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化是指属于精神、思想、观念范畴的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的特点,反映其理论思想水平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心理状态、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因而,在不同的领域会形成各自人类群体认同的精神文化,体现文化的同一性和多样性。泰山文化中心精神文化的建树,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其一,图像文字的建树。文字是精神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字,精神文化无从谈起。其三,原始数学的建树。......
2023-10-23
东汉季世,诸侯纷争,殃及边地交趾。朱符死后,士燮全力治郡得以安定,献帝建安八年(203),朝廷遣张津为交趾刺史。张津与士燮共同上表奏请汉献帝封张津为交州牧,帝许之,因而此后交趾部遂称交州。此事实际上由曹操促成。其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大权在握,而津与操素善,其出任交州刺史和交州牧,他人莫敢言不。建安十二年(207),张津被部将区景所杀。张津死后,交州权力更迭之际,刘表趁势向其地扩展势力,派零陵令赖恭代之。同时因苍梧太守史璜卒,又遣吴巨接替。当时曹操势力局限于中原,久欲染指交州,但鞭长莫及,于是便笼络士燮牵制刘表,“以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阯太守如故。”(《三国志·士燮传》)建安十五年(210),中原与交州的形势均发生了变化。一直有意于交州的孙权在赤壁之战中联合刘备击败曹操,北方威胁暂时得以缓解,遂派步骘为交州刺史,率兵南进。吴巨不服,被步骘诱杀。士燮率诸弟表示臣服,孙权乃加封士燮为左将军,此后交州事吴。《三国志·步骘传》云:“士燮兄弟,相率供命, 自此始也。”记载的就是士燮附吴这件事。然则实权仍操于士燮及诸兄弟之手。士燮对孙吴谦诚恭顺,尤过于其对曹操。建安末年,遣子入吴为质,燮、壹等诸子在交州皆为中郎将。吴、蜀失和后,“燮又诱导益州豪姓雍闿等,率郡人民使遥东附,权益嘉之,迁卫将军,封龙编侯,弟壹偏将军,都乡侯。燮每遣使诣权,致杂香细葛,辄以千数,明珠、大贝、流离、翡翠、玳瑁、犀、象之诊,奇物异果,蕉、邪、龙眼之属,无岁不至。壹时贡马凡数百匹。权辄为书,厚加宠赐,以答慰之。”[2]这段史书记载,将士燮竭尽全力维护孙吴政权的事迹表现得淋漓尽致。
士燮所做的这一切,均是为了避免兵燹战乱,保持交州一带的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先决条件。《三国志·士燮传》中载:士“燮器体宽厚,谦虚下士,中国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耽玩《春秋》,为之注解。陈国袁徽与尚书令荀彧书曰:‘交趾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达于从政,处大乱之中,保全一郡,二十余年疆场无事,民不失业,羁旅之徒,皆蒙其庆……’”由于交趾社会安定,所以中原及内地人士纷纷南下,移居交趾。一时间僻远的交州人文荟萃,人口骤增,对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他还特别注重岭南的经济开发,从中原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对土著越人教其耕犁,授其农艺,促使岭南地区摈弃落后的刀耕火种,迅速向先进的农耕文明转型,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使岭南地区长期保持着稳定发展的局面。著名越史专家陈玉龙在《东方研究》论文集中对士燮评价甚高:“士燮不但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中原大乱时,他不但能安土守境,民不失业,而且能礼贤下士,开创交州学术风气,使其成为汉末中国学术史上南方的学术奇葩。”(www.chuimin.cn)
有关泰山文化举要:全2册的文章
精神文化是指属于精神、思想、观念范畴的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的特点,反映其理论思想水平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心理状态、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因而,在不同的领域会形成各自人类群体认同的精神文化,体现文化的同一性和多样性。泰山文化中心精神文化的建树,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其一,图像文字的建树。文字是精神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字,精神文化无从谈起。其三,原始数学的建树。......
2023-10-23
史前社会,泰山、曲阜同属泰山文化圈。由于泰山与曲阜地缘毗邻及其历史文化的同一性,所以孔子可称为泰山之子。孔子一生敬仰泰山,热爱祖国。由此可见孔子泰山情结的凝重。孔子以泰山自况,得到了他的弟子和后人的认可。清人汪志伊在《题孔子崖》一诗中则作了最精辟的概括:“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在今人的心目中,依然将泰山与圣人联系在一起,一样的伟大,一样的高峻,一样的不朽。......
2023-10-23
书界公认,泰山刻石肇于《秦泰山刻石》,是现存最早的泰山第一书刻,镌写着秦始皇功德铭和秦二世诏书,由此见证泰山书法艺术的开端。《秦泰山刻石》原立岱顶,几经移位后,最终置于泰安岱庙博物馆保存至今。两刻据考均为丞相李斯所书。《秦泰山刻石》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与《秦琅琊刻石》并称稀世珍宝。对于李斯小篆和《秦泰山刻石》,历代史家、书家、书法理论家评价甚高,推崇备至。......
2023-10-23
因黄巢未派兵追剿唐僖宗,亦未消灭关中唐廷禁军,致使唐僖宗得以喘息转圜,遂调兵遣将,组织反攻,同时笼络沙陀族酋长李克用出兵相援。黄巢残部退守泰山一带,同年七月败亡狼虎谷。不久,黄巢从子黄皓率余部续举义旗,号“浪荡军”,向南用兵。黄巢义军流动作战期间,曾多次用兵齐鲁,剑指泰山周边,并最终败亡于此,在泰汶地区留下许多屯兵遗址及其传说故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而引发后人无尽的遐想和多重的思考。......
2023-10-23
鲁义姑舍子救侄故事之所以长盛不衰,广为流传,并演化为各地不同版本的传说,扎根全国各地民间,其根本原因是这个生动鲜活的民间故事完美地阐释了儒家的仁义文化。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阐明了仁和义的辩证关系,并触摸到了仁义的本质,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儒家义文化。礼制即是对仁、义两种不同内容的伦理行为规范的调节和文饰。孟子的仁与义都有明确的内容。最高统治者的大力倡行,“节义”价值观成为东汉一代儒家文化的主流。......
2023-10-23
都强调了帝王受命易姓、报告成功“必于泰山”,足见泰山被认为是“万物交代之处”、主万物之生的思想根深蒂固。历代有作为帝王的封禅、祭告泰山,无不遵循这一传统观念而进行。泰山主生的观念率先引发了古代帝王的封禅活动。东方主生观念还深度影响了古时的传统礼制。总之,由古老“五行学说”形成的泰山主生观念,是导致先民朝拜泰山、帝王祭祀泰山的主要原因。......
2023-10-23
“泥马渡康王”传说故事缘于一段历史插曲:赵构在磁州时,曾由宗泽陪同拜谒了城北崔府君庙。《说岳全传》第二十回、《韩世忠全传》第十九回都曾讲述这一故事,可见其影响之久远。“崔府君显圣”、“泥马渡康王”故事在南宋广泛传布且得到官方积极肯定,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有关。靖康二年三月底四月初,徽、钦二帝被迫随金军北去。尽管如此,在建炎三年苗刘之乱突发之际,苗傅等人仍然公开反对赵构即位,曾一度迫其下野。......
2023-10-23
清代顺治年间,泰安县徐家楼人徐俊经商致富,迨至曾孙徐文诰时,拥有良田20万亩,当铺、药铺、钱庄等60余处,成为当地闻名遐迩的豪门大户。为求购两张豪华藤床,徐文诰之母张氏亲自出马,率奴仆婢女一行前往古都河南开封验货。豪门炫富,招灾惹祸。一天夜间,盗贼团伙分作两路,由王三壮率领几个贼徒翻墙入院,吸引柏永柱及护院人员的注意力;王大壮则带几个持枪的盗贼爬上门楼,暗中埋伏。......
2023-10-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