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动商与足球:中国足球行业体制挑战

动商与足球:中国足球行业体制挑战

【摘要】:中国足球水平不咋地,可是俱乐部“淘汰”的是世界上最勤的,更荒唐的是,堂堂一个中超俱乐部可以不用“降级”,一步到位彻底“解散”。当然,中国足协现在也在提高俱乐部参加联赛的门槛,不管合不合理,已经让很多俱乐部受不了了,但是门槛若再高,那足球可能就没人愿意参与了。

欧洲足球对球员没什么准入要求,却对足协独立性、联赛运营要求特别高,对俱乐部的资格准入、财务约束、场馆设施、梯队建设都有很严格的标准,更不要说对违规、犯法的处罚力度,其根本目的是搭起稳定、公平、系统的足球比赛平台,让比赛成为球员的试金石和锻造炉。

意大利“电话门事件”臭名远扬,就是几家俱乐部打电话给指定裁判员的事情,导致包括尤文图斯等俱乐部直接降级,足协主席等集体辞职,法院、检察院介入等等后果,但是此事至今都未发现2004—2006年期间有任何“假球”的情况,从始至终尤文图斯的罪名都是“违反公平竞争”条例。而中国职业俱乐部不少国企或总局系统队伍,天然就让人感觉“不太放心”。中国足球水平不咋地,可是俱乐部“淘汰”的是世界上最勤的,更荒唐的是,堂堂一个中超俱乐部可以不用“降级”,一步到位彻底“解散”。当然,中国足协现在也在提高俱乐部参加联赛的门槛,不管合不合理,已经让很多俱乐部受不了了,但是门槛若再高,那足球可能就没人愿意参与了。就这么二三十年时间,曾经在中国足坛留下印迹的四川全兴、云南红塔、大连实德、陕西国力、武汉光谷、吉林敖东、广东宏远、上海申鑫、前卫寰岛、厦门蓝狮、成都谢菲联、延边富德等等俱乐部解散的解散,转让的转让,取消的取消,这都侧面反映职业联赛运行水平太低、俱乐部的准入门槛很有问题,想来就来,说走就走,“赶集”似的。这其实也跟有些社会认知有关,把足球看成消遣、娱乐的对象,而没被看成“正经事”,有些俱乐部基本上都是把足球当副业而已,有点儿风吹草动,就走为上策。欧洲那些百年足球俱乐部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数次经济危机能够生存下来,顽强得就像一个百折不挠的人一样。(www.chuimin.cn)

中国足球环境多变、混乱的现状一直没有彻底改善,也许太多的政绩压力,太多的利益纠缠,太多的条条框框、太多的人云亦云,导致足球发展想法太多、干预太多而制度不稳定。制度不稳定,人心怎么能定?踢球的人怎么能增多?怎么能稳定产出高水平球员呢?不就进一步导致那些不多的比较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继续高薪,而能力已达极限不能达到老百姓期待的怪状吗?如果想要输得精彩,那就继续自欺欺人地去建体测门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