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社会,泰山、曲阜同属泰山文化圈。由于泰山与曲阜地缘毗邻及其历史文化的同一性,所以孔子可称为泰山之子。孔子一生敬仰泰山,热爱祖国。由此可见孔子泰山情结的凝重。孔子以泰山自况,得到了他的弟子和后人的认可。清人汪志伊在《题孔子崖》一诗中则作了最精辟的概括:“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在今人的心目中,依然将泰山与圣人联系在一起,一样的伟大,一样的高峻,一样的不朽。......
2023-10-23
孔子思想扎根泰汶地区,还得力于分布泰山周边弟子们以儒家道德为标准的立身行事。其中的曾参、有若、冉耕、林放、子路等人,均以老师的道德品行为榜样,积极践行儒家精神,从而使泰汶地区的儒学文化色彩更加浓厚。
曾参,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是孔门弟子中研究忠、孝最有成效者,“孔子以为能通孝道”(《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著有《孝经》《大学》等,被后世奉为“宗圣”。曾子又是早期泰山民歌的作者,据蔡邕的《琴操》载,曾子微时“耕泰山之下,天雨雪冻,旬日不得归,思其父母,作《梁父吟》”。曲调沉郁苍凉,富于哀婉之情,流传甚广。诸葛亮、李白等均善于吟唱此曲。这是曾子对泰山文化的一大贡献。
有若,字子若,少孔子四十三岁,孔门十二哲之一。在《论语》中,孔门弟子只对曾参、有若称“子”,足以说明他在当时的地位。他曾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信近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若提出的“礼之用,和为贵”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影响广泛而深远。有子故里在泰山西麓肥城有家庄(新中国成立后划归平阴县),有若后裔迁居肥城(今老城),今有传人。有子墓在有家庄附近,清乾隆五十年(1711)曾出土宋代碑碣,证明其为有子墓地无疑。
冉耕,字伯牛,孔门十二哲之一,以德行与颜回(字子渊)、闵损(字子骞)、冉雍(字仲弓)并称。冉耕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服众,享有很高的声望。孔子任鲁国司寇时,冉耕全力协助老师秉公执法,平靖洗冤。孔子在总结弟子们的特长时,把冉耕列为德行优秀者之列。《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从其说:“孔子以为有德。”孟子在评论孔门弟子时,则把冉耕列为德行的首位。可见其在仁德修养方面出类拔群,不同凡响。后来冉耕得了重病,孔子去看他,伤心地叹道:“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命也夫!”(《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冉耕墓地在今肥城市石横镇隆庄村(原名阳野村),其长子后裔先居今肥城市王庄镇演马庄,后迁今王瓜店街道冉家庄,村内有冉子祠,系族人奉祀祖先冉子之处。清雍正十三年(1735)专为冉氏族人设世袭五经博士一员,奉祀生十二员,以示对这位贤哲的优抚。
林放,字子丘,孔门弟子中一位学识渊博、精通礼仪的学者。《论语·八佾》载:“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当季氏要祭泰山时,孔子气愤地说:“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乎?”林放故里在今新泰市放城镇,地望即以林放得名。清乾隆六十年(1795)当地出土一块残碑,证明其为林放故里。当地人称为“泰山林放”,作为泰山人“知礼”的杰出代表,并专门在其故里建起一座先贤林放祠,供人们祭祀瞻仰。
仲由,字子路,少孔子九岁。他虽系孔子的门生,但属于学子们中间的长者,是惟一有资格能和孔子建立亦师亦友关系的人。《论语》中关于子路言行的记载多达20余处,其音容笑貌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孔子称他:“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仲由故里在今东平县斑鸠店镇子路村,今子路学校院内依然保存着仲由祠,由此可见先哲在当地的深远影响。
孔门弟子践行儒学于泰汶地区,是孔子行走泰汶的继续和延伸。泰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形成,固然与后世统治者推行的“独尊儒术”文化政策有关,但也与孔门高徒的身体力行儒家精神密切相联。
总之,孔子行走泰汶及其弟子世居该地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奠定了泰山文化的基调,使泰山文化走在了华夏神州的前列。泰山之所以能于20世纪80年代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名录,原因之一就是文化底蕴的丰厚多彩。而这一文化底蕴的核心部分——儒家风韵,正是孔子及其弟子们实践活动的结晶。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泰汶地区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也使这一方山水的人们思想长期处于守成状态,曾一度阻碍了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得不在20世纪90年代连年开展全民性的“思想解放大讨论”,铲除守旧意识和僵化观念,为开拓进取、跨越发展扫清障碍。
主要参考文献:
唐家品、高儒林主编,汤贵仁学术主编:《泰安区域文化通览》,泰山出版社2012年版。
【注释】
[1]逯钦立编:《先秦汉魏南北朝诗》, 中华书局1983年版。(www.chuimin.cn)
[2]原联文革期间被凿毁, 已不能辨读,此联系根据史籍补录。
[3]周郢:《岱宗史迹初探赜》,载《泰山研究论丛》第三集,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3页。
[4]宁阳县东部历史上叫作成,又作“郕”,故城位于今华丰镇北故城、西故城和东庄镇南故城三村之间,西临故城河(古称淄水),距今县城约45公里,遗址犹存。城址东西约630米,南北约850米。
[5]袁爱国:《泰山名人文化》, 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6][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王制》, 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64页。
[7][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礼论》, 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58页。
[8]1960年发现于南京西善桥的南朝大墓中,是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模印砖画。
[9]关于夹谷,学界有四种说法,即莱芜夹谷峪、淄川夹谷台、新泰谷里和江苏赣榆夹谷山。根据历史地理考量,最有可能在莱芜夹谷峪, 当代著名学者杨伯峻等持此说。 由于文献阙如,“夹谷会盟”遗址有待进一步考证。
[10]鲁桓公三个儿子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长期把持朝政,尤以季孙为甚,史称“三桓”。
[11]转引自袁爱国著:《泰山名人文化》, 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12]详见赵兴彬撰:《“乡饮酒礼”遗风与宁阳“四八宴席”》,《泰山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有关泰山文化举要:全2册的文章
史前社会,泰山、曲阜同属泰山文化圈。由于泰山与曲阜地缘毗邻及其历史文化的同一性,所以孔子可称为泰山之子。孔子一生敬仰泰山,热爱祖国。由此可见孔子泰山情结的凝重。孔子以泰山自况,得到了他的弟子和后人的认可。清人汪志伊在《题孔子崖》一诗中则作了最精辟的概括:“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在今人的心目中,依然将泰山与圣人联系在一起,一样的伟大,一样的高峻,一样的不朽。......
2023-10-23
因黄巢未派兵追剿唐僖宗,亦未消灭关中唐廷禁军,致使唐僖宗得以喘息转圜,遂调兵遣将,组织反攻,同时笼络沙陀族酋长李克用出兵相援。黄巢残部退守泰山一带,同年七月败亡狼虎谷。不久,黄巢从子黄皓率余部续举义旗,号“浪荡军”,向南用兵。黄巢义军流动作战期间,曾多次用兵齐鲁,剑指泰山周边,并最终败亡于此,在泰汶地区留下许多屯兵遗址及其传说故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而引发后人无尽的遐想和多重的思考。......
2023-10-23
从夏代晚期至清代末年,见诸史册的泰山地震共有28次。泰山地震并非每次都有典史记载的重大政治影响,或者产生重大影响而被统治者刻意隐瞒了,但有史可查的仍不乏成例。泰山地震影响政治兴亡的例子,莫过于西汉晚期的废除东平国。泰山地震影响政治最极端的例子,莫过于南燕皇帝慕容德被泰山周边一次地震吓死。......
2023-10-23
书界公认,泰山刻石肇于《秦泰山刻石》,是现存最早的泰山第一书刻,镌写着秦始皇功德铭和秦二世诏书,由此见证泰山书法艺术的开端。《秦泰山刻石》原立岱顶,几经移位后,最终置于泰安岱庙博物馆保存至今。两刻据考均为丞相李斯所书。《秦泰山刻石》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与《秦琅琊刻石》并称稀世珍宝。对于李斯小篆和《秦泰山刻石》,历代史家、书家、书法理论家评价甚高,推崇备至。......
2023-10-23
都强调了帝王受命易姓、报告成功“必于泰山”,足见泰山被认为是“万物交代之处”、主万物之生的思想根深蒂固。历代有作为帝王的封禅、祭告泰山,无不遵循这一传统观念而进行。泰山主生的观念率先引发了古代帝王的封禅活动。东方主生观念还深度影响了古时的传统礼制。总之,由古老“五行学说”形成的泰山主生观念,是导致先民朝拜泰山、帝王祭祀泰山的主要原因。......
2023-10-23
黄巢虽然被历代官方史家贬谪,但在泰山地区却受到民间的格外推崇,其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黄巢诗在泰山地区人民群众之间传诵不衰。在黄巢诗作的流传过程中,尤以泰安人民最为熟知,有文化的男女老少基本上都能脱口而出,朗朗背诵。菊花,历来被视为华夏的国花,咏菊而不言及国魂者,皆为下品。其二,黄巢义军的散闻轶事,增添了民间风俗的新内容。民间正月十五挂红灯的风俗增添了纪念黄巢的内容。......
2023-10-23
碧霞元君信仰地位的确立,是由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基础决定的。由此可见,元君信仰的民间性,是其影响深入广泛的坚实基础。由于碧霞元君更有资格行使主生职司,从而使青帝神的影响逐步衰微,导致泰山地区青帝信仰渐行淡漠,道观相继倾圮,最终退出了泰山神位。......
2023-10-23
精神文化是指属于精神、思想、观念范畴的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的特点,反映其理论思想水平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心理状态、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因而,在不同的领域会形成各自人类群体认同的精神文化,体现文化的同一性和多样性。泰山文化中心精神文化的建树,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其一,图像文字的建树。文字是精神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字,精神文化无从谈起。其三,原始数学的建树。......
2023-10-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