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四个月努力,转变人生

四个月努力,转变人生

【摘要】:我曾经的班主任李老师,那一年恰好带复读班,他毫不犹豫地接纳了我。像我这样,已经离开高中校园两年,距离高考只有四个月的时候,才贸然回到班级复读,谁敢接收呢?不仅是接纳,李老师还为我专门安排了一个单独的宿舍,一间废弃不用的厕所。到现在为止,我都惊讶于一个人的潜力可以被激发到如此的地步。扔下高中课本两年,短短几个月,即使是割开脑袋往里面灌入知识,也是一件劳神费力的工程。

1993年3月,我离开了那所学校,结束了近两年的临时代课生涯。短暂调整情绪后,我回到了自己的高中母校复读,准备参加七月份的高考

我曾经的班主任李老师,那一年恰好带复读班,他毫不犹豫地接纳了我。后来我才知道,在那个时候接纳我这样一个半路进来的复读生,他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每一个老师都是需要升学率的,在高中阶段更是如此。像我这样,已经离开高中校园两年,距离高考只有四个月的时候,才贸然回到班级复读,谁敢接收呢?

不仅是接纳,李老师还为我专门安排了一个单独的宿舍,一间废弃不用的厕所。那个时候,学校的宿舍简单而拥挤,往往是十几个人挤在一间破瓦房里。在那样的境遇里,能够有一间自己的宿舍,哪怕是曾经的厕所,哪怕小得仅能容下一张小小的单人床,对于我来说,都算得上是一种天大的恩惠。

一个人生活,最大的好处是带来了沉默的可能。青灯孤影,在很多时候是一种值得回忆的温暖。在书页翻动的声响都清脆可闻的夜里,一个人,挤在寂寞的空间里,咽下难言的苦闷,拼命往脑袋里装些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东西。那样的努力,真的是一种直接、简单的功利,人世间所有伟大的梦想都已经不值得去想。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再狠毒一点地挤迫自己,再凶恶地对待自己。因为,这一切,都有可能成为自己仰脸做人的基础和支撑。

那一段时间,本就寡言的我更加不喜欢说话,除了上课以外,其余的时间都留在了那间小屋里。郁闷的心情下,人对一切活动都会感到更加累而艰辛。有时候,站在书本大小的窗口前,远望近了和远了的黑暗,总会有一种无法自拔的恐惧。不知道,在那远处,黑暗的远处,会有怎样的一种未来等着自己。读书累了,倦到想要放弃的时候,我总会想起那段临时代课的经历。有时候,能够支撑一个人走下去的,正是一些不堪的过往。虽然没有人愿意在人生的动力里掺杂上疼痛的成分,但毫无疑问,疼痛确实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动力。(www.chuimin.cn)

到现在为止,我都惊讶于一个人的潜力可以被激发到如此的地步。扔下高中课本两年,短短几个月,即使是割开脑袋往里面灌入知识,也是一件劳神费力的工程。更何况,这些东西,都需要一点点地吸入,一步步地消化,才有可能成为考场上的资本。截止到现在,在我的生命里,有两样东西很是深刻地融入我夜里的努力中:一个是风油精,在那时候,日夜陪伴着我,帮我一次次撬开已经闭合的眼睛;一个是咖啡,在近几年里,时时飘在不能入眠的夜里,帮我留下一堆堆的文字。

六月,无论是高考的温度还是气温,都已经高到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那间小小的屋子,在楼梯的拐角处,既没有流动的风,也没有可以使用的风扇。那时候,就盼一场雨,一场可以带来风、带来冷的雨。6月13日,那一天我记得很清楚。在极度闷热之后,一场雨,一场雷,一场闪,在凌晨两点一起簇拥而来。刚刚合上书本打算睡觉的我,毫不犹豫地冲出了小屋,跑到教学楼前的空地上,一任雨水浇在身上,炸雷响在身边,闪电划过绝望过的脸。

校园里很静,除了风、雨、雷声;校园里很闹,因为有风、雨、雷声。这是唯一可以放任自己痛哭的时刻,再大声的哭天喊地,都会消失在那样的风雨嘈杂之中。我记得很清楚,一个小时的时间,我就那么站在风雨里,或哭或笑,或疯或癫,直至倦到无法动弹。风雨,真的是个好东西,涤荡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污浊,更是灵魂上的蒙尘。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变得无比安静。

七月,我参加了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