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界公认,泰山刻石肇于《秦泰山刻石》,是现存最早的泰山第一书刻,镌写着秦始皇功德铭和秦二世诏书,由此见证泰山书法艺术的开端。《秦泰山刻石》原立岱顶,几经移位后,最终置于泰安岱庙博物馆保存至今。两刻据考均为丞相李斯所书。《秦泰山刻石》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与《秦琅琊刻石》并称稀世珍宝。对于李斯小篆和《秦泰山刻石》,历代史家、书家、书法理论家评价甚高,推崇备至。......
2023-10-23
在炎黄子孙的心目中,泰山是中华大地的圣山,孔子是中华民族的圣人。“两圣”亘古以来关系密切,相得益彰。在山岳文化中,泰山以其“雄峙天东”的地位独领风骚;而在国学主流中,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犹如巍峨泰山,顶天立地。泰山与名人结缘,肇始于孔子。明代汪子卿编撰《泰山志》云:“泰山胜迹,孔子称首。”孔子登临泰山,抒怀畅志,开阔胸襟,考察封禅,学习礼仪;涉足岱下,了解民情,观知时政,风云外交,咏叹哲言,行迹遗址众多,内容十分丰富。孔子行走泰汶的影响,不仅拓展了泰山文化的内涵,也使儒家思想文化借泰山之力发扬光大。
孔子之所以钟情于登临泰山,热衷于行走泰汶,是与其身为泰山人的定位密不可分的。泰山距鲁国故都曲阜百余里。在历史地理上,泰山、曲阜同属一个区域。岱庙今存一通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刻勒的《大定重修宣圣庙记碑》,碑文中说:“泰安之为州也,有岳祠以壮观其中,有岱宗、徂徕、泮、汶、漕、济以环抱其外,实为周公之封疆,孔子之乡国,帝王封禅之所也。”史前社会,泰山、曲阜同属泰山文化圈。距今6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汶水两岸活动,创造了灿烂的大汶口文化;之后,少昊部落游牧泰山周际,定都于今曲阜,留存国内唯一的金字塔——少昊陵。有夏一代,泰山曲阜、划定在古兖州之内,先民们开辟了中华文化的源流之一——东夷文化。商王朝立国前后曾分别迁都今岱岳区满庄镇境内和今曲阜市。十九代商王盘庚由奄(今曲阜)迁殷(今河南安阳)后,泰山之阳的汶泗流域长期隶属奄国。周武分封,泰山、曲阜均在周公姬旦封境之内,而孔子又生于鲁国,故有“周公之封疆,孔子乡国”之说。由于泰山与曲阜地缘毗邻及其历史文化的同一性,所以孔子可称为泰山之子。
事实也是这样。孔子一生敬仰泰山,热爱祖国。在孔子的心目中,泰山既是他高尚人格的具象,也是他理想抱负的化身。泰山拔地通天、薄云捧日的恢宏气势,很符合孔子的精神追求和高远志向,在其所选编的《诗经·閟宫》中,就有“泰山岩岩,鲁邦所瞻”的诗句,将雄伟泰山视为鲁国的固邦靠山和精神依托,并为此感到荣幸和自豪。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孔门高徒冉求以赫赫战绩说服掌控朝政的季氏,以鲁哀公的名义遣使,重金迎请孔子自卫返鲁。68岁高龄的孔子此时已在他国异乡飘泊14年之久,老年归故,心情十分复杂,路经泰山脚下时,不由感慨万端,写下了著名的《丘陵歌》:
登彼丘陵, 峛崺其阪。
仁道在迩,求之若远。
遂迷不复, 自婴屯蹇。
喟然回顾,题彼泰山。(www.chuimin.cn)
郁确其高,梁甫回连。
积棘充路,陟之无缘。
将伐无柯,患滋蔓延。
惟以永叹,涕霣潺湲。[1]
诗中以“郁确其高”的泰山,比照自己周游列国四处碰壁的失落,慨叹“枳棘充路,陟之无缘”,表达了其政治主张难以实现的痛楚心情。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四月,“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史记·孔子世家》以泰山和梁木喻己,发出了无力扭转“礼崩乐坏”大势的悲鸣。由此可见孔子泰山情结的凝重。
孔子以泰山自况,得到了他的弟子和后人的认可。子贡曾讲“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礼记·檀弓上》)隋人刘斌在《和谒孔子庙》中有“何言泰山毁,空惊逝水流”的诗句。清人汪志伊在《题孔子崖》一诗中则作了最精辟的概括:“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清乾隆皇帝在《谒孔林酹酒》诗中,以“教泽垂千古,泰山终未颓”之句,赞扬孔子像巍峨泰山一样,千古所宗,永远不倒。在今人的心目中,依然将泰山与圣人联系在一起,一样的伟大,一样的高峻,一样的不朽。
有关泰山文化举要:全2册的文章
书界公认,泰山刻石肇于《秦泰山刻石》,是现存最早的泰山第一书刻,镌写着秦始皇功德铭和秦二世诏书,由此见证泰山书法艺术的开端。《秦泰山刻石》原立岱顶,几经移位后,最终置于泰安岱庙博物馆保存至今。两刻据考均为丞相李斯所书。《秦泰山刻石》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与《秦琅琊刻石》并称稀世珍宝。对于李斯小篆和《秦泰山刻石》,历代史家、书家、书法理论家评价甚高,推崇备至。......
2023-10-23
因黄巢未派兵追剿唐僖宗,亦未消灭关中唐廷禁军,致使唐僖宗得以喘息转圜,遂调兵遣将,组织反攻,同时笼络沙陀族酋长李克用出兵相援。黄巢残部退守泰山一带,同年七月败亡狼虎谷。不久,黄巢从子黄皓率余部续举义旗,号“浪荡军”,向南用兵。黄巢义军流动作战期间,曾多次用兵齐鲁,剑指泰山周边,并最终败亡于此,在泰汶地区留下许多屯兵遗址及其传说故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而引发后人无尽的遐想和多重的思考。......
2023-10-23
都强调了帝王受命易姓、报告成功“必于泰山”,足见泰山被认为是“万物交代之处”、主万物之生的思想根深蒂固。历代有作为帝王的封禅、祭告泰山,无不遵循这一传统观念而进行。泰山主生的观念率先引发了古代帝王的封禅活动。东方主生观念还深度影响了古时的传统礼制。总之,由古老“五行学说”形成的泰山主生观念,是导致先民朝拜泰山、帝王祭祀泰山的主要原因。......
2023-10-23
精神文化是指属于精神、思想、观念范畴的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的特点,反映其理论思想水平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心理状态、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因而,在不同的领域会形成各自人类群体认同的精神文化,体现文化的同一性和多样性。泰山文化中心精神文化的建树,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其一,图像文字的建树。文字是精神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字,精神文化无从谈起。其三,原始数学的建树。......
2023-10-23
清代顺治年间,泰安县徐家楼人徐俊经商致富,迨至曾孙徐文诰时,拥有良田20万亩,当铺、药铺、钱庄等60余处,成为当地闻名遐迩的豪门大户。为求购两张豪华藤床,徐文诰之母张氏亲自出马,率奴仆婢女一行前往古都河南开封验货。豪门炫富,招灾惹祸。一天夜间,盗贼团伙分作两路,由王三壮率领几个贼徒翻墙入院,吸引柏永柱及护院人员的注意力;王大壮则带几个持枪的盗贼爬上门楼,暗中埋伏。......
2023-10-23
登泰山的自豪感必然触发民族自爱感,热爱自己的民族已成为中华儿女的光荣传统。易君左等之所以提议定泰山为国山,是因为他们将刚健泰山与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联系在了一起。二是泰山石象征着中华民族意志的优良品质。泰山松的这种优秀品质,正是中华民族坚定意志的化身,所以有中华儿女愿做“泰山顶上一棵松”之说。四是泰山的攀登过程磨练着中华民族的意志。......
2023-10-23
就是说,泰山是上古以降君王祭天封禅、与上天之神交汇的地方,从而具有非同寻常的圣山之意义。唐玄宗这种对泰山文化地位的认定,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借以说明李隆基东封泰山是遵循古制、名正言顺的。纪文接着转入了政治天命观下封禅意义的表达。这个改变被认为是李姓受政治天命而为的事情,因而是合法的。他认为一个政权更迭,就重新启动了一个天地之间的运转秩序,然后献告成功,按照图录的顺序,记下姓氏名号。......
2023-10-23
鲁义姑舍子救侄故事之所以长盛不衰,广为流传,并演化为各地不同版本的传说,扎根全国各地民间,其根本原因是这个生动鲜活的民间故事完美地阐释了儒家的仁义文化。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阐明了仁和义的辩证关系,并触摸到了仁义的本质,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儒家义文化。礼制即是对仁、义两种不同内容的伦理行为规范的调节和文饰。孟子的仁与义都有明确的内容。最高统治者的大力倡行,“节义”价值观成为东汉一代儒家文化的主流。......
2023-10-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