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资历框架国际比较及本土化差异

资历框架国际比较及本土化差异

【摘要】:但资历框架又具有国际主体共性。首先,原始意义上的资历框架相当于“分级分类工具”,用以供各级各类的资历进行横向衔接与纵向沟通,这种理念最早见于手工行业。现代资历框架发展的显著特征是国家政府的参与,世界各国为应对知识经济社会和全球化的挑战,重视开发包括不同教育培训类型的综合资历框架,覆盖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最后,资历框架的建设和实施过程具有目标导向共性。

资历框架为经济社会教育发展中的众多技术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对其功能价值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资历框架建设模板,可以适用于解决资历框架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所有技术问题,而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资历框架本身的差异性。首先,资历框架类型各不相同,有覆盖所有教育类型的综合资历框架,例如南非国家资历框架、澳大利亚资历框架、奥地利国家资历框架等;有只包括一种教育类型的资历框架,例如尼泊尔国家职业资历框架、巴基斯坦高等教育资历框架、智利高等教育资历框架等,还有提供区域对接的资历框架,例如欧洲资历框架、东盟资历参照框架、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资历框架、太平洋资历框架等。其次,各国资历框架的资历等级和能力标准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印度尼西亚职业教育与培训资历框架分为9级,其能力标准维度包括伦理道德、工作能力、知识理解、自主性和责任,而菲律宾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资历框架只有5级,能力标准维度包括知识、技能、价值观、应用和独立性(谢青松,2019)。最后,即使是相同名称的术语,其表达的意义也有可能不尽相同,例如爱尔兰国家资历框架定义能力为“能够做什么”,而德国从一个更广的视角将能力定义为知识、技能和个人社会能力和自主性。

但资历框架又具有国际主体共性。首先,原始意义上的资历框架相当于“分级分类工具”,用以供各级各类的资历进行横向衔接与纵向沟通,这种理念最早见于手工行业。在过去几个世纪,很多国家的行业协会拥有对行业内技能等级进行划分和界定的权利,以利于劳动价值的合理分配和公平社会关系的维护,而大学也基于该理念开发了相应的资历等级制度作为国内或跨国学历过渡与衔接的工具。因此,资历框架的第一共性就是其存在于不同资历体系之间的“立交桥”功能,也是所有资历框架的本质共性。其次,现代资历框架具有内涵发展共性。现代资历框架发展的显著特征是国家政府的参与,世界各国为应对知识经济社会和全球化的挑战,重视开发包括不同教育培训类型的综合资历框架,覆盖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谢青松等,2019)。再次,现代资历框架的发展往往基于终身学习理念。各国普遍重视正规教育以外的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学习,覆盖工作中的学习和闲暇学习,已经超越了原始“分级分类工具”的概念,通常被描述为“有愿景的工具”,其目标是对彼此不再关联的资历进行重新定义,因此,现代资历框架对当前教育培训的传统做法提出了质疑,挑战了已有的职业和行业的利益,而建立资历框架也不仅仅局限于遵循一套技术逻辑,更是创造了一个平台,提供了跨机构、跨领域对话交流的平台。最后,资历框架的建设和实施过程具有目标导向共性。资历框架的建设和实施需要在头脑中拥有清晰的目标导向思维,没有清晰的思路和对资历框架开发的良好理解,资历框架的建设和实施将会漫长遥远,并且也费时费力。(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