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士燮家族崛起,掌控岭南,被誉为四太守

士燮家族崛起,掌控岭南,被誉为四太守

【摘要】:等到士壹来到京都,丁宫已被罢官,黄琬代任司徒,对士壹依然厚礼相待。交州刺史朱符被强盗杀害后,州郡陷入混乱。士燮借机上表朝廷,任命士壹兼任合浦太守,二弟士贿为徐闻县令兼任九真太守,三弟士武兼任南海太守。至此,士燮家族遽然兴起,兄弟四人掌控了岭南的大半个天下,被史家誉为“一门四士”、“四太守”。其中士燮历史贡献最大,学术影响最广,故《三国志》特辟《士燮传》以记之。

据《三国志·吴书四·士燮传》记载:士燮(137 ~226),字威彦,苍梧广信(今广西梧州市所辖苍梧县)人。他的祖先系鲁国汶阳人[1]王莽篡权时,举家逃避祸乱来到交州(今两广、海南、越南北部一带),传承六代至士燮的父亲士赐。士赐在汉桓帝期间(147~167),曾任日南郡(今越南广治省广治河与甘露河合流处)太守。士燮年轻时在京都(今洛阳求学,侍奉颍川(今安徽阜阳市)太守刘子奇,研习《左氏春秋》,经考察被举荐为孝廉,补任尚书郎,因公事(父丧)被免官。他为父亲守孝期满后被举荐为茂才,升为巫县(今重庆市巫山县)令,又擢任交趾(今广州)太守。他的大“弟壹,初为郡都邮。刺史丁宫征还京都,壹侍送勤恪,宫感之,临别谓曰:‘刺史若待罪三事,当相辟也。’后宫为司徒,辟壹。比至,宫已免,黄琬代为司徒,甚礼于壹。”(《三国志·士燮传》)意思是说,士燮的大弟一开始任职郡都邮,刺史奉诏回京时,士壹一路侍奉勤谨恭敬,尽职尽责,使丁宫深受感动,临别时对士壹说:“我这个刺史如果能任职三公,一定召用你。”后来丁宫任司徒,就征调士壹。等到士壹来到京都,丁宫已被罢官,黄琬代任司徒,对士壹依然厚礼相待。董卓谋反作乱时,士壹逃回故里。

交州刺史朱符被强盗杀害后,州郡陷入混乱。士燮借机上表朝廷,任命士壹兼任合浦(今广东合浦)太守,二弟士贿为徐闻县令兼任九真(今越南清化、河静一带)太守,三弟士武兼任南海(今广东滃江、大罗山以南一带)太守。至此,士燮家族遽然兴起,兄弟四人掌控了岭南的大半个天下,被史家誉为“一门四士”、“四太守”。其中士燮历史贡献最大,学术影响最广,故《三国志》特辟《士燮传》以记之。(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