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育与学习方式变革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育与学习方式变革

【摘要】:考察目前国内外的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发展过程,与以往的学习方式有所不同。应该说,信息技术为新时代的学习带来了诸多可能,为新学习方式的变革开拓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在信息技术车辙驶过之处,会涌现出许多新的学习方式。

如果追溯e-Learning的正式出处,最早是源于美国教育技术首席执行总裁论坛(ET-CEO)在2000年6月召开的第三次年会,在这次会议中,将数字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的方式称为“e-Learning”。当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方面来认识这类学习方式的时候,得到的结果并没有出乎我们的意料,在这个发展阶段,它的实践性远远大于理论性,在学习活动中,实践探索和创造的活动远远多于人们的理论研究成果。考察目前国内外的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发展过程,与以往的学习方式有所不同。信息化学习方式这个概念从提出到推广,几乎是与地球上所有的国家同步进行的。这是源于信息社会自身的特点,信息社会的网络化本质决定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范围,在美国实施的同时,中国也正在实施。作者还发现了一种现象,在传统的师生面对面的接受式课堂教学中,在以传统教学思想和策略组织的学习活动中,或者是以普通教室为环境的学习场合,信息技术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并不能充分发挥其对学习的更深刻意义。如果按照奥苏贝尔对学习的分类方法将学习分解为两个维度和四个要素,即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在接受学习和机械学习方面的功能和意义几乎已经接近极限,表现出来的作用也是历史上使用其他媒体已经尝试过的“老把戏”,有的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演示“花哨新奇”的多媒体课件,只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加强直观刺激,将不在眼前的事物放到学生的眼前使之被感知,仅仅作为学习的演示工具发挥着信息技术的浅层作用,这些应用思路还基本上是沿袭历史上那些预期目的,这些作用即便不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也能够很好地实现,或者使用以往的技术,诸如图片、幻灯、电影电视等也能够实现。在此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负面问题,例如由于使用了多媒体课件,使得呈现学习信息的速度和转换信息的速度大大加快,有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其实,在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意义和作用是决定性的,教师自身作为一个“活”的媒体起到主导作用,这是课堂教学的性质决定的。论及网络课程,目前大部分的课程学习也是接受式的,将讲义和教案等文本的内容数字化后挂在网上,将教师的课堂实录“大头像”搬到网上。面对诸多问题,人们便逐渐将注意力投向了普通教室之外,投向了人手一机的计算机室,投向了如何克服传统学习的不足和传统学习无法解决的问题方面,试图转换视角审视问题。于是,信息化学习方式开始了尽力向传统学习更远的地方伸展扩张的探索历程,努力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功能发挥到最大限度,看来这是信息化学习方式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和趋势。信息化学习方式主要从两条线上发展:一条是在教室里继续服务于课堂学习,试图提高课堂学习的水平;另一条是在更大的范围之内,利用网络的资源和交流性,力图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学习。关键在于,要将这两条线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综合作用。应该说,信息技术为新时代的学习带来了诸多可能,为新学习方式的变革开拓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在信息技术车辙驶过之处,会涌现出许多新的学习方式。(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