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掌握教师口才必备!语言逻辑规范,推理能力提升!

掌握教师口才必备!语言逻辑规范,推理能力提升!

【摘要】:语音的规范,是为了让人能够把话听懂。语言的逻辑规范,是为了准确地、有条理地表达思想,增强语言的逻辑力量,使语言更有说服力,这是比语音、语法规范层次更高的语言规范要求。再就是要学会推理,学会运用推理的逻辑规律。即同一律、充足理由律、不矛盾律和排中律,使推理符合逻辑规律。推论在形式逻辑中占重要地位,而墨子在论辩中有意识地运用了推理的方法,他提出“类”、“故”、“悖”等逻辑范畴。

语音的规范,是为了让人能够把话听懂。语法的规范,是为了让人能够把意思听明白。语言的逻辑规范,是为了准确地、有条理地表达思想,增强语言的逻辑力量,使语言更有说服力,这是比语音、语法规范层次更高的语言规范要求。

什么是逻辑呢?逻辑这一概念是外来语,来自英语Logic,古希腊称为Logos(逻各斯),原意是指思维、理性、规律等等。这里说的逻辑,是指形式逻辑,它是一门研究思维的科学。所谓思维,是指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过程,是人们思考问题的活动。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

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思维是建立在概念基础之上的,思维过程就是人们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

首先,要了解概念的含义,学会运用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所谓本质属性,就是决定该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区别于它事物的属性。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那么,“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就是商品的概念。凡是符合这一本质属性的就是商品,否则就不是商品。要准确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就一定要搞清所用概念,既要明确概念的基本含义,即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又要明确它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其次,要学会判断。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否定的一种思维形式,是通过语句表达出来的,它本身又是语句的思想内容。判定一个事物的属性,要遵循判断的形式规则,注意判断的必要条件,周密分析,准确判断。如果一个句子中不能准确使用主项、谓项、全称或特量项、肯定或否定联项及其它判断条件就会造成病句和判断错误。

这个判断显然是错误的。它错就错在全称量项用得不当,主项的外延过宽,不切合实际,改成“有的病从口入”就是正确的判断。

再就是要学会推理,学会运用推理的逻辑规律。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得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过程。

这个思维过程,要遵循逻辑规律。即同一律、充足理由律、不矛盾律和排中律,使推理符合逻辑规律。

我国自古就注重思维逻辑的研究。墨子在思维逻辑的研究中就有过突出贡献。他提出的“名”、“辞”、“说”,相当于概念、判断、推理。

墨子提出“名:达、类、私。”即:名(概念)分为达名、类名、私名三种。

《墨子·小取》中说“以辞抒意”。“辞”的本义为判决,“意”指思想,引申为对事物的判断。(www.chuimin.cn)

墨经篇》73条中写道:“说,所以明也。”即推论是揭示一个结论所以成立的理由。

推论在形式逻辑中占重要地位,而墨子在论辩中有意识地运用了推理的方法,他提出“类”、“故”、“悖”等逻辑范畴。“类”指事物的种类,“故”即理由,“悖”指自相矛盾。他还提出了“辟”(譬喻)、“侔”(比较)、“推”(归纳)等推理方法。

“辟”的运用,如《墨子·所染》说:“子墨子曰: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由伯阳,禹染于高 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此四王者,所染当。’”这里,由“染于苍则苍,……”的启示,进而作出“国亦有染”的类比,从而使人极易地知晓舜、禹、汤、武王治国有道的原由。

“侔”的运用。如《墨子·小取》中:“白马,驰;乘白马,乘驰。”其含有三段论是:白马是马;(他)乘的是白马;所以(他)乘的是马。(朱志凯《墨经中的逻辑学说》)

“推”的运用。如《墨子·公孟》中有公孟子曰:“贪富寿夭,然在天,不可损益。”又曰:“君子必学。”子墨子曰:“教人学而执有命,是犹命人葆而去其冠也。”意即教导他人去学习,而又坚持“天命”之说,这好像让人包裹着头发去戴帽子,而又让人掀起帽子那样自相矛盾。可见,“推”是归谬式假言推论。

墨子尤其擅长运用类同律即同一律。

如《墨经篇》107条写道:“异类不比,说在量。异:木与夜孰长?智与粟孰多?……”即事物不同类不能相比,因为衡量标准不同,木头和夜晚能说谁长吗?智慧和粟米能说谁多吗?

在一般情况下,语法规律是受到逻辑的制约和影响的,但有的语言使用习惯也有不符合逻辑规律的现象,如“打扫卫生”、“救火”、“晒太阳”、“恢复疲劳”等等。单从字面解释,这些似乎是不符合逻辑的,动宾搭配,逻辑上说不通,但这些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习惯用语,不属于违反逻辑规律的错误。

【例如】斯大林曾对列宁的演讲作过这样的评论:“使我佩服的是列宁演讲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虽然有些枯燥,但是紧紧地抓住听众,一步进一步地感动听众,然后就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我记得当时有很多代表说:‘列宁演讲的逻辑好像万能的触手,从各方面把你钳住,使你无法脱身,你不是投降,就是完全失败。’”

这说明,逻辑力量是大有作用的,讲话的逻辑性强,就会极大地增强讲话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