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南亚区域资历框架发展进展

南亚区域资历框架发展进展

【摘要】:目前全球已经建立了7个区域资历框架,为126个国家提供跨国资历互认。南亚国家元首在2014年11月发布的《加德满都宣言》中提出了“促进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区域合作,制定提高教育质量的区域发展战略”。《行动框架》宣告了南亚区域资历框架建设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区域资历框架由一系列共同商定的原则、条例、程序和标准化术语组成,旨在确保一个地区内各国的资历和学分的有效对比。区域资历框架有利于加深对区域内各国教育系统的理解,增强一致性和协调性,提高学习者和工人的可流动性,增加终身学习的机会,提高工人的就业能力,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的包容性。目前全球已经建立了7个区域资历框架,为126个国家提供跨国资历互认。

南亚国家元首在2014年11月发布的《加德满都宣言》(Kathmandu Declaration)中提出了“促进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区域合作,制定提高教育质量的区域发展战略”。2015年6月,南亚联盟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首脑会议在伊斯兰堡举行,发表了南亚高等教育联合声明,提出“南亚成员国将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匹配评测和认证机制以确保优质高等教育的获取,建立南亚联盟质量保证网以促进成员国高等教育质量”。2016年,南亚8国在马尔代夫马累举行的第三届教育部长会议上确定了《2030年南亚地区教育行动框架》(简称《行动框架》),其目标是成立专家组评估南亚成员国的资历和程序,以促进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的学习成果的识别、确认和认证。《行动框架》的具体内容有:①分享国家技能资历框架建设的经验,制定职业技能教育区域质量保证框架;②进行案例研究,记录资历框架典型案例,准备国家教育培训资历框架的区域清单;③提供技术支持以协助国家教育培训资历框架的发展和审查,包括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资历框架,发展国家资历框架之间的联系,以及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认证;④支持资历的跨国互认和学生的流动;⑤组成专家组审查不同南亚国家的框架和遵循的程序,以对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成果进行认证;⑥建立机制以发展和实施区域框架,以促进南亚地区教育资历的可比性和相互认证,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流动(SAARC,2016)。《行动框架》宣告了南亚区域资历框架建设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