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重要发现:白狄播迁踪迹揭秘,肥族源流史解析!

重要发现:白狄播迁踪迹揭秘,肥族源流史解析!

【摘要】:肥族系白狄的一支,因“周封肥子国”而留史。要想知道肥族的来龙去脉,须先厘清白狄的源流史,考查其播迁踪迹。[1]据此可知,赤狄、白狄由北狄分流而出。《春秋》有“晋师、白狄伐秦”的记载。大卤和大原应为一地,杜注解释为狄和中原各国对一地的不同称呼。白狄的分布在黄河以西的陕西省渭河以北当是无疑。鲜虞既然是白狄的一支,那么居住在晋国西边的白狄什么时候迁至晋国的东边?

肥族系白狄的一支,因“周封肥子国”而留史。要想知道肥族的来龙去脉,须先厘清白狄的源流史,考查其播迁踪迹。

清人顾栋高《春秋大事表》载:“然狄之强,莫炽于闵、僖之世,残灭邢、卫,侵犯齐、鲁,其时只称狄,未冠以赤、白之号。其后乃稍稍见于经传,意其种豪, 自相携贰,更立名目。”[1]据此可知,赤狄、白狄由北狄分流而出。白狄最早见于经传,始于春秋时期鲁太史左丘明所著《国语·齐语》,其中载齐桓公“西攘白狄之地,至于西河”。东汉王符校正《潜夫论·志氏姓》云:“姮姓,白狄”。姮氏乃商代亘方,即亘方之后,融入白狄,但白狄多为姬姓,与周同姓。晋献公娶白狄女,生重耳(晋文公)与夷吾(晋惠公)。司马迁史记·晋世家》云:“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前627)载:“狄伐晋,及箕(今山西蒲县东北)。八月戊子(二十二日),晋侯败狄于箕,郤缺获白狄子。”

晋在败狄于箕之后,主要力量用于对付其东边的赤狄,所以对白狄采取了联合的政策。鲁宣公八年(前601),晋联合白狄共同伐秦。《春秋》有“晋师、白狄伐秦”的记载。《左传》释经较详:“八年春,白狄及晋平。夏,会晋伐秦。晋人获秦谍,杀诸绛市,六日而苏。”鲁宣公十一年(前598),晋又利用赤狄与众狄的矛盾,联合众狄,孤立和进攻赤狄,众狄中可能包括白狄。《春秋》有“晋侯会狄于攒函(狄地名,不详何处)”的记载,《左传》中记载更为逼真:“晋郤成子求成于众狄。众狄疾赤狄之役,遂服于晋。秋,会于攒函。众狄服也。是行也。诸大夫欲召狄。郤成子曰:‘吾闻之,非德,莫如勤,非勤,何以求人?能勤有继,其从之也。’”

当鲁成公三年(前588)晋灭了赤狄残余之后,晋对白狄的联合政策也发生了改变。鲁成公十二年(前579)晋败狄于交刚,均载于《春秋》和《左传》。这时赤狄已灭,所以这支狄人很可能就是白狄,而且从作战地点看,交刚即现在的隰县[2],也与晋人与白狄作战的“箕”接近。这大概是晋与白狄战争的开始。从《左传》成公十三年(前578)四月五日“晋侯使吕相绝秦”的一段话中,不仅可以了解到晋秦关系变化的历史,也可以看出白狄在晋秦矛盾中的情景:“白狄及君同州(雍州),君之仇雠,而我之昏(婚)姻也。君来赐命曰:‘吾与女(汝)伐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吏。君有二心于狄,曰:‘晋将伐女。’狄应且憎,是用告我。”这说明晋与白狄有联姻,秦国经常从中挑拨,所以白狄常处于晋、秦矛盾之中,有时倒向晋,有时倒向秦。鲁襄公四年(前569) 《左传》记载晋悼公使魏绛和戎,显示当时晋国有很强的实力,所以鲁襄公二十八年(前545)时白狄也来朝晋(《左传·昭公元年》追述“服齐狄”,杜预注为“齐侯、白狄朝晋”)。鲁昭公元年(前541),晋与狄发生一场大战,《春秋》记为“败狄于大卤”。《公羊传》和《谷梁传》均记为大原。《左传》为“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群狄很可能包括白狄。大卤和大原应为一地,杜注解释为狄和中原各国对一地的不同称呼。今人杨伯峻认为今太原市西南约二十五里。杨氏治学严谨,当为可信。

从晋与白狄的战争和赤狄的战争比较看,晋对白狄采取的是又拉又打的方针,对赤狄则是彻底歼灭之。这可能是由于晋与白狄保持着联姻的关系,以便控制白狄,使其作为自己的后方。白狄的分布在黄河以西的陕西省渭河以北当是无疑。杨伯峻认为在延安、安塞、延川、延长、宜川、黄龙和清涧地区。晋说白狄与君同州,所以白狄与秦都应在雍州。《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记载,晋文公“从狄君以田渭滨”。从晋与白狄作战的地点看,有“箕”、“交刚”和“大原”,均在山西西部,距黄河不远,因此白狄应在晋国的西边。(www.chuimin.cn)

从鲁昭公十二年(前530)起,《春秋》和《左传》中出现了鲜虞的名字。据《国语·郑语》载,鲜虞的名字最早见于周幽王。太史伯论当时形势说“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 吕、应、邓、陈、蔡、随、唐;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由此可以看出,《春秋》和《左传》中没有出现各种狄的名字并不说明狄还没有这些分支,而是他们还没有强大到引起中原各国的注意、并与之作战的程度。从《春秋》《左传》出现鲜虞名字开始,证明晋国就把主要力量都用在征伐这个方国上。《春秋》昭公十二年(前530) “晋伐鲜虞”,《左传》为“晋荀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秋,八月壬午(十日),灭肥,以肥子绵皋归”。《左传》昭公十三年载:“陷虞人闻晋师之悉起也,而不警边,且不修备,晋荀吴自著雍以上军侵鲜虞,及中人,驱冲竞,大获而归。”《春秋》昭公十五年记“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左传》释为“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围鼓。……克鼓而反,不戮一人,以鼓子鸢鞮归。”以上文献反映了晋灭肥和克鼓的经过。“鲜虞”、“肥”和“鼓”这三个名称,《春秋》中只使用“鲜虞”,《左传》则三者都用,而且还有时用“狄”来代替“鲜虞”(定公十四年“小王桃甲帅狄师以袭晋”)。《春秋》中使用“鲜虞”后,就不再用“狄”这个名字。《国语》中在同一事件的记载中多使用“狄”,如“伐狄,围鼓”和“新穆子伐狄,胜左人、中人”。上文提到的《国语·郑语》中史伯讲到其北邻时,把晋、鲜虞和潞三者并列,说明这些人群是有差别的。

从以上索据的史料可以看出,鲜虞是狄族的一支,而肥和鼓又是鲜虞的一部分,或它的属国。它们之间即有联系又并非完全相等。晋人杜预注疏《左传·昭公十二年》“鲜虞为白狄别种”。同年的《谷梁传》范注为“鲜虞,姬姓白狄也”,并说明从《世本》中得知。而《世本》为左丘明编撰,史料应当可信。从晋征伐鲜虞的地理位置看,均在晋国的东南,与河西的白狄相距甚远。中人在望都一带(杜注:中山望都县西北有中人城),或在河北省唐县西北(《地名大辞典》)。昔阳这一地名,在《左传》昭公十二年晋师灭肥和昭公二十二年最终灭鼓时都提到它,应为一地。孔疏引刘炫说,认为昔阳是鼓国之都。杨伯峻认为在今河北省晋县。所以昔阳也应在晋县,而且肥也应距此不远。鲜虞分布地区当在河北省石家庄地区至保定地区之间,即今藁城市境内。

鲜虞既然是白狄的一支,那么居住在晋国西边的白狄什么时候迁至晋国的东边?这一点史料没有记载。上文已说到西周末年就有鲜虞的记述,所以白狄东迁可能在赤狄被灭、晋国对白狄的政策发生变化之后。鲜虞是在赤狄被灭的鲁成公三年(前588)以后才出现于《春秋》和《左传》的,说明这时他们已经强大得使晋不能再等闲视之。值得注意的是,鲁襄公十八年(前555) 《春秋》和《左传》分别记载了白狄朝鲁的事件:“白狄来”和“白狄始来”,这应当是鲜虞强大的证据。[3]

在鲁昭公十二年(前530)晋灭肥和昭公二十二年(前520)晋最终灭鼓后,晋国一直与鲜虞打仗,直至鲁哀公六年(前490)。在这段时间内,晋与鲜虞的战争主要是鲁定公元年(前509)至五年的观虎之役和鲁定公十四年(前496)以后的范氏之乱。这两件事在《春秋》和《左传》中均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