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指信息化体验式学习的体验环境要符合实际情况,学生体验才会有价值,违背生活科学常识和规律,就会误导学生。主要指信息化体验式学习的模拟学习环境要尽量真实,接近现实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地应对。它指信息化体验式学习的设计要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体验是信息化体验式学习的开端,没有学生的体验,所有别的活动都是无意义的。......
2023-10-25
信息化探究式学习的实现需要精心的组织设计。而对学习的设计规定与信息化探究活动的开放性是一对矛盾。因为缺少设计和规定将会导致信息化探究活动的无序和低效,而过度的设计规定则会导致探究活动的僵化失去探究的意味。因此在进行信息化探究式学习设计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针对探究任务、时空条件以及学习者的具体特征和条件等来辩证地处理这对矛盾关系,使对学习过程的设计和规定必要但不过分,且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适应性。这里我们根据信息化探究式学习的共性,提出几种重要的设计原则。
(一)情境性原则
情境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结合;教师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设计真实的任务。真实的活动是学习环境的重要特征,就是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日常的活动或实践整合多重的内容或技能;设计能够反映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就从事有效行动的复杂环境。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任务情境联系起来,使学生能解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把学习与实践世界联系起来,在真正的现场活动中获取、发展和使用认知工具。这一原则突出了学习的具体性和非结构性。遵循情境性原则,要坚持学习的任务情境应与现实情境相类似,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对其做过于简单化的处理,使其远离现实的问题情境。
(二)主体性原则
这一原则强调学习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支持学生发掘问题作为学习活动的刺激物,使学习成为自觉自愿的行动,而不是给他们强加学习目标。明确“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点对于信息化探究式学习的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从“以学生为主体”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而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第一,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第二,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第三,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三个要素。
(三)主动性原则
要求设计多种自主学习策略。其中教师的作用不是体现在驾驭学习过程和规约学生的思维上,而是体现在支持、帮助、引导学习的不断深入上。主动性原则是指教学要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状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及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过程,并不断改进和探究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坚持主动性原则,教学中就要给学生施加积极影响,使学生处于主动、活泼的状态,从而引起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动机,达到自主探究认知结构的目的。为此,应该创设成功机会,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参与机会,促进他们主动学习;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置于为了能够更有效地适应世界的学习中;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在社会背景中检测自己的观点;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的技能,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四)接受性与探究性并重原则
如前所述,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是学校中学生获得知识的两种基本方式,都包含学习主体在自身已有认知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而探究学习是持续人的一生的、人类基本的知识获得方式,所以我们要用探究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但接受学习在传授知识的效率等方面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只片面强调探究而忽视接受式学习。应以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而定,何时使用何种方式更有效。接受性原则是一种传统的学习具有的原则,这里不再讲述。探究性原则是指教师指导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进行学习,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探究性原则首先要做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其主要职责是创设学习情境和学习途径,使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中引发认知冲突和认知动机,从而促进学生探究良好的认知结构;其次,在开放性、实践性的学习中教会学生通过运用编码、组织等认知策略,促成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
(五)合作性原则(www.chuimin.cn)
合作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小组成员在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因为沟通、合作能促进探究,其原因大致包括:
1.学习者之间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学生探究新的、更深层的理解;
2.在合作学习中,在学习者的交流过程中,他们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都被明确化和外显化了,学生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监控;
3.在讨论中,学生之间观点的对立可以更好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4.在学生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的交流中,他们要达成对问题的共同的理解,建立更完整的表征,而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合作学习可以将认知负担分布到各个成员身上,从而可以使学生完成单个学生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此外,合作学习还有利于减轻教育情境中不必要的竞争压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遵循合作性原则,教师首先应教给学生一些合作必备的技巧,教师要重视合作中的协调工作和密切指导学生的工作以便于得到有关学生的合作技巧和社会技巧的相关反馈。其次,有效的合作学习需要安排相当合适的任务和活动,安排合作学习的活动必须与课程连续,因为合作学习是探究式学习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六)学习资源丰富性原则
信息时代信息量的激增不仅对学生提出从各种途径获得大量信息和资源要求,同时也提供了占有丰富学习资源的可能性。由于信息化探究式学习所具有的多样性、体验性、自主性等特点,进行信息化探究式学习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学习资源的丰富性,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学习资源包括讲授性的学习材料、相关文献资料库、相关案例库、数据库、学生作品集等,可以是本地资源也可以是相应内容的外部链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电子化学习资源,包括数字化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上报刊、数据库、多媒体电子书等。学生只要掌握了一定的网络通信操作技能和资料检索能力,就可以通过各种网上搜索引擎,方便快捷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③非常重要的是借助网络支持环境,可以将学生在学习过程收集的资料、获取的数据、积累下来的成果作品、反思性日记等上载到网站或数据库中,使学习资源在探究进程中不断丰富和更新,实现有效共享。
有关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与学的文章
它是指信息化体验式学习的体验环境要符合实际情况,学生体验才会有价值,违背生活科学常识和规律,就会误导学生。主要指信息化体验式学习的模拟学习环境要尽量真实,接近现实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地应对。它指信息化体验式学习的设计要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体验是信息化体验式学习的开端,没有学生的体验,所有别的活动都是无意义的。......
2023-10-25
业余时间对我们每个人都意味着休息和充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为5小时1分钟,个人生活必需时间为10小时42分钟,家务劳动时间为2小时21分钟,闲暇时间为6小时6分钟。调查结果还显示,本科以上高学历者的终身工作时间是低学历者的4倍,收入是其7倍以上。市场竞争无孔不入,在业余时间,我们都能嗅到一股知识和金钱的气息。对话自己学习日志结束在学校繁忙的一天,回到家中还有堆积如山的作业。......
2024-01-28
信息化自主式学习设计的原则包括以下方面。由于信息化自主式学习是学生在很少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进行,因此对学生自身能力和学习的外部条件都有相对较高的要求。信息化环境下丰富而有效的资源支持是自主式学习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由于信息化自主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个别化,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其不同的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学习计划。......
2023-10-25
体验式学习正是基于上述理论而最终产生的。常见的体验式学习有“探究活动”“情境模拟”“参观调查”“角色扮演”和“实验制作”等等。(二)信息化体验式学习的含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主要体现在丰富的学习资源、快捷的信息检索与查询工具、多种通信工具、网上模拟实践等。学习环境的变化,使得体验式学习有机会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出现了信息化体验式学习方式。......
2023-10-25
为了比较充分地展示“信息”给人类理念带来的深刻影响,了解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对人类学习方式的影响,从历史的视角逻辑化地探讨信息时代演进的背景是很有必要的。人类的信息革命加速了社会的信息化,正在使整个世界发生着人类有史以来最为迅速、广泛、深刻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人类文明的足迹是一部物质、能源和信息交互作用的发展史。......
2023-10-25
信息化合作式学习的设计原则是指在设计信息化合作式学习时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设计的基本规律,这些要求或基本规律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二)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信息化合作式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一主体并不严格受限于学校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四)发展性原则信息化合作式学习是为了使学习者多方面得到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此,仅就发展性原则中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作一些说明。......
2023-10-25
在这里,以高校为例,具体说一说数字化学习环境应涉及的内容。无论哪种方式,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设计开发流程都是相同的,差别在于整个流程的不同环节在教学机构内部还是在外部进行。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环境是由众多的要素构成的,大致来说可以分为七类,即活动、情境、资源、工具、支架、学习共同体和评价。混合式学习模式是建构在教学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居于主体地位的师生关系基础上的。......
2023-10-02
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确保为学习者提供有吸引力的移动学习体验,从而吸引他们持续接受教育。教学设计、技术设计和可用性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并保持学习者的高满意度。为了确保学习者的高满意度,移动学习设计的综合模型需要考虑地点、技术以及文化。......
2023-11-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