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泰山文化举要:赵构行军路线考查

泰山文化举要:赵构行军路线考查

【摘要】:赵构随即回到相州,等待朝廷消息。关于赵构一行的行军路线,据《三朝北盟会编》一书记载,康王赵构自大元帅府成立至离开相州共计13天;靖康元年十二月十四日从相州出发,十六日到大名府;二十九日离开大名府,次年一月三日到达东平;二月二十一日离东平,二十三日到济州。[3]也就是说,赵构一行是经阳谷县绕道进入东平的。

宋史·高宗一》载,宋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中,在南下金军分道渡过黄河、逼近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危急情势下,宋钦宗遣其弟康王赵构出使河北金斡离不(又名斡离雅布)军营,派刑部尚书王云担任副使同行,以割三镇、尊金主为皇叔等条件,请求金人缓师。赵构一行离京北上,“由滑(今河南滑县)、浚(今河南浚县)至磁州(今河北磁县),守臣宗泽请曰:‘肃王去不返,金兵已迫,复去何益?请留磁。’磁人以云将挟帝(赵构)入金,遂杀云。时粘罕、斡离不已率兵渡(黄)河,相继围京师。从者以磁不可留,知相州(今河南安阳)汪伯彦亦以蜡书请帝还相州。”赵构随即回到相州,等待朝廷消息。“闰月,耿南仲驰至相,见帝致辞,以面受钦宗之旨,尽起河北兵入卫,帝乃同南仲募兵勤王。初,朝廷闻金兵渡(黄)河,欲拜帝为元帅。至是,殿中侍御史胡唐老复申元帅之议,尚书右仆射何栗拟诏书以进,钦宗遣阁门祗候秦仔持蜡诏至相,拜帝为河北兵马大元帅,知中山府陈亨伯为元帅,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帅。”“十二月任戌朔,帝开大元帅府,有兵万人,分为五军,命武显大夫陈淬都统制军马。阁门祗候侯章赍腊书至自京师,诏帝发河北兵,命守臣自将。帝乃下令诸郡守与诸将,议引兵渡(黄)河。乙亥,帝率兵离相州。丙子,履冰渡(漳)河。丁丑,次大名府。”“汪伯彦等皆信和议,惟宗泽请直趋澶渊(今河南省濮阳县子岸乡故县村)为壁,次第解京城之围。伯彦、南仲请移军东平。帝遂遣泽以万人进屯澶渊,扬言帝在军中。 自是泽不复预府中谋议。帝决意趋东平。庚寅,帝发大名。”“建炎元年春正月癸巳,帝至东平。初,帝军在相州,京城围久,中外莫知帝处。及是,陈请四集,取决帅府。……金人闻帝在澶渊,遣甲士及中书舍人张澄来召。宗泽命壮士射之,澄乃遁。伯彦等请帝如济州(今山东巨野)。二月庚辰,发东平。癸未,次济州。”[1]及徽、钦二宗被掠北迁,赵构随即移师今河南商丘登基称帝,是为南宋高宗。

上述史料表明,康王赵构升帐河北兵马大元帅后,想的不是解京师之围,救父兄于水火,而是拥兵自重,排挤抗金派,心生异志、另有所图的阴谋昭然若揭。赵构之所以移军东平,是瞅准了当时今山东境内非金兵进军重点的空当,看中了作为八百里梁山水泊的天然屏障,确保隐身安全,以便坐观势变,等待时机。(www.chuimin.cn)

关于赵构一行的行军路线,据《三朝北盟会编》一书记载,康王赵构自大元帅府成立至离开相州共计13天;靖康元年(1126)十二月十四日从相州出发,十六日到大名府;二十九日离开大名府,次年一月三日到达东平;二月二十一日离东平,二十三日到济州。[2]又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赵构行进途中,曾“至是次阳谷县。”又云:“是日,兵马大元帅康王军行次阳谷县。”[3]也就是说,赵构一行是经阳谷县绕道进入东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