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泰山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石刻见证

泰山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石刻见证

【摘要】:应当说,泰山刻石是泰山文化的载体之一,它在石头上书写着中国历史,文字记载着中国传统文化。泰山石刻折射出来的文化光辉,凝结着中国的灿烂文化结晶。泰山刻石书写的优秀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它标志着时代性文化成果。泰山的每一处刻石、每一通碑刻,既是时代历史的实物见证,也是某一个历史时期文化发展成果的显著标志。例如,泰山最早的《秦泰山刻石》,不仅篆书艺术备受历代书界推崇,而且刻石内容彰显了大一统的政治文化。

从岱庙到泰山沿途众多的摩崖刻石,或政治宣言,或大事铭记,或祈天祀地,或乞愿求福,或托物咏志,或题景留名,使自然之美融合于石刻艺术之中。精美绝伦的刻石书法艺术与通地拔天的五岳之首浑然一体,相映成趣,成为连结游人与自然山水的纽带,充实丰富了东岳岱宗之美的内涵。

当代文化学者袁明英先生积十年之功,完成10卷本《泰山石刻》巨著后,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阅后感叹道:泰山,在世界上没有哪座山能和她相比,其原因,就在于她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存留的泰山石刻数量之多、形制之巨、历史之悠久、年代之连续,也是绝无仅有的。(参见《泰山石刻·序》)季先生的评价是中肯、公允的。泰山刻石源远流长,分布广泛,碑刻题名之多,摩崖刻石之广,书艺水平之高,思想内涵之深,堪称一处天然的书法展览馆,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泰山刻石既涵括了整个中国的书法史,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形变神异、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又钤印着中华文明进步的漫长履痕,标示着泰山文化在东方文明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从远古到现在,人类进步的脚步,都能在泰山上寻找到踪迹。应当说,泰山刻石是泰山文化的载体之一,它在石头上书写着中国历史,文字记载着中国传统文化。泰山石刻折射出来的文化光辉,凝结着中国的灿烂文化结晶。(www.chuimin.cn)

泰山刻石书写的优秀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它标志着时代性文化成果。泰山的每一处刻石、每一通碑刻,既是时代历史的实物见证,也是某一个历史时期文化发展成果的显著标志。无论中华大地怎样“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都能在泰山刻石中得到反映,让后来者唤起鲜活的历史记忆。例如,泰山最早的《秦泰山刻石》,不仅篆书艺术备受历代书界推崇,而且刻石内容彰显了大一统的政治文化。“秦统一中国,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文化共同体的基本形成。”[1]《秦泰山刻石》的树立,即是这一时代文化成果的突出表现之一;同时,也是秦代“书同文字”的见证。而文字的统一对于聚合华夏民族、增强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至关重要的文化凝聚作用。又如泰山经石峪的摩崖刻经,不失为文化多元成果的标志。魏晋南北朝是文化繁荣的多元化时期。虽然这一时期的动乱经历了数百年,但“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有智慧、最浓于热性的一个时代。”[2]泰山摩崖《金刚盘若波罗密经》刻石,就是这一时期文化特征的典型代表,体现了那个时代精神自由、思想解放的张扬个性。这种现象,只有文化走向多元的背景下才能出现。再如唐玄宗亲撰亲书的《纪泰山铭》,可谓文化壮阔恢宏特征的凸显。开元盛世史称有唐一代的文化巅峰时期,铭刻在泰山极顶的峻峭摩崖,遂成为泰山刻石中最为壮观的鸿篇巨制,被后世誉为“大观峰”。《纪泰山铭》所表达的封建政治文化理念,在泰山封禅文化中可谓至高无上,登峰造极;所体现的磅礴气势和人文精神,只有创造全盛时代的李隆基才能与之匹配。还有,众多香社刻石,见证了平民追求自由生活心迹。据统计,明清两朝的泰山香社碑(亦称香客碑、功德碑)已发现366通。由于这类碑碣出现较晚,又出自民间手笔,记事单一,往往游离于社会关注点之外,不为研究者所重视。其实,香社碑刻是一个时代的特殊产物,真实地反映着广大香客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具有标志性的文化价值。正如刘魁立先生所言:“功德碑上极其简要的记录,虽然都是些事务性的内容,但透过字面,我们看到的是文化的内涵、社会的内涵、继承传统的内涵。这方面的内容是丰富的,是多层面的,是说不全、也道不尽的。”[3]毋庸赘言,香社碑是平民百姓争取生活自由、憧憬人性世俗生活情趣的生动见证。如此种种,可览泰山刻石浓缩的各个历史时期文化成果,具有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概括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