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为什么教练和队员容易上火?透析动商与足球

为什么教练和队员容易上火?透析动商与足球

【摘要】:所以,教练间,特别是中方教练和外籍教练间存在一点儿“火”是很正常的,中方教练间互相看贬的也很常见。在欧洲,如果敢对裁判、教练甚至工作人员出言不逊的,基本上很难在职业足球混迹了。当然,欧洲赛场上,队员被激怒而失控的也不少,也不乏顶尖球员,但比例低得多。教练、队员关系复杂,不太独立,导致教练、队员、俱乐部间的不信任感时常突发,“怒火中烧”。

我们知道,国内足球教练在中超工作的不多,这个队干几年、那个队做几年的现象很普遍,而且大家都处在足球圈的上层,都能说普通话,相对来说好交流,特别是那些“能混”的教练,与足球圈内的关系往往比较复杂。从之前足协反黑风暴中揭露出来的内幕来看,有些教练对上级的指示那也是不敢含糊,即使水平再高。现在中超俱乐部花了大把钱,肯定也不愿意冒险当冤大头,敢放心大胆让某些关系复杂的本土教练干吗?而请一个相对独立的外教,起码让人稍微放点儿心。这就是为什么中超队伍国内足球教练越来越少,而外教越来越多的最主要的根本原因,很多中方教练是很委屈的。所以,教练间,特别是中方教练和外籍教练间存在一点儿“火”是很正常的,中方教练间互相看贬的也很常见。

中超国内球员总体上在接物待人的礼仪上、职业素养上还是普遍提高了,但国内球员似乎就这么一班人,说是“宠坏了”,有时一点儿都不为过。对队员、裁判、工作人员甚至教练偶尔发发脾气,耍耍大牌也是有不少的;在场上被激怒下黑脚、指鼻子瞪眼大骂脏话,也是较常见的。能拿他们怎么样?大不了罚点儿钱,批评批评、惩戒惩戒,之后还得用!在欧洲,如果敢对裁判、教练甚至工作人员出言不逊的,基本上很难在职业足球混迹了。在激烈的拼抢对抗中,不会被激怒报复,而保持对规则、人员的严格尊重是职业素养高的基本表现。当然,欧洲赛场上,队员被激怒而失控的也不少,也不乏顶尖球员,但比例低得多。国内足球高水平人才匮乏是使某些球员有恃无恐、“火气好大”的重要原因。

从之前的足球反黑风暴中揭露出来的内幕看出,球员间出现点儿“江湖义气”,帮某个教练、某个领导偶尔做做事也不是不可能,还有的在场上出现以“打出血性”为名对看不顺眼或不听话的对手下黑脚的现象屡屡发生。当然,现在的足球明朗多了,现在很多职业球员也知道自我约束,还会自我调侃“大家都是打工的”,又常见面,都不容易,球员之间交流与关系变得错综复杂,而演化成新的“足球江湖”。没有哪个球员能够脱离“足球江湖”而自立门户,即使你踢得再好,不入这个圈子,不场上“见分晓”,就得不到“圈子认可”,谁都可能是想把你掀翻的“敌人”。这也许就是新人很难踢出来的原因,即使踢得再好,很难突然闯进这个圈子就得到认可并分一杯羹。要记住,“江山代有人才出,但一代不如一代”才可能是很多圈中老队员的心声。所以,年轻队员除非一直表现很出色,也不受伤,或者被某位固执的主教练看重,否则很难出头。年轻队员的“窝火”难以发泄,偶尔迸发一些也情有可原了。(www.chuimin.cn)

国内球员踢得好不好在圈里面都已经有分级了,表面上好一点儿的就那几个,绝大多数都差不多,这也是很多队愿意花大钱买外援的原因,现状难以改变,寄希望于相对独立的外援去发挥。其实除去外援各队真的差得多吗?而且,那些外援您还真以为他们是来踢球追梦的?很多都是赤裸裸地来赚钱的,拿着天价工资。所以,外援被很多国内队友怀恨在心是很正常的,一方面嫉妒,幸灾乐祸地希望外援不行;另一方面又希望外援发挥帮自己拿奖金,这种矛盾和侥幸的心理控制不住那必须得爆发一下。教练、队员关系复杂,不太独立,导致教练、队员、俱乐部间的不信任感时常突发,“怒火中烧”。

而且现在的中超联赛价值虚高,赔本赚吆喝,市场估值似乎脱离老百姓的认识水平,似乎脱离市场基本规律,特立独行地变成造富神话,一场比赛的奖励耸人听闻。这种俱乐部联赛的奖励应该在联赛开始时就设定好,按照欧洲通行的做法,是联赛总成绩和个人合约中规定的奖励政策,且不应与特定某一场相关。但在中超,胜一场负一场收入相差几十万元,有的球员谁挡了自己财路,那种怨恨和怒火真是透彻心扉、咬牙切齿,恨不得把对手裁判媒体甚至队友都贬到极点,这也很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