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形式化开发多序列比对算法

形式化开发多序列比对算法

【摘要】:已经存在的多序列比对算法主要有三类:精确比对算法,渐进式比对算法和迭代比对算法。Thompson和Higgins于1994年对渐进式多序列比对算法进行了实现,提出了Clustal W算法。它在数据量较大和距离较远的序列比对中更准确,且消耗时间更短,该算法还在不断改进以适应数据量剧增的多序列比对需求。

多序列比对是生物信息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序列分析、序列注释、基因和蛋白质的结构功能预测以及系统发育和进化分析等方面应用广泛。因多序列比对问题的NP完全性,目前研究人员都致力于寻找解决该问题的近似最优解,且已有的研究大多针对特定问题或特定算法,针对目标函数参数的优化也有一定的研究,但却甚少涉及算法的领域层面,存在着可重用性和开发效率较低、冗余性过高等问题。已经存在的多序列比对算法主要有三类:精确比对算法,渐进式比对算法和迭代比对算法。精确比对算法是动态规划思想在多序列比对问题中的实现,但其难以应用于实际研究,因此不加赘述。渐进式多序列比对算法的思想是于1987年由Feng和Doolittle提出的,它的基本思想是:进行比对的多条序列之间存在或远或近的进化关系,在确定序列的进化顺序后,沿着进化顺序对序列逐步进行比对,直到所有的序列都比对完毕,因此在进行渐进比对之前,需要先找到序列之间的进化关系。Thompson和Higgins于1994年对渐进式多序列比对算法进行了实现,提出了Clustal W算法。渐进式多序列比对算法最主要的缺点在于它的“一旦空位,永远空位”原则,比对过程中产生的错误会一直影响序列比对过程,导致算法得不到最优的比对结果,降低了算法精度,且无法处理大规模数据。Lassmann等在2005年运用Wu-Manber近似字符串匹配算法优化了距离矩阵的计算与渐进式比对的操作,进而提出了Kalign算法。它在数据量较大和距离较远的序列比对中更准确,且消耗时间更短,该算法还在不断改进以适应数据量剧增的多序列比对需求。此外,HAlign算法则是根据中心星比对的渐进式比对算法。为了提高比对的精度,获得更好的性能,我们主要使用迭代和一致性函数两种策略对渐进式思想进行优化。Notredame等人在2000年提出了T-Coffee(tree-based consistency objective function foralignment evaluation)算法。该算法利用一致性函数对渐进式比对算法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比对结果的质量,但比对的时间消耗也增加了。迭代比对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基于可以快速产生比对的算法,形成初步的比对结果,并通过一系列迭代来改进多序列比对,直到比对结果不再改善或是已经到了既定的迭代次数为止。利用迭代比对思想优化渐进式比对算法可以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弥补了“一旦空位,永远空位”的缺陷,同时也拓宽了算法的适用范围。这类算法常见的有MAFFT、MUSCLE等。此外,还可以用基于随机优化的算法来迭代计算,如遗传算法、隐马尔可夫模型、模拟退火等策略。目前,Clustal算法的最新版本Clustal Omega算法也使用了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HHalign算法来调整最后的Profile比对。下面对Clustal W算法和MUSCLE算法的步骤进行分析。

Clustal W的算法步骤描述如下,算法图解如图4-3所示:

图4-3 Clustal W算法图解

(1)双序列比对。将比对序列组进行两两之间的比对,通过双序列比对得分建立距离矩阵(distance matrix),用来表示序列间的距离。

(2)生成系统发生树(phylogenetic tree)。利用距离矩阵中的信息,通过相应的聚类算法建立系统发生树,以指导后续的多序列比对操作。

(3)渐进式比对。先前的操作已生成了一棵指导树,最后一步就是根据指导树所反映出的比对顺序,从进化关系近的开始,以保留空位的形式逐步完成所有序列的比对。(www.chuimin.cn)

MUSCLE算法的步骤描述如下,算法图解如图4-4所示:

图4-4 MUSCLE算法图解

(1)粗略的渐进式比对(draft progressive)。这一步需要以较快的速度生成一个粗略的多序列比对,作为后续迭代精化的基础。首先使用基于k-mer的双序列比对生成距离矩阵D1,通过UPGMA方法生成系统发生树TREE1,进一步完成粗略的多序列比对MSA1

(2)优化的渐进式比对(improved progressive)。在第一步中,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根据k-mer双序列比对算法得出的距离矩阵误差较大,因此第二步利用MSA1的信息基于Kimura遗传模型计算新的距离矩阵D2,接着使用D2通过UPGMA方法生成TREE2,根据TREE2计算优化的渐进式比对MSA2

(3)精化比对结果。删除一条边,将TREE2一分为二,再分别进行渐进式比对,计算profile-profile比对的SP值,保留SP值增加的情况,如果所有的边都不再发生变化或达到了用户定义的迭代次数,则算法停止,输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