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泰山文化举要:泰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季氏与汶阳田的重要地位

泰山文化举要:泰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季氏与汶阳田的重要地位

【摘要】:泰安境内的大汶河,被誉为“泰安人民的母亲河”。春秋时三桓之一的季氏,是鲁国势力最大的贵族,世袭三公之首的司徒一职,权倾朝野,左右朝政。汶阳田的重要,还表现在齐鲁两国对这一战略资源地的反复争夺。鲁国失去汶阳田后,国势渐弱,最终于公元前249年被楚所灭。

泰安境内的大汶河(古称汶水),被誉为“泰安人民的母亲河”。它发源于泰沂山区,汇聚泰山水系、蒙山支脉水系,流经今莱芜、新泰、泰安、肥城、宁阳、汶上、东平等市县,注入东平湖后并入黄河(古济水),全长208公里,流域面积9069平方公里,系山东境内唯一的倒流河。其干流、支流(五汶、漕浊河、康汇河等)共同形成土质肥沃的冲积平原。今天的汶水流域,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 7℃,年平均降水量692. 8毫米,降雨集中在6~9月。不过,通过发现的动物遗骸(如象牙等)以及对孢粉构成、硅酸体成分分析,可以推断史前社会汶水流域的气候要比现在温暖湿润得多,应当属于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生态环境优越,以阔叶林为主的原始森林生长繁茂,有大象出没其中。这在《周礼·考工记》中也得到了证实:“鸜鹆(八哥)不逾济,貉逾汶则死,此地气然也。”说明先秦时期汶水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大汶口文化遗址考古发现,早在距今4500年之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先民们就在汶水流域生息繁衍,实现了由游猎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过渡,完成了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变,建立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原始耕作模式。大汶口时期的汶阳田先民以种植麦(大、小麦)、禾(黍、稷、稻、粱)为生,一年两熟。延至春秋时期依然如此,《春秋》庄公二十八年(前666)载:“大无麦、禾,臧孙辰(文仲)告籴于齐。”说明麦、禾仍是汶阳田的主要粮食作物,收成如何,攸关国计民生。当麦、禾歉收时,鲁侯不得不派大夫臧文仲前往齐国借粮,以解燃眉之急。

汶水流域的汶阳田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汶阳田泛指汶水两岸整个冲积平原,狭义汶阳田特指大汶口以下汶河中游区段的北岸农田,主要包括今泰安市岱岳区西南部和肥城南部,以今肥城市汶阳镇为中心。先秦时期的“汶阳田”是一个狭义概念。《左传》僖公元年(前659)有“公赐季友汶阳之田及费”的记载,说的就是狭义汶阳田。《水经注·汶水》确认了《左传》所记:“汶水又西,蛇水注之。水出县[1]东北、泰山西南,流迳汶阳之田,齐所侵也。 自汶之北,平畅极目,僖公以赐季友。”如今的汶阳田依然地势平坦,呈东高西低状态,海拔72. 8~84.3米,沙土相间,潮褐土质,土层深厚,壤质肥沃。地下水源丰富,水位埋深3~8米,含水层厚度15~25米,单井透水量每小时80~190立方米,属标准淡水,清澈甘甜,宜于人居和农业生产。(www.chuimin.cn)

春秋时三桓之一的季氏,是鲁国势力最大的贵族,世袭三公之首的司徒一职,权倾朝野,左右朝政。鲁僖公将境内的肥腴汶阳田“赐”于季氏,旨在换取季氏的政治支持,由此可见汶阳田在权力博弈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汶阳田的重要,还表现在齐鲁两国对这一战略资源地的反复争夺。《左传》《国语》《史记》等史籍所记公元前685年至公元前284年的401年间,齐鲁两国共发生战争33次,其中齐伐鲁23次,鲁伐齐10次,上演了一场场刀光剑影的战争风云,故有“自古文明膏腴地,齐鲁必争汶阳田”之说。如果说春秋时期汶阳田几经易手的话,那么到战国时期,汶阳田就实际被强齐所控,划入齐国版图。这就是《水经注》所言的“齐所侵也”。鲁国失去汶阳田后,国势渐弱,最终于公元前249年被楚所灭。秦国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为了剪除强齐这个最后的诸侯国,采取了首先攻占泰山以南地区、在此设立东郡的战略,将汶阳田这块重要的战争资源地收入囊中,从而达到了削弱齐国实力的目的,于公元前221年达到了灭齐目的,完成了兼并天下的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