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通信信号产品制造与工艺管理-来料检验成果

通信信号产品制造与工艺管理-来料检验成果

【摘要】:IQC来料必须检查的项目有标称阻值、允许误差、电阻外观、包装、丝印等,可焊性在必要时才检验,额定功率有说明时则核对是否符合。2.二极管检查中的常见不良项二极管来料检查中的常见不良项主要有:包装变形、破损;标示不清或无标示、错漏;多数、少数;尺寸与规格不符;二极管本体破损;引脚松、断、氧化;极性标示不明确、极性反;击穿短路、内部开路;发光管不发光、暗;稳压管稳压值偏高、偏低。

(一)电阻器的检验

1.电阻器的检查项目

电阻器的检查内容一般包括标称阻值、允许误差、额定功率、电阻外观、包装、丝印、可焊性等。IQC来料必须检查的项目有标称阻值、允许误差、电阻外观、包装、丝印等,可焊性在必要时才检验(检验方法参考后面电容可焊性的检验),额定功率有说明时则核对是否符合。电阻器检查项目如表2-22所示。

表2-22 电阻器检查项目

注:CR表示致命缺陷(安规部件);
MAJ表示严重缺陷,也称主要缺陷(影响功能);
MIN表示轻微缺陷,也称次要缺陷(外观轻微刮花,污浊等)。

2.电阻器来料常见不良项

(1)电阻来料常见不良项:包装破损、包装不符、标示错误、少数、多数、装放错乱、来料错误、误差不符、尺寸不符、本体破损等。

(2)色环电阻常见不良项:引脚氧化、卷曲、断落,色环脱落、模糊不清,本体气孔、开裂,包装盒变形、破烂等。

(3)贴片电阻常见不良项:贴片料盘变形、编带破裂、反卷、孔位尺寸不符,丝印不清、脱落,焊头氧化、开裂、脱落,本体开裂等。

(二)电容器的检验

1.电容器的检查项目

电容器的检查内容一般包括标称容值、允许误差、额定电压、工作温度范围、产品材质、包装、丝印、可焊性、耐焊性、漏电流(漏电阻)、损耗角正切等。

2.电容器来料常见不良项

(1)电容器来料常见不良项:包装破损、包装不符、标示错误、少数、多数、装放错乱、来料错误、误差不符、尺寸不符、本体破损、额定电压不符等。

(2)插件电容器常见不良项:引脚氧化、变形、脚距过宽(成型过的),套管丝印模糊、高温缩皮、破皮、转动、开裂,漏电流偏大、正负极反向,料盒变形、破损、标示不清等。

(3)贴片电容器常见不良项:料盘变形、编带破裂、反卷、黏性过强(难卷起),焊头氧化、裂脱,本体破损、开裂,温度特性不符、尺寸规格不符、端头材料不符、电容系列不符等。

3.电容器特别检验

电容器的异常有失效、短路、断路、漏电等。

(1)漏电流检测:充电60~90s,用漏电流测试仪测出漏电流值不大于0.1(或0.2或0.3)UC(具体视要求而定)。

(2)电解电容器正负极的判别:

① 外观判别:根据引线长短判断,长引线为正极,短引线为负极。

② 用万用表判别:电解电容器具有正向漏电电阻大于反向漏电电阻的特点。判别方法:万用表调至R×1 k或R×10 k挡,交换红、黑表笔测量电容器两次,以漏电电阻大的一次为准,黑表笔所接的就是电解电容器的正极,红表笔所接的为负极。

③ 贴片电容的材质(温度特性):贴片电容的材质有NPOCOG、X7R、Y5V、Z5U等,不同材质受温度等外界影响有明显区别。

④ 可焊性检验(必要时)。

检验设备:焊锡槽、放大镜(50倍)。

检验方法:将电容器的引脚以纵轴方向浸渍到(235±5)℃的焊槽中,保持(2±0.5)s取出。

要求:电容器的引脚经过浸渍过,表面必须覆盖有一层光滑明亮的焊锡,引脚表面只允许有少量分散的针孔或未上锡的缺陷,且这些缺陷不得集中在同一区域。

(三)电感器的检验

1.电感器的常见故障

(1)线圈断路(由线圈脱焊、霉断或扭断引起);

(2)线圈发霉(会导致线圈Q值下降);

(3)线圈短路(由线圈受潮使导线间绝缘能力降低而造成漏电);

(4)线圈断股(多股导线绕制成的线圈易发生断股)。

2.电感器的检查项目

(1)外观检查项目:外形是否完好;磁性材料有无缺损、裂缝;金属屏蔽罩有无腐蚀氧化;线圈绕组是否清洁干燥;导线绝缘漆有无刻痕划伤;接线有无断裂;铁心是否氧化;引脚是否扭曲氧化;丝印是否完整清晰;外包装是否完好;标示是否清晰明确;来料有无错乱现象;是否多数、少数等。

(2)功能检查项目。

① 电感器:电感量及其误差、额定电流、直流阻值、品质因数(Q值)。

变压器:额定功率、绝缘电阻、各级电感量、耐高压等。

(四)二极管的检验

1.二极管的检查项目

二极管的检查项目主要有:包装、标示、数量、尺寸、丝印、部件本体等外观检查项;功能检查有:二极管的极性(即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正向导通电压、反向击穿电压(稳压管稳压值)、特性曲线等(后三项在条件允许或要求的时候才检测)。

2.二极管检查中的常见不良项

二极管来料检查中的常见不良项主要有:包装变形、破损;标示不清或无标示、错漏;多数、少数;尺寸与规格不符;二极管本体破损;引脚松、断、氧化;极性标示不明确、极性反;击穿短路、内部开路;发光管不发光、暗;稳压管稳压值偏高、偏低。

(五)三极管的检验

1.三极管来料主要检查项目

三极管来料检查时需检查以下内容:包装、标示、数量、尺寸、丝印、焊接面、外表、本体完整性等外观项目;功能检查内容有:三极管放大倍数、开短路情况(是否击穿或烧坏开路)、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等(有要求时检测)。

2.三极管来料检查常见不良项

三极管来料检查常见不良项目有:包装变形、破损;标示不清、错漏;多数、少数;尺寸不符;丝印不清、脱落;引脚氧化、变形、断开;本体破损、划伤;放大倍数不符;击穿、开路;反向击穿电压不符;极性错(各极排列与规格不符)等。

(六)晶振的检验

1.晶体的检查内容

晶体检查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包装状况、晶体封装(外形)、表面丝印、引脚或焊端、尺寸规格等;若条件允许,则需检测晶体的串联/并联谐振频率、串联/并联谐振电阻、频偏、静态电容、温度特性、耐冲击性等;若只有部分条件允许,只需调整晶体的等效阻抗、负载电容或激励功率等,检测其标称起振频率。

2.晶体的常见不良项

晶体检查中的常见不良项有:不起振、频偏过大、串联/并联谐振阻抗偏大、高温后频偏大、包装不良、封装不良、丝印不清、耐冲击不良、引脚/焊端氧化等。

(七)集成电路的检验

1.集成电路的检查项目

(1)包装:包装方式包括管装、卷装、盘装、散袋装、真空包装、静电袋包装等;包装状况包括变形、破损、混装、少数、多数等。

(2)标示:状态标示包括名称、编号、生产日期、产品批号、制造商、供应商、数量等;特性标示包括ESD(防静电)、湿度等级、防强电磁等。

(3)丝印:丝印内容包括制造商名或商标、规格、产地、周期、速度等;丝印状况包括清晰正确、模糊可辨、错漏不符、模糊不可辨等。

(4)IC本体:引脚状况包括氧化、变形、断裂等;本体状况包括缺口、破裂、损伤等。

集成电路检查项目如表2-23所示。(www.chuimin.cn)

表2-23 集成电路检查项目

续表

2.集成电路检查注意事项

(1)检查集成电路需佩戴静电手环、手指套等防静电用具。

(2)检查集成电路需根据其特性标示检查其包装方式。

(3)需确认集成电路的有效时限,并在检查完后加贴时效性贴纸。

(4)注意检查IC的规格及其制造商。

(八)SMT来料检测主要内容和基本检测方法

SMT来料检测主要内容和基本检测方法如表2-24所示。

表2-24 SMT来料检测主要内容和基本检测方法

续表

来料检验的结果分别为允收(Ac)、拒收(Re)两种。允收是经来料检验,不合格品数低于限定的不合格品数,在“验收单”签名,加盖“检验合格”印章,通知货仓收货。拒收是经来料检验,不合格品数高于限定的不合格品数,通知相应部门退货处理。

微课:THT电解电容的检测

微课:THT电位器的检测

微课:THT电阻的检测

微课:THT瓷片电容的检测

微课:THT三极管的检测

微课:THT二极管的检测

微课:THT输入变压器的测量

微课:THT可调电容的检测

微课:THT中周线圈的测量

微课:THT天线线圈的测量

项目企业案例

来料检验作业标准书。

备注:凡用于真空完全密闭方式包装的IC,由于管理与防护的特殊要求不能现场打开封装的,IQC仅进行包装检验,并加盖免检印章;必须要进行检验的,拆封后检查完毕,立即放入干燥剂,重新进行抽真空包装;一般情况在SMT拆封后,首先确认包装袋内的湿度显示卡20%RH对应的位置有没有变成粉红色,若已变为粉红色,则使用前必须按供应商的要求进行烘烤。

项目实施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项目考核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