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师口才必备:享受语言艺术的指导

教师口才必备:享受语言艺术的指导

【摘要】:所以,换言之,语言艺术,也就是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完美的语言方式。所谓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是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运用语言的艺术。其中,包括具有教育工作行业特点的语言艺术,也包括教师和其他人通用的语言艺术。

要说明教师语言艺术的含义,首先需要说明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语言艺术。

语言,是人类用自身发出的不同声音表达不同意思的符号系统,它由语音和语义构成,是人类用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传授知识的工具,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这个含义是从狭义上讲的,人们通常说的语言,就是指这种有声语言。从广义上讲,语言包括声音语、书面语、体态语。声音语,就是上述有声语言。书面语,也称文字语,是指用书面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体态语,也称态势语,是指用体态、动作、手势、表情之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如点头、摇头、招手、摆手等,它是伴随口语而出现的一种补充形式的语言。

自古以来,人们对语言充满了许多幻想,给了它许多美好的神话和传说。其实,人类的语言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人类进行社会生产劳动的必然产物。

大约在几十万年前的太古时代,那时原始人类还只是类人猿。为了生存的需要,这些成群在树上居住的、没有语言的、只会发出一些简单叫喊声的类人猿,逐渐移到地面。为了生存,类人猿不得不进行最原始的劳动。劳动使类人猿学会直立行走,学会采摘树上的果子,学会制造一些最粗笨的劳动工具。劳动使类人猿手和脚得到了分工,劳动也改造了类人猿的器官。类人猿之所以只会发出简单的声音,就在于爬行的时候,其肺部受到脊椎的压迫,发音器官得不到发展。类人猿在劳动中直立行走,使肺部和声音的压力减少,发音器官可自由加以调节,且其头颅垂直减轻了对鼻腔的压力,使之发展为理想的发音共鸣器,使发音成为可能,因而在类人猿向原始人进化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学会了发出一个个清晰的声音。当时,环境相当险恶,为了防御猛兽的袭击,猎取野兽,原始人不得不成群结伙地居住在一起,这种原始群也就是最早的社会组织。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劳动中,需要一致的动作,需要相互协作,需要交流,正如恩格斯所说:“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鲁迅先生进一步说:“我们的祖先是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动,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因此,在由猿到人的极其漫长的转变过程中逐渐产生了语言。(www.chuimin.cn)

语言艺术,或者叫做语言的艺术性,是指运用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表现思想达到准确、鲜明、生动、完美的程度,即具有艺术性的程度。这里说的“艺术”,是指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所以,换言之,语言艺术,也就是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完美的语言方式。

所谓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是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运用语言的艺术。其中,包括具有教育工作行业特点的语言艺术,也包括教师和其他人通用的语言艺术。

由于语言有声音语、书面语、体态语三种,声音语、书面语、体态语又各以不同的形式表情达意,各有不同的艺术方式和艺术要求,因此,教师语言艺术也就随之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声音语的艺术,这是最基本的一种语言艺术;二是书面语的艺术;三是体态语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