怎么不下去来场比赛呀?”

他们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现在哪里还有时间,完不成学习任务,可是不够资格参加‘笑傲江湖新春秀’的!我们篮球队商量好了,平时课间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周三体育课时痛痛快快地厮杀一番,周五放学后进行集中训练。”(www.chuimin.cn)

我笑着悄悄地退出教室。无须多言,一场班级秀就网住了那些曾经视纪律如儿戏的孩子,还让他们乐此不疲。看来,对于违纪事件,教师不必视它如洪水猛兽,巧妙、有效的疏导,远比严厉的遏制要有效得多。(本文与下面的评析文章均来自《德育报》)

毋庸置疑,与前面那位青年教师相比,焦老师是一个有经验的老师。面对班委成员列举出的那么多班级问题,他没有焦躁不安,也没有在班级里制造恐怖气氛。而是通过一次“秀场”,把学生的额外精力疏导到了正规的轨道上来。针对这个案例,我为他写了题为“当问题被慎重对待”的评析文章。

当问题被慎重对待

只要班级存在,问题就一定相随,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班级管理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解决绵延不断的班级问题。焦老师的这篇案例,为我们带来了这样一个思考:如何慎重对待班级问题?

慎重,就是稍微等一等。在平时,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当同事或学生向班主任反映班级问题时,班主任火爆行动,立即到班里把“问题制造者”呵斥一顿,甚至马上向全班同学宣布“几个不准”。这样的“高速”管理,往往会被简单地赋予认真、负责、干脆利索等良性标签,甚至会被误解为管理的高效率。事实上,这是一种鲁莽和草率的表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管理失误和伤害都可能在这样的焦躁情绪下产生。其实,在这个时候,最为理智的做法就是静静地听完他人对问题的陈述,然后等一等。等一等,也许陈述者就有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焦老师的“等”就等来了学生的建议。即使等不来他人的建议,“等待”也可以帮助自己冷静地、理智地去思考问题,寻找到最为恰当的解决策略。等一等,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慎重。

慎重,就是再追问一句。案例中的焦老师,在得到学生的建议后,第一时间肯定了学生的建议,却没有把落实建议的任务揽到自己身上,而是追问了一句:“你们能否想想办法,用挑战激励他们的潜能,用纪律约束他们的行为?”这个追问,既有对问题解决的纲领性指导,又有对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行为期待,实在是一种教育的大智慧。也正因此,才有了三天后的“笑傲江湖”之约,才有了源自学生、作用于学生的问题解决方案。这句追问,真的把问题抛给了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真的实现了教师引领下的学生自我管理,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我教育。但在我看来,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的生命个体被慎重对待。而学生一旦习惯了被慎重对待,也就学会了慎重对待他人,这才是教育最大的成功。

慎重,就是再多想一步。诚如焦老师所言,一场班级秀就网住了那些曾经视纪律如儿戏的孩子。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任其泛滥就会成为扰乱班级秩序的问题,如果合理疏导则可能成为班级管理的有效资源。学生从游戏中找到了班级问题的解决办法:顺应学生的游戏心理,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并通过游戏规则“网”住班级的混乱局面,这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一个开始。为什么说是开始?因为学生此时的被网住,只是游戏的规则在起作用。在游戏结束之前,这份规则带来的良好秩序或许可以维持,但游戏结束之后的境况却很难预料。所以,作为班主任,恐怕就要再多想想,如何借助游戏带来的良好开端,继续实施彻底解决问题的教育方案,让班级问题从根源上得以解决。

我想,教育需要这样被慎重对待。我相信,焦老师也一定想到了继续下去的艺术,我们拭目以待。

其实,“慎重”对待问题的最佳方式就是把这些问题写下来,进行深入思考和反思,从而把问题的价值和意义不断放大。这不仅是对问题的“慎重”,也是对教育的“慎重”,对成长的“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