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榘所在的原江西省防军第1师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师参加秋收起义。这年10月,陈士榘宣誓入党。陈士榘将军成为我军第一个亲手活捉日军俘虏的将军,并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现场照片。陈士榘的意见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在战区最高领导集团中产生了影响。陈士榘、唐亮率第3、8、10纵队向鲁西泰安、大汶口挺进。陈士榘深知此次支援行动之重要,决心以第10纵队在梁山地区阻......
2024-10-30
陈光代师长和王秉璋参谋处长预想的没错。面对八路军这个强悍对手,“勇足将军”尾高龟藏被迫调整了“围剿”策略,采取南北对攻、牵制守军、集团冲击、重点突破的战术。这在5月11日下午的战场上,得到了验证。
此刻,在日军的包围圈外,虽有八路军东汶支队、汶南支队、山纵6支队3个团(欠2团2营两个连)及宁阳独立营、肥城独立营、长清独立营、平阿基干大队、东平独立营等地方武装,但均被日军的机动部队隔离在外线,没能力施以援手解围。陈光代师长深知这些部队的实际战力,也不希望他们冒这个风险,作无谓的牺牲。在外无驰援救兵、内无预备部队的窘迫危情中,陈光和王秉璋一致认为,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与敌斗智斗勇,以有限的作战兵员,巧打硬拼,坚决反击。于是,守军各个阵地的指挥员们奉师部之命,带领战士们利用日军午饭的空当,抓紧加固工事、调配兵力、积极备战。
一场八路军115师战史上规模空前的反围战,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
下午2时后,北线日军增兵,在猛烈炮火覆盖守军阵地的同时,一个加强中队[30]200多人组成的精锐部队,在正面佯攻的掩护下,绕道南僧台至牛家庄的山间小路,隐身灰堆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势,突破686团2营与津浦支队的结合部,抵近沟路尽头,只要拿下迎面崖头的守军阵地,就能直插陆房,打掉八路军的指挥机关。与此同时, 日军的步兵炮、迫击炮和重机枪也打到了陆房村北的不同地段,旨在拦截守军增援部队。而布阵崖头的守军,只有686团2营的一个排,虽然打得顽强,寸土不让,但却寡不敌众,随着伤亡的不断增多而力渐不支。如果崖头阵地失陷,陆房必定不保。从大薄山之阳的小董庄往南2.5公里,便是东、西陆房,作为擅长奔袭的日军野战部队,这个距离可以忽略不计。
115师代师长陈光闻讯这一险情的同时,也识破了日军实施“掏心术”的阴谋,迅即见招拆招,采取应急措施:急令2营和津浦支队各自派出阻截部队,坚决打退这股进犯日军,粉碎敌人的迷梦。津浦支队司令员孙继先接到陈光代师长的命令后,当即决定自己率两个营下山反击日军,并从泰安(西)独立营选拔40名战士,每人增发8颗手榴弹,支援崖头战力式微的守军;政委潘寿才率两个营和泰安(西)独立营坚守凤凰山阵地,同时加大西麓东山岭阵地的火力支援。
孙继先带队由凤凰山南面悄然迂回迎敌,阵前突然发起集群攻击,以风驰电掣之速、雷霆万钧之力,与686团2营同时派出的阻击部队合力夹击,瞬间冲乱了敌方阵营。然而,这股日军毕竟是一支久经沙场的部队,军事素质较高,战斗力很强,很难被轻易打垮击退。攻守两军遂混战在一起,沟底狭长的战场上你来我往,殊死搏杀,刹那间腾起团团尘雾,爆发出振聋发聩的格斗声、怒吼声以及令人毛骨悚然的怪叫声和哀嚎声,双方打成了缠斗胶着状态。战斗中, 日军的后方火力支援失去了作用,只能以步兵的血肉之躯相拼。经过一场昏天黑地的喋血大战,占据兵力优势的守军平均3名战士对付1个日军,终将犯境之敌毙伤大半,全部击溃。 日军后撤时,又受到东山岭一线守军两面交叉火力的射杀,损失惨重,狼狈而回,侥幸逃脱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此战,津浦支队虽然缴获了两挺机枪和数支三八式步枪,但也付出了沉重代价。
堵截战结束后,115师司令部参谋处长王秉璋命令作战科长张雄:“把直属队有步枪的同志组织起来。”[31]张雄立即召集直属队所有的持枪人员,开赴686团2营与津浦支队结合部,加强了阵地防御。守军在这一防地的增兵,迫使日军未敢再动,北线战事稍缓。
几乎与北线日军南攻的同时,南线日军也向北发起了攻势。由于之前田家滨部在东南方向的溃散,阵地失守, 日军一个小队50多人携带迫击炮、掷弹筒、机关枪等轻重武器,从陆房东南方向借助沟壑的遮掩,隐蔽突入,悄无声息地涉过小汇河,穿过孟家村、赵家村,进至林家庄(均属今安临站镇),由此北折,在强势火力的掩护下,向陆房以南的蛤蟆山发起冲击,与北线日军形成南北对攻之势。当时的目击者孙文波在回忆录中写道:“疯狗似的日本鬼子用炮火猛轰一阵后,不见山上还击,即开始向山上冲锋。他们像狗熊似的拖着笨重的大皮鞋在光滑的山坡上爬行。爬呀,爬呀,爬几步看一看,爬一阵,停一停,像蜗牛一样向前运动。待爬到距山头一定距离时,便突然站起来,摇晃着膏药旗,挺着三八大盖枪,‘噢!噢!’地怪叫着向山上猛冲。突然‘哒……哒……哒……’、‘咯……咯……咯……’、‘轰、轰、轰’,各种火器、手榴弹从我阵地上发出,向鬼子头上打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掉头朝后跑去。来时虽像乌龟,回去时却像滚西瓜。就这样,我军战士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守住了山头,保卫了我指挥机关的安全。”[32]在蛤蟆山反击日军的是686团特务连,是全团最具战斗力的一个连队,50多名日军决不是他们的对手。这股日军属于第32守备师团,明显缺乏攻战能力。他们见守军防备严密,又担心背后鸠山的守军压过来被包了饺子,赶紧张慌失措、乱哄哄地撤走了。
日军南北夹攻,旨在牵制岈山、肥柱山、凤凰山等守军,分散对手的兵力,实施更大规模的重点进攻。 日军的这一阴招,岂能瞒过足智多谋的陈光那双睿目?他当机立断,一面命令1营加强戒备,做好更加严酷的反击准备;一面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命令骑兵连突袭东线安临站的日军东线指挥部,迫使东线日军收缩,放弃进攻念头,以便必要时调兵遣将,支援黄土岭、肥柱山、岈山一线的防御作战。
骑兵连领命迅即派出一个排,向安临站出击。亲历过陆房反围战的夏桐,后来在忆文中写道:“下午两点钟左右,隐藏在陆房村外的师骑兵连,接到命令,要向安临站的敌人冲击。经过简短有力的鼓动,几十匹铁骑飞快地在田野拉成一条线,插过麦地,跃过矮短的陡坡,直向东北挺进。敌人发觉了,四面对准这个目标发炮。然而,骑士们没工夫和敌人纠缠,尽管开花弹在咆哮,他们仍然加快速度前进,马颈上的鬃毛激浪一样波动着,骑士们的上衣也被风鼓了起来,瞬间他们转过了凤凰山麓,马蹄在崎岖的碎石路上迸发着火星。接近安临站的近郊,骑士们开始冲杀了,一路纵队的队形,突然转成横队,拉成一线杀过去,像黄河决口似不可遏止。安临站庄外阵地中的敌人,慌了手脚,钢炮、机枪疯狂地发射着,但丝毫没有阻住冲锋者前进……一阵忙乱,‘皇军’们提着枪,拉着炮,一窝蜂拥进了庄。敌人的骑兵也冲出来了,双方的战马在跳跃,在嘶叫,展开了惨烈的肉搏,短枪连珠炮似的响着,马刀闪着血光上下飞舞。我们的副连长(姓名无考),正和一个撞过来的敌骑碰了个满怀,当那个冒失鬼一头栽地上的当儿,两粒驳克枪子弹立即结束了他的生命……敌人终于溃乱,勒转马头往回跑,一群马屁股掀呀掀的,又有几个从马上被枪弹打了下来。这次我们以很少的牺牲,给了敌人相当大的威胁和杀伤,好久没敢放肆地随便出来。”[33]这次骑兵突袭,虽然达到了战斗目的,有效抑制了安临站方向日军的进攻势头,被迫转为守势,但并非夏桐所言付出了“很少的牺牲”,而是出动一个排30多骑,全身而退的不足10骑,包括带队的副连长和其他勇士,皆战死沙场,为国捐躯。
自恃强大无比、战之必胜的日军,在南北对攻无果、未达牵制目的的情况下,只得孤注一掷,将宝押在了重点突破上。于是,他们集中三个炮阵地的全部远程火炮,对岈山、肥柱山守军阵地进行了饱和轰炸,将两山的主峰打成了一片火海,几乎将山头削平。进攻肥柱山和岈山的日军,步兵由中队所辖的3个小队轮番进攻,改为大队集团冲锋,摆出了一副破釜沉舟、拼死一搏的咄咄逼人之势。抗战初期,侵华日军1个大队辖4个中队,满编1100人,除留守、运输、通讯、救护等兵员外,可投入战场的步兵约700人。 日军在两山的西麓集结了两个大队,每个大队分为主攻和侧翼两路,实施猛攻。从两路日军的阵容上观察,动用了一个大队对付国民军一个师、甚至一个军的规模,可谓来势汹汹,铺天盖地。很明显, 日军企图以绝对优势,在一两个点上撕开守军防线,夺取制高点。其炮火之烈、攻势之猛前所未有,大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凶狂。估计日军的大佐联队长埴田就死在这一战之中,因为只有日军同时出动两个大队时,联队长才亲临前线指挥。
此时,尽管守军的机枪子弹大半耗尽,主要靠步枪的远射和手榴弹的近打阻击敌人,但将士们却没有被“帝国武士”的嚣张气焰所吓倒,也知道战斗到了胜负对决的紧要关头,全体指战员视死如归,赴汤蹈火,抱定必胜的决心,顽强抵抗,一次又一次地击垮了日军的强大攻势,保持了阵线的稳定,没有一个连队后退一步,或者请求兄弟部队增援。
在岈山战场上, 日军误以为山顶守军阵地遭到了炮火的毁灭性打击,侧翼部队便大着胆子蜂拥而上,企图抢夺制高点,主攻部队则趁机冲向山下通往陆房的石桥,意在攻破岈山隘口。其实,当日军炮击时,岈山之巅的守军早就撤出了阵地,或藏身巨石背后,或隐蔽悬崖下的老鹰嘴,躲进了安全区。日军万万没想到,侧翼部队刚刚爬到半山腰,就吃了守军一顿无情的手榴弹,被炸得队形大乱,满坡翻滚,毙命的暴尸荒野,受伤的垂死挣扎,侥幸的撒腿逃亡。 日军督战队面对兵败如山倒的溃潮,无力阻挡,也弹压不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势已去,跟着残兵败将一起后撤,等待重新组织进攻。
而主攻岈山隘口的日军刚踏上桥头,就被炸了个一塌糊涂。只听突然一声巨响,一捆集束手榴弹的爆响处, 日军血肉横飞,当场毙伤10余人。一时间,断魂的绝叫声,伤残的哀痛声,夹杂着逃命的惊呼声,形同世界末日来临前悲天悯地的送葬曲,回响在谷川峰岭之间。原来,这是守军1营2连预伏的一个战斗小组,不失时机地拉响了导火索。几乎与桥头日军被炸的同时,山上暗藏的守军突然大打出手,一边机步枪泼雨般地猛扫急射,一边冰雹似的投出手榴弹,同时掷弹筒也抛向了日军身后的督战队和指挥官,打得敌人无力招架,连连后退。 日军惊魂甫定,在督战队的威逼下龇牙裂嘴,哇哇地干嚎着,气焰熏天地卷土重来。守桥战斗小组最后打得只剩一名战士(姓名无考),然而他却毫不怯阵,面无惧色,机智与敌周旋,坚守石桥阵地。他将军帽置于明眼处,吸引敌方的机枪火力, 自己则猫腰缩身,绕至日军一侧,猝不及防地连甩手榴弹,炸乱了日军的冲锋队列。守军乘机跃起,冲下山去,以猛虎下山之势扑向日军,机枪喷着火舌,步枪吐着青烟,手榴弹雨点般砸向敌群。2连连长龚玉烈奋不顾身,带头反击,战士们随即冲入敌阵,顿时杀声夺魂,吼声震天。龚连长右臂负伤后,忍着剧痛,奋力连刺敌人。枪刺捅折后,就捡起阵亡者的长枪,继续战斗,一副气势磅礴、战无横阵的威猛劲头儿。战士们在连长的带动下,一个个怒目瞪圆,杀声如雷,所向无敌。攻守双方在桥头打得异常惨烈,刀光剑影处血雾弥漫,白刃格斗中惨叫不止,怒吼声五雷轰顶,哀嚎声鬼哭狼嗥。危急时刻,1营教导员王六生将4连的转盘机枪小组调往2连,加强了岈山阵地的火力。经过一番狭路相逢的奋力搏斗,勇敢者终于打得日军魂飞魄散,惊恐万状,溃不成军。与此同时,守军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就连那位守桥的无名战士,也在战斗中阵亡了。但是,指战员们抱定同一个信念,就是与阵地共存亡,即便打到一人一枪,决不后退半步。(www.chuimin.cn)
在肥柱山3连阵地前, 日军的主攻部队在督战官的枪口恫吓下蚁群般涌了上来。藏身卧牛石后面的加强班机枪手(姓名无考)瞄准日军的机枪射点,抠动了扳机,几条火舌喷出,敌方的一挺机枪戛然而止;随即调转枪口,“哒哒哒”,又一阵弹雨,敌人的另一挺机枪也即刻哑巴。就在这一瞬间,加强班机枪手被敌弹击中,头一歪,倒了下去;副射手(姓名无考)马上接过机枪,向敌人射出一串串复仇的子弹,被扫倒的日军割谷似的纷纷栽了跟头。
片刻,后面卧倒的敌人又立起身,“哇哇啦啦”歇斯底里地呼叫着冲上来。身高马大、孔武有力的加强班长王铁柱手疾眼快,抓过五个一捆的集束手榴弹,拉开导火索,长臂一甩,裹着呼啸的风声,呈抛物线向敌群飞去。“轰隆”一声巨响, 日军被炸得体无完肤,死伤一片,有的被气浪打出数米远,轱轱辘辘地滚下山去。王铁柱一转身,发现没被炸死炸伤的日军又躬身爬起,猫着腰,穷凶极恶地拉开了一副困兽犹斗的拼命架势。见此情景,视侵略者为仇的王班长也豁了出去,两眼像着了火,“呼啦”扒掉上衣,挺着铁块似的胸脯,抓起两束手榴弹,全然不顾个人安危,跳上一块平顶石块,拉开导火索,怒吼一声:“杀!”左右开弓扔了出去,随着两声剧烈的爆炸,冲上来的日军有的像被抛空的麦捆,扑扑通通地跌落山坡。稍停,后面的敌人又被督战官逼了上来。王铁柱一边高喊着“手榴弹”,一边接手战友们的传递,顾不上看一眼抓住的是俩还是仨,眼一瞪,牙一咬,弦一拉,手一扬,就拖着蓝烟飞了出去。随着连声爆响, 日军被炸得队形大乱,死伤大片。勇士不知投出了多少手榴弹,也数不清送走了多少死魂灵,只见卧牛石前的山坡上残尸累累,血流成河。当他又抓起一捆手榴弹、正要拉弦时,一颗流弹不幸洞穿了勇士的胸膛,顷刻间血流如注,东摇西晃。只见他力挺着魁梧岸伟的身躯,两眼喷射着刺人的光芒,左手捂着伤口,用牙咬住导火索,猛地一拽,虎啸一声:“来吧,小兔崽子!”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掷了出去。威猛班长斜楞着身子站了站,但没能站住,像轰然倒塌的擎天铁柱,“咚”地一声摔在血染的岩石一侧。一个战士赶忙上前抱住他,试图拖到卧牛石后面施救。王铁柱睁大眼睛,无力地挥挥手,只留了一句“别管我”,就永远闭上了双目。战士们高喊着“为班长报仇”的口号,向两股战战的日军猛烈还击。一时间,疾风般的机步枪射击声、炸雷般的手榴弹爆破声响作一团,打得敌人连连后退,屁滚尿流,抛下一片片狼藉尸体,作鸟兽散般狂奔逃命去了。[34] 日军的主攻部队被击退后,肥柱山北段的侧翼部队也遭受了沉重打击,畏畏缩缩地退了下去。
在686团2营7连坚守的骆驼岭一线阵地上,董指导员(名字无考)头扎绷带,手端刺刀,一连捅倒了3个寇兵。当他将自己拼成一个血人、还未从敌人胸膛中拔出刺刀时,第4个日兵就挺刺戳来。他机敏地侧身躲过,以迅猛之势扑向敌人,将其按倒在地拳击牙咬。两人扭打在一起,滚到一个深谷的悬崖边, 日本兵一时占了上风。董指导员怒喝一声,竭尽最后的力气,紧抱着对手,从悬崖上一同滚了下去,与敌同归于尽,献出了宝贵生命。
日军的终极疯狂,被守军坚强无比的钢铁意志压了下去。八路军的这种过硬军事素质,是外强中干的日军不可思议的,也是无法比拟的。
激战中,代师长陈光所在的686团指挥所,也并非安全无虞之地,四周不时遭到日军的乱炮轰击,硝烟弥漫,碎石如雨。虽然身处险境,但陈光却安之若素,稳如泰山,细心地观察着战局动态,审时度势,及时决策,不断调整战术,转换战法,以图用最小的代价,消灭最多的敌人,但也为守军防线的薄弱焦虑不安,双手攥着两把汗。因为陆房四周的阵地均系一线配置,缺乏纵深防御,任何一处阵地被突破,就直接威胁到数千名抗战精英的安全。特别是当他得知凤凰山前隐蔽着大批党政机关干部的石窝中落下一颗未爆炮弹的消息后,更是心惊肉跳,万分担忧。如果这颗炮弹炸响,必定造成重大伤亡,给抗日事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况且,党政干部队伍中,包括鲁西区委书记张霖之、组织部长赵镈、宣传部长朱则民,泰西地委宣传部长万里,山纵6支队司令员张北华、副司令员何光宇、参谋长马继孔等高级干部,万一不测,后果严重。陈光打过不少大仗、恶仗,也指挥过不少战斗、战役,但从未遇到过这样危如累卵的战局,为此忧心忡忡在所难免。
陈光通过望远镜, 目睹了各个战场上的惨烈场景,既为战士们的忠勇刚烈而肃然起敬,又为勇士们的奋不顾身而感慨不已。他知道,前线这些指战员,大部分是长征路上九死一生幸存下来的精英,每牺牲一个同志,都是一个重大损失,心疼得几乎落泪。同时,他也看到了后勤运输队和通讯兵冒着炮火忘我奔跑的情形,还看到了战地救护队伍中妻子史瑞楚的匆忙身影。二人结婚才一个多月,战争条件下不但没让娇妻得享新婚生活的甜蜜,还让心仪伴侣穿梭于枪林弹雨之中。作为丈夫,陈光心存内疚,觉得对不住这位战火中的白衣天使,别有一番苦涩滋味在心头。
下午4时后,陈光见日军的攻势减弱,料定敌军短时间内不可能再有大的动作。因为日军的伎俩用尽,已是强弩之末。按说,仗打到这个份上,陈光应当高兴才对,但他却郁郁寡欢地回到了安家林115师司令部,心情沉重地对参谋处长王秉璋说:“师直是一军团的老底子[35],多数干部是红军时期的,从井冈山到今天,没有受过重大损失,假若从我们手里把这个老本钱丢掉了,真对不起党啊!”王秉璋思考了一会儿说:“现在敌人进攻的高潮已经过去了,再过两个小时,天就黑了。天黑之后,敌人有两种可能,一是保持现有的阵地,这样,敌人的兵力分散,便于我们突围;二是收缩阵地,适当集中兵力,防我夜间袭击,这样,敌人之间的空隙就大了,我们可以在敌人发现不了的情况下悄悄地走出去。”[36]陈光赞同地点点头,深感责任之重大,使命之神圣,一面严令各部加强戒备、死守阵地,一面派人去找政治部副主任黄励,三人共同研究晚上突围的计划和部署。
两军的鏖战,持续了一个白昼。下午5时许, 日军停止了攻击。战场上烟雾缭绕,不时传来零星的枪炮声。至此, 日军主力在肥柱山、岈山主攻方向发动的9次冲锋,均被守军一一打退,尸体横倒竖歪地堆满守军的阵前,付出了伤亡大佐联队长埴田以下1300余人的惨重代价。 日军的收尸队往复穿梭,忙个不停,一副副失魂落魄、垂头丧气的样子。而八路军将士却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平型关大战赢得的荣誉,以300余人的伤亡,彻底粉碎了日军的狂妄合围计划。他们一边匆匆打扫战场,妥善安置烈士遗体,一边坚守阵地,警惕着山下日军的动向。
不屈的岈山、肥柱山、骆驼岭、二薄山、北山寨、东山岭、凤凰山、368. 5高地、鸠山、琶山、望鲁山以及陆房周边的每一寸阵地,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显得更加威武雄壮,神圣不可侵犯。
黄昏时分,枪炮声渐渐停歇,陈光那颗悬着的心也慢慢落了地。
此刻,在时任686团1营教导员王六生的视野里,展现的是如下情景:“暮色苍茫,我们在山上修筑工事。山坡上,鬼子兵遍野尸横,鬼子尸体无法运走,他们就把头割下来,装进麻袋,扔到汽车上。鬼子又把无头尸体堆在一块,倒上汽油,烧得臭气熏天。”为此讥讽道,“这就是尾高次郎九路合击的‘赫赫战绩’。”[37]
作为日军最高指挥官的尾高龟藏, 自然为付出沉重代价、未达作战目的而深感莫大耻辱,但作为军人,又不得不佩服对手的智慧、血性、顽强和彪悍。此战, 日酋尾高可谓费尽了心机,原打算以优势兵力攻占岈山、肥柱山、凤凰山三个制高点,然后四面跟进,实现分割包围的聚歼计划。然而,即便最后使出了双管齐下的南北对攻、重点突破“撒手锏”,也未能如愿,终以失败告终。他不明白,一向被日本军界放不在眼里的八路军为何猛攻不垮、狂炸不散,构筑的防线如此固若金汤,不可撼动。
有关泰山文化举要:全2册的文章
陈士榘所在的原江西省防军第1师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师参加秋收起义。这年10月,陈士榘宣誓入党。陈士榘将军成为我军第一个亲手活捉日军俘虏的将军,并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现场照片。陈士榘的意见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在战区最高领导集团中产生了影响。陈士榘、唐亮率第3、8、10纵队向鲁西泰安、大汶口挺进。陈士榘深知此次支援行动之重要,决心以第10纵队在梁山地区阻......
2024-10-30
5许国璋殉国1938年3月,川军第67军誓师出川抗日。11月20日,王瓒绪第29集团军属下的王泽浚44军三个主力师之一的150师在师长许国璋带领下,奉命赶赴太浮山一带阻敌。而许国璋没有料到的是,一支日军斜插过来,意在将通往太浮山的道路切断,不让中国军队过去。21日晨起,日军向小镇频频发起攻击,许国璋与士兵们坚守阵地,硬是又抗过一天。激战中,许国璋连中两枪,当即身亡。......
2024-01-11
和陈光同志相处的日子韦纯束陈光同志牺牲已经10年了,可是他却一直活在我的心里。陈光同志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领导地下斗争,态度却十分沉着坚定。陈光同志以一个商家的面貌出现,人家都称他陈老板。为了熟悉商场情况,避免人家怀疑,陈光同志除了学习马列主义外,还经常看当时伪报纸上登载的市场行情价格。陈光同志总是亲自交代布置工作的。陈光同志对大家的健康特别关怀。......
2024-03-31
金莲川草原以忽必烈和元上都而成为世界心脏,跳动了99年。蒙哥即位后,忽必烈受命于金莲川设置幕府,并公开宣称为儒学学子做主。此后,他们交相荐引,潮水般涌入金莲川,身居漠北的忽必烈周围,渐渐汇集了一批“亡金诸儒学士及一时豪杰知经术者”,这批藩邸谋臣侍从随而被称为“金莲川幕府”。在藩府谋臣中,比较系统地向忽必烈献上治国之道的,当数刘秉忠、赵璧、王鄂和张德辉四人。......
2023-09-19
德王返回苏尼特右旗后,决定成立“蒙古军总司令部”。4日,德王在日本的支持下,于锡盟乌穆沁右旗索王府召开了第一次“内蒙古王公全体大会”,抛出了“以内外蒙古和青海为一体建立蒙古国案”,“蒙古国体案”和“蒙古军政府组织大纲”等文件。5月21日,伪“蒙古军政府”在化德成立,德王为总裁,掌握军政大权。......
2023-09-17
参加王洛区联庄自卫会后,经过学习,提高了觉悟,下决心抗击日军,保家卫国。当他们发现日军接近岗下深沟抓捕避难乡亲时,耿有臣急中生智,随即用猎枪向日军射击,并频繁变换射击地点。联庄自卫队员耿亮和耿有臣迅速撤离到栗庄和队员们商议下一步的斗敌方案。王戊申迅速拿起日军的枪支,掩护群众撤离。......
2023-08-26
钢琴协奏曲《松花江上》是著名作曲家王世光2005年创作的一部单乐章钢琴协奏曲,同年11月21日由中国交响乐团在北京音乐厅首演,这部作品曾获2006年中国交响乐创作比赛中型作品二等奖。作曲家以歌曲《松花江上》为主题谱写了较为长大的引子和结尾,协奏曲的主体部分则是按照奏鸣曲式的结构方法,由主部、副部两个主题及其展开和再现构成。钢琴协奏曲《松花江上》的创作不求外在形式上的新异,不做技巧上的堆砌。......
2023-11-03
台湾北濒东海,南临南海,东靠太平洋,西隔海峡与福建相望,离大陆最近处不过150海里,面积35760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一大岛。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者就企图占领台湾。美国自1847年至1874年,一直鼓吹“使之成为美国领土”,企图将台湾据为己有。[14]法国于1883年挑起中法战争时,便叫嚷“占据海南、台湾、舟山”。[15]在贪婪的殖民主义者眼中,我国宝岛台湾是它们疯抢的一块肥肉。......
2023-09-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