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信息化体验式学习评价: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与学

信息化体验式学习评价: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与学

【摘要】:信息化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它的评价,事实上就是对学生的评价。信息化体验式学习的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行为表现的评价,因此,必须根据体验式学习的特点,事先确定评价的内容,并将它分解为构成表现成果的可观察的具体行为,制定评价这些行为的评价标准。

国外曾有学者谈道:“改变学生学习的最迅速的方式就是改变评价体系。”这说明评价方式对学习者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了促进信息化体验式学习的实施,就需要选择适合信息化体验式学习的评价方式。信息化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它的评价,事实上就是对学生的评价。我国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发展品质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基于这种发展性的评价理念,信息化体验式学习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通过对信息化体验式学习的评价,能激励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合作和分享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社会责任心和自信心,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基于评价的发展性原则,我们在信息化体验式学习中主要使用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和结果性评价。

(一)表现性评价

20世纪90年代,美国教育界提出了新的学生评定观——表现性评价。所谓表现性评价是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反观传统评价,比较关注等级、名次和客观知识,注重课程和技能,通过教室内评定(测验,小考,家庭作业)和标准化的测验(常模参照评价或者标准参照评价)实施。而表现性评定,主要关注可观察的结果和标准,注重运用和转换,通过标准、任务作业、准则和评分规则来实施。它与传统学习评价方式的区别在于,它重新回归于学生的教育活动中,回归于课程教学中的完整而真实的生活,它强调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来评价学生的发展,不仅要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分析,评价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科学价值观等方面的情况。

信息化体验式学习,既是一种活动,更是一个过程。它不仅包含了学习的结果——经验,也包括了学习的过程——体验。因此,信息化体验式学习评价的目的不在于对结果的鉴定,而在于对学习过程的更好控制,它是一种过程性的评价,评价的结果不在于形成判断,而在于引发行动。在设计信息化体验式学习时,一定要将评价纳入学习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利用评价的机会来了解自己的进步,评判自己的成绩,监控自己的发展。他们具有认识自己的优势、倾向和不足之处的能力。”

评价的目的、内容和标准是评价的基础,设计评价首先要知道评价什么,标准是什么,才能开始具体的设计步骤。信息化体验式学习的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行为表现的评价,因此,必须根据体验式学习的特点,事先确定评价的内容,并将它分解为构成表现成果的可观察的具体行为,制定评价这些行为的评价标准。明确而清楚的界定表现性行为的评价标准,是成功实施表现性评价的关键。对如何制定信息化体验式学习的评价标准的问题,我们给出以下建议:

1.制定评价标准的行动策略建议:列出希望评价的表现行为的主要方面,作为指导观察和评价的表现标准;为方便观察和判断,表现标准的数量不宜太多,一般在10~15项之间;尽可能用可观察、可测量和可量化的学生行为或成果特质来界定表现标准,避免用含糊不清的字眼来表现标准;按行为表现出现的顺序排列表现标准,以方便观察和判断。

2.体验式学习评价内容和标准确定的建议:信息化体验式学习评价内容的确立,可以根据信息化体验式学习的五个环节和特点来制定评价学习者的具体行为表现。(www.chuimin.cn)

3.构建表现性评价的评分规则建议:教师必须根据一个完善、公正的评分规则才能根据评价标准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评分规则的构建是表现性评价的核心问题。评分规则的构建过程是,首先,根据操作目标明确各个评价准则——操作中重要的方面及它的各种水平。一般来说,3~6个水平层次的划分比较易于操作。其次,用准确的语言描述等级水平,并赋予每个水平以一定的分值。再次,将分值与相应的等级水平对应起来构成评分规则。如:信息化体验式学习中的“在新情境中检验概念的意义”这一阶段可以制定成这样的一般性评分规则。

(二)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也是过程性评价中的一种,它又称文件夹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是以档案袋为依据而对评价对象进行的客观综合的评价。①档案袋评价,关注随时间推移的成长与发展,通过作业的选择、反思和检查,结合目标设定和自我评价来实施。档案袋评价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学生的档案袋是以个人的方式经过长期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己学习过程和成果的信息、资料累积起来的集聚物。教师能够从学生档案中清楚地看到每个学生学习进步和达成度的强与弱,从而为今后制定学习计划提供指导依据,也有利于学习者对学习的回顾、自我评价和其他形式的外部评价。

学生档案袋的建立过程体现了收集、选择和反思的过程。信息收集的过程是学生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信息选择的过程是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过程,反思过程是学生自我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全面反映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表现,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学习。学生档案袋评价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建立:第一,教师应该向学生说明档案袋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第二,向学生说明档案袋中要放入哪些条目,多长的时间间隔交给老师。条目一般包括:反思自身的变化与成长、描述并反思自己满意或不满意的学习经验,自己在学习中感觉最具挑战性的事情是什么,是如何解决的等;第三,教师对学生的自我评价要及时地做出反馈,形式可以多样,一般是在学生的自我评价后面教师写上的有针对性的反馈建议;第四,教师和学生在适当的时间一起对一段时间的档案袋进行评判,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总体成就、面临的挑战以及下一步的目标。

学生档案袋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计划,学生的学习过程记录,包括读书笔记,学习素材收集和整理,网络日记,作文练习;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和阶段性评语,学生的作品,阶段评价表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近来出现了“电子学习档案袋”,为学生的评价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它除了具备成长记录袋的真实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之外,还具备了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有网络日志、专门网页等各种各样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