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国际职业教育接轨与培训体系构建成果

国际职业教育接轨与培训体系构建成果

【摘要】:更为重要的是,应充分利用职业教育与培训资历框架,打通正规职业教育和非正规培训之间的通道,实现正规职业教育、非正规社会培训和各类非正式职业学习之间的横向沟通和纵向衔接,构建新时代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从国际上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资历框架的先行经验可以看出,职业教育与培训是独立而完整的教育类型,在等级上包括从初级证书到高级证书,从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在学历上可以拓展到硕士和博士。这种教育的完整性提升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社会教育地位,消除了“低层次”和“蓝领型”教育类型的长期误解,不仅有利于学习者的正确自我认知,也有利于职业教育与培训在社会上的公平认证,以及与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衔接与互认。我国虽然是职业教育大国,但职业教育主要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和大专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也往往以民办教育为主,而后者更趋向于坚持传统大学办学思维,导致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不高、教育类型发展的“断头”,教育提供者和受教育者容易产生错误的价值判断。因此,有必要分步分阶段地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的类型体系,将学历层次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到硕士和博士层次。此外,我国现有职业教育体系主要以正规职业教育为主,但随着市场化和新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培训行业兴盛,各类社会培训成为重要的后职业教育形式。遗憾的是,我国社会培训往往被列入“非正规”“非正式”的教育类型,更多地被标注“营利性”和“非标准”标签,发放的培训证书或资格证书也无法与正规职业教育进行对接。这一方面与国际社会脱节,因为国际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全称往往是“职业教育与培训”(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而有别于国内对“培训”的忽视;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优势,难以满足全民学习的多样性和广泛性需求,阻碍了全民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因此,我国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应充分考虑和纳入社会培训,在官方提法中应正式采纳“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称谓,强调社会培训的作用和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应充分利用职业教育与培训资历框架,打通正规职业教育和非正规培训之间的通道,实现正规职业教育、非正规社会培训和各类非正式职业学习之间的横向沟通和纵向衔接,构建新时代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