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岩岩泰山的神圣地位,众多石刻中草书不多见,而现存岱庙的清代书家何人麟《杜甫秋兴八首》及《望岳》诗草刻,可视为代表作。章草的书体特点是字字独立,不似今草字字纽结纠缠。正因为如此,汉简草书的风格被称为“章草”。在他的作品中,章草所特有的隶书笔意已完全消失,而字字独立的书写习惯也被连绵牵带、大小参差的布局规律所取代。王献之的从外甥羊欣得其真传,泰山地区的草书由此肇始。......
2023-10-23
从岱庙到泰山沿途众多的摩崖刻石,或政治宣言,或大事铭记,或祈天祀地,或乞愿求福,或托物咏志,或题景留名,使自然之美融合于石刻艺术之中。精美绝伦的刻石书法艺术与通地拔天的五岳之首浑然一体,相映成趣,成为连结游人与自然山水的纽带,充实丰富了东岳岱宗之美的内涵。
当代文化学者袁明英先生积十年之功,完成10卷本《泰山石刻》巨著后,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阅后感叹道:泰山,在世界上没有哪座山能和她相比,其原因,就在于她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存留的泰山石刻数量之多、形制之巨、历史之悠久、年代之连续,也是绝无仅有的。(参见《泰山石刻·序》)季先生的评价是中肯、公允的。泰山刻石源远流长,分布广泛,碑刻题名之多,摩崖刻石之广,书艺水平之高,思想内涵之深,堪称一处天然的书法展览馆,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泰山刻石既涵括了整个中国的书法史,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形变神异、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又钤印着中华文明进步的漫长履痕,标示着泰山文化在东方文明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从远古到现在,人类进步的脚步,都能在泰山上寻找到踪迹。应当说,泰山刻石是泰山文化的载体之一,它在石头上书写着中国历史,文字记载着中国传统文化。泰山石刻折射出来的文化光辉,凝结着中国的灿烂文化结晶。(www.chuimin.cn)
泰山刻石书写的优秀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它标志着时代性文化成果。泰山的每一处刻石、每一通碑刻,既是时代历史的实物见证,也是某一个历史时期文化发展成果的显著标志。无论中华大地怎样“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都能在泰山刻石中得到反映,让后来者唤起鲜活的历史记忆。例如,泰山最早的《秦泰山刻石》,不仅篆书艺术备受历代书界推崇,而且刻石内容彰显了大一统的政治文化。“秦统一中国,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文化共同体的基本形成。”[1]《秦泰山刻石》的树立,即是这一时代文化成果的突出表现之一;同时,也是秦代“书同文字”的见证。而文字的统一对于聚合华夏民族、增强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至关重要的文化凝聚作用。又如泰山经石峪的摩崖刻经,不失为文化多元成果的标志。魏晋南北朝是文化繁荣的多元化时期。虽然这一时期的动乱经历了数百年,但“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有智慧、最浓于热性的一个时代。”[2]泰山摩崖《金刚盘若波罗密经》刻石,就是这一时期文化特征的典型代表,体现了那个时代精神自由、思想解放的张扬个性。这种现象,只有文化走向多元的背景下才能出现。再如唐玄宗亲撰亲书的《纪泰山铭》,可谓文化壮阔恢宏特征的凸显。开元盛世史称有唐一代的文化巅峰时期,铭刻在泰山极顶的峻峭摩崖,遂成为泰山刻石中最为壮观的鸿篇巨制,被后世誉为“大观峰”。《纪泰山铭》所表达的封建政治文化理念,在泰山封禅文化中可谓至高无上,登峰造极;所体现的磅礴气势和人文精神,只有创造全盛时代的李隆基才能与之匹配。还有,众多香社刻石,见证了平民追求自由生活心迹。据统计,明清两朝的泰山香社碑(亦称香客碑、功德碑)已发现366通。由于这类碑碣出现较晚,又出自民间手笔,记事单一,往往游离于社会关注点之外,不为研究者所重视。其实,香社碑刻是一个时代的特殊产物,真实地反映着广大香客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具有标志性的文化价值。正如刘魁立先生所言:“功德碑上极其简要的记录,虽然都是些事务性的内容,但透过字面,我们看到的是文化的内涵、社会的内涵、继承传统的内涵。这方面的内容是丰富的,是多层面的,是说不全、也道不尽的。”[3]毋庸赘言,香社碑是平民百姓争取生活自由、憧憬人性世俗生活情趣的生动见证。如此种种,可览泰山刻石浓缩的各个历史时期文化成果,具有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概括意义。
有关泰山文化举要:全2册的文章
由于岩岩泰山的神圣地位,众多石刻中草书不多见,而现存岱庙的清代书家何人麟《杜甫秋兴八首》及《望岳》诗草刻,可视为代表作。章草的书体特点是字字独立,不似今草字字纽结纠缠。正因为如此,汉简草书的风格被称为“章草”。在他的作品中,章草所特有的隶书笔意已完全消失,而字字独立的书写习惯也被连绵牵带、大小参差的布局规律所取代。王献之的从外甥羊欣得其真传,泰山地区的草书由此肇始。......
2023-10-23
我们中国是一个举世公认的文明古国。其中的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春节文化则是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的代表,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文化心态、生活方式和情感依托的流变。......
2023-11-17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顺应它来治理国家就会吉祥,顺应它而出现秩序混乱就会产生凶患。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幽深又幽深的道,是一切变化的法门。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2023-09-23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讲诚信,就是要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实事求是;就是要遵守信用、履行诺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几千年来,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和精神财富,一直传承至今。诚信不但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也是全世界公认的道德品质。这就是诚信的力量。诚信具有普世的价值。“明礼诚信”被列为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2023-08-02
“日新月异”观念主要包含人们的变革和创新意识,其中关于“时”的观念,尤其值得人们深思。强调“时中”、“与时偕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日新月异”观念与简单机械的进化论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精神。日新月异的理念源远流长。......
2023-09-23
有一次,齐国国君齐景公来到纪国的地盘视察。齐景公心想,这纪国也够浪费的,吃个鱼还只吃其中的一面,难怪要亡国。品格传承纪律严明的人民解放军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解放了上海市。就是因为这铁的纪律,因为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人民解放军战士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为接管上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23-08-02
守静指收拢烦乱的心,让心灵处于安宁、平静的状态。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有“致虚极,守静笃”,就是说,诚心诚意地守静,一定会达到心灵空明的境界。老子提出的“致虚”“守静”,其主旨和积极意义就在于要求人们戒除贪欲和诈智,清心寡欲。辩证法认为,静和动是相互依存的,是对立的统一。这是太极拳原理,也是我们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应有的守静观。......
2023-08-02
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品德。守信是遵守原则,履行承诺,言行如一。诸子中以儒家对诚信的发挥最为典型。诸子还深入探讨了“诚信”原则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强调诚实守信不应该盲目、僵化,在面临两难矛盾时必须作理性的权衡。《荀子·强国》指出,“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治,桀、纣弃义倍信而天下大乱”,从执政管理的角度说明诚信是“君人之大本”。在这一背景下,“诚信”作为道德规范的价值和意义日益凸显。......
2023-09-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