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方式概念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方式概念

【摘要】:根据文献可知,信息化学习方式与国外研究者提出的“e-Learning”的含义具有同一性。他又认为,“电子化学习”的概念过于广泛,因此将e-Learning译为“数字化学习”。

(一)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内涵

研究信息化学习方式,首先必须研究信息化学习方式的概念。孙喜亭教授认为,任何科学研究的目的都在于对某一特定对象进行考察,以达到理性的认识。概念反映的是人们的思想从对象中所分离出来的规定性的属性。概念是理性思维的起点,有了概念才能形成判断,进行推理和论证。一门学科的研究,如果没有它的若干基本概念,这门学科就不能确立,研究也就无法进行。王策三教授则认为,任何学科都要通过概念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定义又是以最简单的语言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揭示出来,简明地指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不可否认的是,信息化学习方式区别于其他学习方式的重要的质的规定性是在学’习方式中加入了信息技术的要素。因此,人们大多是从实体技术的视角看待信息化学习方式,为这种学习方式起名字,给这种学习方式下定义。作者认为,这种学习方式的名称和定义的表述应该走一条实体技术逻辑和人文逻辑相结合的道路,应该体现出信息化学习方式的精神特征,并且需要将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划分出不同的层次。

信息化学习方式这个概念,目前在教育理论界和教育教学实践领域出现的频率并不高,作者使用清华论文数据库以及人工进行检索,只见到在“软件工程”领域出现过“信息化学习”的提法。在教育技术学界,只有祝智庭教授在《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2期的“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一文中将Learning翻译为“信息化学习”。根据文献可知,信息化学习方式与国外研究者提出的“e-Learning”的含义具有同一性。根据美国教育部2000年度《教育技术白皮书》的论述,关于“e-Learning”这一概念,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说法第一,e-Learning是一种受教育的方式,包括新的沟通机制和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这些新的沟通机制是指: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专业内容网站、信息搜索、电子图书馆、远程学习与网上课堂等。第二,e-Learning是指通过因特网进行的教育及相关服务。第三,e-Learning提供了学习的随时随地性,从而为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学生在e-Learning中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学习的。第四,e-Learning将改变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变教育的本质。第五,e-Learning是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第六,e-Learning能很好地实现某些教育目标,但不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第七,e-Learning不会取代学校教育,但会极大地改变课堂教学的目的和功能。

根据学者何高大的网络检索,目前关于e-Learning的定义还有以下五种流行的说法:第一,e-Learning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学生接受特殊的计算机培训。第二,e-Learning不是使用计算机教学,不是自动学习。正如好的教育一样,好的e-Learning为学习者提供如下服务和机会:通过不同的媒体、以不同的方法学习某一个主题的机会;体验自己知识的机会;根据学习者的理解接受反馈的机会;询问专家的机会;与其他学习者共同分享和发展理解的机会;在丰富多彩的讨论和合作中,平等地参与的机会。第三,e-Learning允许组织部门对当地、国家或者全球提供收费培训,允许个体学习者灵活选择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学习。第四,e-Learning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基于网络的技术提供学习和管理的机会,以帮助个体的学习和发展。第五,e-Learning是涵盖一整套电器和程序的应用,例如基于网络的学习、计算机辅助学习、虚拟课堂等。此外,还包括通过因特网、局域网、电子声像设备、通信卫星、交互电视和光盘等学习。

我国学者近年来也十分关注e-Learning的研究,并对国外的研究进行了借鉴和改造,以下可以列举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e-Learning”是指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习和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数字化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e-Learning”是指电子网络化学习,其主要特征是:学习者使用计算机通过modem(调制解调器)或网卡与互联网或局域网建立起一种交互式的在线学习,它是建立在电子互联网上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作者的研究团队在2002年对e-Learning有一个说明,将Learning界定为学习者的学习方式,认为e-Learning的产生是受信息技术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出现了新的学习方式。广义的e-Learning是指通过任何电子媒体进行的学习,即学生使用各种实体性的信息技术进行学习,都可称为e-Learning。狭义的e-Learning主要是指在线学习或基于网络的学习,也就是学习者通过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学习。

关于e-Learning的译名问题,何克抗教授认为目前有三种不同的译法:网络化学习、电子化学习和数字化学习。他认为,e-Learning不仅是指网络化学习,还应该包括基于多媒体的学习,这一观点十分重要,是我们赞同的观点,它强调了信息技术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他又认为,“电子化学习”的概念过于广泛,因此将e-Learning译为“数字化学习”。李克东教授在行文时也使用了“数字化学习”的译法。在此,学者何高大发表了不同意见,何高大认为理解是翻译的基础,这三种译法更多的是强调学习的手段和模式,并不十分关心学习的效果,学习方法的技术化显然并不是e-Learning的真正内涵。他主张翻译为“易学通”,“易学通”是通过使学习内容、学习手段、学习媒体、学习过程、学习模式、学习策略和学习的评价方法的“网络化、电子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创设一个“以人为本”的高智能化和高效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积极学习,乐于学习,使学习活动变得有趣、轻松,达到经济学习、有效学习和高效学习的目的,从而改变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和教育本质,这才是更接近e-Learning的真正本质。的确,在这个强调人文精神,强调科学技术与人文相统一的时代,应该更加关注人本身的意义。但是,信息化学习方式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还应该包括信息素养的提高以及思维方式的转变。

站在前辈宽厚的肩膀上,对e-Learning的理解,应该全面完整地认识,不仅应该抓住技术本质,而且还应该强调社会性本质。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作者主张使用“信息化学习”和“信息化学习方式”的说法。

首先,信息化学习方式的概念与信息化社会和信息时代一脉相承,能够反映这种学习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信息化”反映了社会的发展,从现代化的视角看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已不单纯是完成以大机器工业和电气化为标志的传统工业化任务,而且是要完成以信息技术等新技术革命为标志的后工业或社会信息化的任务,即实现现代工业化,力争在较短时期内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因此当前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而学习所显现出来的“信息化”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学校表面变化的最大特征是看得见的“信息化”,而内部的变化是不易察觉的,这个内部的变化则是思想观念的变化。影响学生学习方式变化的因素,是内部和外部特征的结合。基于这个重要观点,作者认为使用“信息化学习方式”这个概念能够充分地反映社会发展的本质。

第二,使用“信息化学习方式”的概念,可以强调基于信息技术学习方式的人文性。“以技术工具作为区分学习的唯一标准,那么学习的性质就必然由所采用的技术来决定,而学习主体、学习目的和学习活动在学习中也就成了次要特征和要素,似乎有了‘新技术’就产生了‘新学习’”有利于克服“唯技术工具论”的消极暗示。网络化学习、数字化学习以及电子化学习,基本上是以实体技术作为标准认定的,不足之处在于缺少人文意义的凸现,还应该从性质上加以认定。实际上,网络化和数字化等概念本身就是“技术人文”概念,是高技术与人文融合的产物,如果仅仅强调其中的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会降低网络化和数字化发展所具有的整体意义。

第三,“信息化学习方式”这个概念具有全面性和包容性,它的内涵和外延广泛,界定准确,在理解上不宜出现偏差。信息技术是一种综合技术,是一个多层次、多专业的复杂矩阵体系,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它的发展是由许多单元技术所支撑的,包括网络技术、计算机多种媒体技术、摄像机电视机、录音机和照相机等。这个概念强调了信息素养的全面性,应该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媒体的功能和操作方法,并且不仅只是学会操作技术,而且还要掌握其他重要的内容。

学者们从学习和教学活动、学习过程、学习环境、教师作用、师生关系、学习资源和教育目标等方面对信息化学习方式进行了质的规定,给出了它的内涵。将信息化学习方式的核心概念归结为学习的活动及过程,这是十分正确的。

很显然,认识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内涵,已经不能只从纯技术的角度去认识信息技术,而应该将e-Learning看作一个学习过程、一个学习环境、一个关系体系以及人的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的统一。还应该把握信息技术的多样性特征,信息技术不仅只是计算机和网络,还应该包括其他技术。

用21世纪的眼光回顾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历史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信息化学习方式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首先,人们追求学习的直观性,力图使用技术解决“物至眼前”的问题。从以前的理论来看,大多忽视了直观之后的问题,而维果斯基却思考了这个问题,并利用弱智学生的学习论述了这个问题。弱智学生不善于抽象思维,于是人们便将这类学生的学习建立在直观教学的基础上,但结果却是基于直观原则并在讲授中排除一切与抽象思维有联系的事物的教学体系,不但无助于儿童克服他们的先天缺陷,反而使儿童只习惯于直观思维,摧残了这类儿童同样具有的抽象思维的微弱萌芽,从而更加加固了这一缺陷。直观性总是需要的,但只能作为发展抽象思维的阶梯,是一种手段,绝不是目的本身。其次,是对学习自动化和技术化等可操作性的追求,强化各类机器的教学作用,从而出现了一系列消极的或积极的教和学的现象,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技术用于学习中的一系列思考。最后,人们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无限的”、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网络就是学习者的一个巨大的资料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有利于学习的学习环境。同时,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另一个功能,也是最大的功能——交互性。网络的交互性正好支持了人们“学习是一种沟通”、“人在沟通中生存”、“学习是人的认识过程”和“学习是人的交往过程”等现代认识,信息化学习方式可以被看作为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网络使得人们的交流变得更加容易,使得人们能够生活在网络的交往之中。利用网络技术,人们可以进行更加深刻有效的交流,建立广泛的关系网络,形成关系体系。网络的出现,发挥了技术的资源性和交流性的特点,将技术作为学生的一种有效的认知工具。网络还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了便利,使得学生的学习可以走出教室,做到身体移动和脑力活动相结合,信息技术还有利于外部学习内容有效地内化,实现内外活动的统一。如果我们对不远的未来作一个发展预计,人们一定会十分关注“生态”或“环境”等重要概念。总之,是人的认识和思想能力的不断提高,最终决定了信息技术的命运。

总结以上的认识,可以十分清晰地观察到信息化学习方式的三个发展阶段,每一阶段人们的关注点各有不同。第一个阶段强调直观性,其思想基础是认识论,强调主客体的关系,关注人对物的认识。第二个阶段强调自动化,重视对物的研究,开发学习机器,制作课件,关注的是客体,它的思想基础是行为论。第三个阶段则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主体之间的关系,关注的是人,其思想基础是关系论。各阶段的具体内容已经在前面的论述中加以阐明。对信息化学习方式这三个阶段的划分有待于进一步的阐述和论证,但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这三个阶段存在一定的内在、历史的联系,表现出人类对信息化学习方式认识的发展史。在此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三个阶段的关系不是相互替代、革命性的关系。而是共存共生的关系。三个阶段所强调的核心点,以及所产生的各种学习方式至今都在发挥着各自的优势,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此,根据作者的研究,可以为信息化学习方式下一个一般性的定义。所谓信息化学习方式,是指在现代信息意识指导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学习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活动的基本形式,它揭示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具有各种基本属性的学习活动的取向。它是以学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获得主体发展为目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其本质是学生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信息化生存。它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学习活动整合后的表现形态和必然结果。信息化学习方式中的“信息化”主要表现为学习活动中各个要素的信息化,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目标信息化。学生发展的目标体系之中,信息素养成为一个主要部分。信息技术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现代思维方式、现代行为方式的形成以及优良思维品质的养成。第二,资源信息化。信息化学习方式可以使用信息技术作为载体将学习内容数字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光盘等技术接触学习内容,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与他人交流沟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第三,工具信息化。学生的学习工具发生了变化,可以使用多种信息技术学习。第四,环境信息化。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了学习空间,克服了时间的某些限制。

在理论和实践中,信息化学习方式展现出不同的水平和层次,它是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的概念层次体系。宏观的信息化学习方式,就是要把握一切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共性,要概括到最大程度,并与一切非信息化学习方式相区别。凡是运用了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行为活动都可称为信息化学习方式,简而言之,就是借助信息技术的学习。为什么用“信息技术”而非“技术”?此处的技术主要是指实体技术,并不包括智能化技术或知识技术,智能化技术在人类的学习过程之中几乎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因此不能将其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为了不出现概念的误会或混淆,此处则特别强调借助的是“信息技术”。中观的信息化学习方式,则需要从信息化社会的视角出发来说明。如前所述,信息化社会是通过信息技术使得人们的行为活动网络化,信息社会也就是网络社会,网络社会是以信息网络为主要特征对信息社会的另一种表述,一个社会只有具备了现代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才真正意味着进入了信息化社会,目前所谓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互联网络,真正的信息社会是信息网络化的社会,可以把未来社会看作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可以说网络社会的概念,体现了信息社会最重要的物质特征和文化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化学习就可以界定为“通过网络进行的学习”。微观的信息化学习方式,则是学生借助信息技术的具体的学习行为和活动。学生的学习行为一般具有具体性、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等特点。按照王策三教授为概念下定义的思路想下去,前面两个定义表现出了抽象性,而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方式一般应该是具体的,是与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相联系的,具体的学习方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技术进步和观念变化等,使用不同的信息技术,就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方式,指导思想的不同和设计策略的差异也会出现不同样式的学习方式,由于这些外部和内部因素的不同,使得信息化学习方式出现了各种差异,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态势,表现出多样性。保证学生积极发展的前提则应该是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积极的改变。学习方式的变化,实质上就是学生生存方式的变化,就是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的变化,可以说,学生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研究信息化学习方式的目的是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二)影响学习方式变化的两大动力要素——对“单动力说”的认识

如果将学习方式定位在人的生存方式上,那么影响人类生存方式发展变化的要素就直接影响到人类学习方式的变化。如前所述,纵观人类学习方式的发展过程,人类的学习方式具有渐进性和可变化性,但需要具有变化前提和基础,反省以往在研究人类学习方式转变上的不足,多是将目光投射到认知工具的变化对学习方式的影响上,而大大忽略了人类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对学习方式变化的作用。作者认为影响学习方式的要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物质要素,另一个是精神要素。

物质手段和工具的发展是学习方式变化的重要基础。在物质条件方面,学习方式的演变和发展受制于参与学习活动的物质载体和物质手段。“生产方式是由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的,而且受到作为生产力之物质基础的生产工具的制约,由此揭示生产方式演变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规律已成为理论界的共识;学习方式同样要由学习能力发展的水平决定,而且受到学习活动之物质载体和物质手段的制约”。

随着信息量和传递速度突飞猛进的发展,学习的目标不再只是简单的掌握知识和技能,而是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要求学习者不仅要掌握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学会与人合作、组织协调。而传统的学习方式显然不能满足信息时代学习的需求,因此,学习方式的变革和新的学习方式的出现是必然的,是不可避免的。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到,社会生产工具的更替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起主要作用,人类生产工具的变化是引起人类学习方式变化的重要条件。进入信息时代后,生产工具信息化的特点越来越突出,正像由于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工具的变革促成了生产方式的转变一样,学习工具的变革也将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绝非仅限于外在形态,而是深刻地反映了从工业时代走向信息时代各种标志性特征的“范式转变”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眼睛只盯着技术也是不明智的。先进的教育技术为实现学习方式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这不仅是在硬件和软件的意义上而言的,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我们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本身具有全新的认识。工具固然重要,但掌握工具的人更为重要。技术本身不能保证学习活动,而是教师和学生如何利用现有的技术决定了变革性的学习活动是否会发生。(www.chuimin.cn)

由此可以推断出,影响学习方式的变化必然还应该有一个要素,那就是思想或者精神要素,而且思想或精神要素一定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只要简略地考察一下教育发展史,我们就会明白这个道理。捷克的夸美纽斯,为了适应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班级授课制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效率。德国的赫尔巴特,首先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引入教育理论之中,提出了教学的阶段理论。信息技术并没有生成划时代的新观念,确切地说,信息技术使得原先的一些先进、前卫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实现成为可能,使先进教学理论的接受和应用成为可能。先进的技术不能自动地发挥好的学习效果,如果没有人的正确思想和理念作指导,就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虽然是基于Web的学习,也逃脱不了“人灌”变为“电灌”的命运,信息技术照样可以为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此处使作者不禁想起一个问题,在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发展和变化中,是新技术的产生促进了和创造了新的教育、教学观念,还是新技术的特点正好适应了现代学习观和教学观,为某些理论和观念提供了应用的机会?历史告诉人们,在产生现代信息技术之前,目前信息时代所强调和倡导的各种教育教学理念和学习的基本原理几乎都已存在,并早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在观念和思想为先的理论假设之下,我们认为影响学习方式变化的第一要素是人的思想和精神,“新技术的一些特点与新的学习科学的原理是一致的当然,也应该承认,在新技术环境中,人们自然会受到不同以往的影响,产生适应新技术的体验,新技术对人类的思想观念起作用,也一定会产生新的想法和观念。但是,归根结底,信息技术绝不是教学改革的“制高点”,而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的“突破口”。因为信息技术在一定意义上是载体和人的“座架”,没有人的思想和观念,就没有信息技术的作用,工具的有效使用必须接受上位理念的指导,信息技术是为内容和观念服务的。总之,由于技术和理论的长期发展,为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三)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微观表现论析

新的学习方式的产生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它们都是充分利用技术的作用,力图实现在传统学习中不可实现的做法。为了更深刻地认识信息化学习方式,需要对目前存在的微观的具体表现作一个考察,试图从中提取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例如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和本质等。信息技术与人类活动本身有机结合,信息技术既作为学习工具,又是人类活动的背景。

1.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

自古以来,人们若想学习,则需要去一个有人教书的专门的固定场所,这个场所便是学校。“去上学”也就成了学习的代名词,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获得成功学习的各种条件,使学生在学校里可以高效地进行正规化学习活动。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都是固定的、非移动的,如果有移动因素的话,也只是学生作为主体从四面八方移动来到学校。然而,信息技术给学习方式带来了另外一种“移动性”,这种移动性主要是指学习主体在移动之中的学习。信息技术给予了人们一些希望,将过去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学生不去学校上学也可以学习。对于这个移动性,人们还具有不同的界定和理解。Paul Harris给出了定义,移动学习是移动计算技术和e-Learning的交点,它能够为学习者带来一种随时随地学习的体验。Harris又进一步认为移动学习应该能够使学习者通过移动电话或PDA随时随地享受一个受教育的片段,用他的原话就是“enjoy an educational moment”。Alexzander Dye等人则认为,“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Desmond Keegan甚至认为移动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够在旅行中或在自家床上完成自己的课程。

2.分布式学习(Distributed Learning)

“分布式学习”这个概念是互联网促进学习方式多样化的产物,它是指一种通过分布式学习系统支持的学习方式,主要来源于“分布式资源”概念的发展。在此主要从分布式学习与学校教育教学的联系方面来看分布式学习产生的社会需求。如前所述,在人们对学校教育形式的反思中,对目前学校教学形式中存在的问题愈加不满,认为学校课堂教学局限于特定的空间之内,在很大程度上把学习当作一个封闭的系统,一旦离开学校,学习者独立学习或者同伴间的学习确实将变得困难、复杂。学习往往被固化在一个特定的边界范围之内,无论是学习者还是教师,只能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进行集体的或者个人的学习活动。于是,人们就寄希望于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改进传统的学习方式,而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分布在不同地域的教师、学生、资源和学习内容,在独立于时空的情况下相互间可以发生联系。所以,分布式学习是指学习者、指导者和学习内容等学习资源分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借助于互联网将各个要素形成一个学习系统,使得学习与教授能够独立于时空而发生,进而支持学习者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分布式学习强调学习资源的“去中心化”,课堂、教师、学习同伴、图书馆和网络等都可作为学习资源分布在不同的地点,不存在一个如同学校的学习中心式的物理空间,学习者可以独立于时空地接触到各种学习资源。很明显,这种“去中心化”的倾向是受到20世纪后半叶产生于西方社会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人们逐渐放弃了统一性、整体性和中心性的信仰。后现代主义对传统哲学持续运用二元对立逻辑追求确定性非常反感,对中心与边缘等非此即彼的确定性重新加以严正的拷问,反对“决定性的权威”,这种去中心的观点主要指的是教育权威、教育控制和教育措施的去中心。另外还提出“边界松散”的概念,强调以往的教育定义是狭隘的、范围是不合理的。后现代主义刻意的标新立异并非无的放矢,其目的旨在通过对差异和流动的强调取代对中心的基础的迷恋。这与后现代主义强调“差异性”有密切联系,认为教育不是寻求把教育上的所有东西都变得具有“同一性”,而是强调各种各样的“差异性”,它寻求各种“不同的声音”,而不是现代主义的“一种权威的声音”。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方法论也对分布式学习的提出产生了一定影响,后现代主义强调所有的方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号召“怎样都行(anything goes)”,允许采用任何方法,容纳一切思想,摆脱僵化的形式理性。“怎样都行”可以在理念上冲击“以学校为核心”的学习方式,使得学习方式更增加了一层灵活性、人本性和民主性。在目前人类社会发展阶段,我们认为这种学习方式只能是为正规学习起到辅助作用,而绝不可能是人类学习方式发展的主流。

3.探险学习(Adventure Learning)

探险学习最初于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被应用于教育领域,以引导学习者参与到对于环境的探险式研究当中。探险学习,按照Sonny Kirkley的理解,是指将遥远的探险活动引入课堂,从而激发学习者自己的探险活动和探索。具体说来,探险学习就是通过课堂之外的探险活动的引入,为学习者创造出身临其境的第二课堂,并以其强大的情境性和吸引力,激发学习者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建构知识的探索欲望,并为这种探索提供支持,帮助学习者完成基于当地的探险学习。

博客、数码相机以及其他便携式技术为探险家和研究人员与学生分享探索的乐趣创造了机会,如此一来,新的技术便为传统课堂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资源,使我们能够广泛地运用于各种交叉学科的学习当中。在一个探险学习的实例当中,研究人员实时地将自己的研究数据和研究过程的实况录像与学习者分享,探险家将自己的探险进展与学习者们分享,并与学习者进行交流,回答他们的各种提问。总而言之,探险学习将课堂学习与课外探险相结合,提供实际的问题情境和应用已学知识的机会,信息技术将探险生活带入课堂,使学生和探险人员同呼吸,共命运,身临其境地进入到充满刺激和情趣的探险生活当中,使学生的真实体验与替代体验相融合,并鼓励将这种替代的体验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来,完成自己的“探险活动”。信息技术在此起到了连接沟通的作用,解决了一个克服时间、空间障碍的问题。

4.适应性学习(Adaptive Learning)

“适应”本来的含义是指个体调整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使之与环境条件的要求相符合,这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连续不断地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适应是指“学生个体主动调整自身以与学习环境要求相符合”。学习适应性则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整自身,适应学习环境的能力倾向”。这里所讨论的适应性学习是指“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让学习环境通过自身的调整来适应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和知识水平,满足学习者的个别需要的学习过程”。“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习是通过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与适应性学习系统进行交互活动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自我组织,制订并执行学习计划,自主选择学习策略,并能控制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估”。

5.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Web Quest)

Web Quest是由美国圣迭戈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的Bernie Dodge博士和Tom March博士于1995年创建的。Bernie Dodge博士说,Web Quest是一个以学生积极主动探究为取向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习者通过互联网来获取所需的信息,它是在学习中使用互联网的一种方法。Web Quest十分强调学生对信息的使用而不是信息的查找,教师为学习者提供一定量的信息资源,它着重关注培养学习者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者的协作精神,综合多学科知识的能力以及信息素养等。具体说来,它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利用互联网资源,由教师引导,以一定的目标任务驱动学习者对某个问题或某类课题自主地进行建构、探索和研究”。当然也可以认为是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学习。但是,它不适合教那些已成为事实的内容,也绝不仅限于事实的讲授,最好用于教那些不确定的内容——需要创造性的研究、有多种可能解决途径的问题。可以说,Web Quest是现代学习理论思潮的具体体现,特别是深受建构主义的影响。

Web Quest在理论上有三个特点:一是研究重点从学习客体向学习主体转移。建构主义认为人类的学习是一个建构经验的过程,以已有的经验与外部世界互动。因此,建构主义将学习的重心从学习的客体——知识的内容,转向学习的主体——学习者,强调研究学习过程和学习者;二是从“教学主义”转向“建构主义”。“教学主义”比较强调外部的各个教学要素对学习结果的作用,认为教学是知识的单向传授过程。而以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学习应该是一个学习者主动利用经验和已有知识建构知识的过程;三是对学习者的“控制点”所处位置的理解不同。对学习者的“控制点”问题,大体有两种观点,一种比较强调教师、教学系统和教学软件等外部要素对学习者实施的“外在控制”。而建构主义理论则强调学习者为主体的“内在控制”。对于“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的认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查尔斯·瑞格鲁斯的观点——建构仍需要教授,是应该接受的。王策三教授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应该以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还是应该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但可以使用发现式学习和机械式学习为补充。作者认为适当的机械式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学生不记住适当数量的学习内容,就没有用于思维的素材,而缺乏学习素材势必会影响人的创造性能力。另外,如果不利用学生大好的记忆时光,让他们多多地记住一些人类的文化遗产,那么就是对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的学习应该有机结合才好。

6.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Com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Learning)

Kosch认为“CSCL的核心研究领域所关心的是在共同活动环境中意义形成的实践,以及实现这些实践活动的途径”。所谓的“在共同活动中意义形成的实践”意即形成共同意义的社会实践。黄荣怀教授则认为“CSCL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辅助和支持合作学习。多媒体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网络技术除了能提供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和突破时空限制外,还能按超文本和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是学习者的合作行为,学习者可能身处不同的地域,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来进行沟通和交流,以此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因此,每一个CSCL系统都面临着如何让学习者进行必要的交互以及如何在交互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合作学习的问题。它的交互性和合作性就显得格外重要,信息技术的作用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同时也表现出了人们所处的信息技术环境的面貌。如果从理论上挖掘人们对CSCL不懈研究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原苏联维列鲁学派的创始人——维果斯基(1896~1934)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维果斯基的思想对当前全球性的教学改革起到了重要的理论发轫的作用,同时也为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应用指明了方向。他认为“在儿童的发展中,所有的高级心理机能都两次登台:第一次是作为集体活动、社会活动,即作为心理间的机能;第二次是作为个体活动,作为儿童的内部思维方式,作为内部心理机能”。这两次登台机会说的是人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它只能产生于人的社会性活动或人的交往之中,人的心理过程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然后才能移至内部,这就是“内化”过程。没有集体活动的出现,第二次的个体活动就失去了基础,就没有了外部活动环境,内部的心理机能的产生就会受到影响。实际上他在强调合作、协同和交流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正是利用自己的优势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学习环境和工具系统,可以实现超越时空的合作学习。

7.混合式学习(Blending Learning)

德国哲学家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指出,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并不仅仅存在唯一的道路。要以人道的方法来对待迫在眉睫的现代化,现代化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是强迫人们以唯一的技术导向的方式去回应现代化。我们应该能够用人道的、符合人们意愿的方式实现现代化,同时又保持与往昔、传统的平衡。对现代学习方式的认识也需要使用这种观点来分析,学习者学习方式的现代化,并不一定只是以是否使用信息技术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没有使用信息技术照样可以称为现代学习方式。也就是说,现代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并不是使用现代技术进行学习,而是看是否有效实现现代社会的培养目标,是否实现高效学习。虽然e-Learning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使用,但人们也逐渐意识到e-Learning并非无所不能,在其不断完善的体系中,一些负面影响以及乏力无能之处开始凸现。例如,高投资低回报,产生巨大浪费,持续投资费用高昂,远离人文性和主观性的倾向严重,教师“领导”地位的丧失,学习活动在低水平层次的重复,学习效果与预设的理想目标相距甚远,等等。这些学习问题促使许多有识之士不得不对e-Learning的“热潮”重新进行理性反思,提醒人们不要盲目进行“信神信鬼”的“迷信”活动。

教育教学领域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大多带有鲜明的“不确定性”,我们所遇到的学习问题一般是个性化的,或者说是永远不能得到统一的。“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解决方式。另外,学生的学习活动毕竟是人的活动,需要人们之间的密切交往。e-Learning经过五年多的高速发展,从2001年开始,国外原来盛行的e-Learning其实已经开始降温,目前已经进入发展的“高原期”。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想到了很多,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学习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每次激动和憧憬之后留给人们的却总是失望和遗憾。实际情况远不如当初“鼓吹”的那么美好,一直也没有出现那种“革命性”的、“全新”的学习方式变革,也不会对教育的发展主流产生太大的影响,往往在教师和学生并不知道又出现了什么新技术之时,这个新技术就已经过时了,人们却还是沿用着长久不变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学习。还没等到人们熟悉新技术,其功能还没有真正展现出来时,就很快被人们所遗忘,落入到历史的长河之中,无人再及。有些新技术最多是在教育技术专家的口中哼唱了几日也就销声匿迹了。新技术所处的这种“可有可无”、“不疼不痒”的尴尬境地,是那些热衷于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的“积极分子”始料不及的,也是给他们的一记“当头棒喝”。南国农先生有一段话,原封抄录在此,可能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作用,“计算机开始应用于教学时,在社会上引起了一股研究教学机器的浪潮,有人预言,计算机将取代教师,取代其他媒体,学校即将消亡。几十年过去了,这个预言并没有实现,反而破产了。后来有人分析这种预言产生的原因,认为是由于这些人把计算机的教育影响放在了一种狂热和偏激的心态下。今天,我们在对计算机多媒体教育影响进行估计时,也要防止把它放在狂热和偏激的心态下。计算机多媒体的教育应用,将会引起教学上的重大变化,但它不会取代其他媒体,不会取代教师,不会使学校消亡。那种认为只要重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育应用即可,不必再去研究和应用其他教学媒体的想法,既不符合中国国情,也不符合时代精神和国际实际。新时代、信息社会是多元化的,它呼唤多样性,它不是要让世界变得单一和枯燥,而是要让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多姿多彩”。人们开始反思这种用最现代化的实体技术支撑起来的、前期投资和运营投资都十分巨大的教学环境是否真的能够实现当初的设想?是否能够提高学习者或者教师的现场绩效呢?或者说,高投入得到的回报值不值?由于已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课堂教学在社会性、互动性和经济性方面具有巨大优势,有利于实现人际交流,能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研究者便开始尝试将这两者的优势组合起来,力图改进单纯的e-Learning。在对e-Learning的反思过程中,最先实践“混合式学习”操作的是以提高效益为目的的企业培训领域,而非缺乏“革命性”的学校教育领域。企业界希望能够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于是便开始探索采用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员工培训,充分利用企业拥有的e-Learning优势,与传统课堂学习方式优势互补,实现培训效果的最大化。其实,混合式学习的思路在传统教学中既已存在,为何近年来混合式学习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学者是如何对混合式学习进行界定的?信息化时代赋予混合式学习什么样的内涵?企业的这种“混合”思想逐渐引发了教育技术学界的反思。混合式学习备受关注的现象充分表明国际教育技术学界的教育思想观念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也是教育技术理论进一步发展的标志。它从客观上促进了人们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反思,也加深了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认识,同时还促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建构和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