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队伍打法:国家队的技战术选择及影响

队伍打法:国家队的技战术选择及影响

【摘要】:在国家队集体球类队伍的技战术打法上,并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必须得根据现有队员特点和水平打造适合队伍的攻防打法。只要有效,能进球、防得住,就是好打法。这届世界杯流行两种打法,主要跟两支没有来参赛的队伍有关:一是意大利式防守反击打法,一是荷兰式全攻全守打法。球队的胜负主要归于队员,而不是打法。所以,无论球队如何变化,打法的活力是永恒的。

一夜之间,好像很多球迷忽然之间变成“懂球帝”,都在谈球队打法,也说明老百姓对足球有更深层的了解,但还是存在一些概念误区,可以进一步理清。

球队要在明晰运动员特点、发挥自身优势、避免自身弱点,在磨炼合适高效的技战术运行方式的基础上,根据对手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应变,调整到最佳的技战术水准而形成打法,而不是根据设想的先进打法风格塑造队员、队伍,即使看上去很先进,却失去了队员个性和特点,而失去队伍锋芒。在国家队集体球类队伍的技战术打法上,并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必须得根据现有队员特点和水平打造适合队伍的攻防打法。

打法没有什么先进不先进之说,只有合适不合适、有效不有效之谈。只要有效,能进球、防得住,就是好打法。这届世界杯流行两种打法,主要跟两支没有来参赛的队伍有关:一是意大利式防守反击打法,一是荷兰式全攻全守打法。所谓的“摆大巴打法”(瑞典、乌拉圭、俄罗斯、冰岛、伊朗、丹麦等队)主要就是防守反击打法的演化,虽然有时打得挺“难看”,但有时比赛效果很好。所谓的“传控打法”(克罗地亚、巴西、德国、阿根廷、西班牙、日本等队)主要就是全攻全守打法的演化(不论是西班牙队、德国队这种传控加高水平中锋的“先进”打法,还是像巴西队、阿根廷队传控与边路突破结合的“复古”打法),虽然总体令人“失望”,但也有打得“赏心悦目”的时候,克罗地亚队甚至还高歌猛进。

实际上,打防守反击的队伍,传控就不行了吗?打传控的队伍,防守反击就不行了吗?肯定不是这样的。传球、控球是足球最基本技术,打到世界杯这种级别的运动员,传控技术肯定有相当水准,只是遇到更强的传控队伍(如俄罗斯队对阵西班牙队、比利时队对阵巴西队、法国队对阵阿根廷队、法国队对阵比利时队、英格兰队对阵克罗地亚队),要避其锋芒而主打防守反击。能快速利用空间打反击进球,何必在那里导来导去呢?打传控有时也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对方不给打反击的机会。当然,有些队伍踌躇满志,想先发制人,像德国、巴西、比利时、阿根廷、克罗地亚等队的失利往往都与太过于自信球队的传控进攻,而偶尔犯下“冒进主义”失误被对手抓住反击。

其实真正的强队,该打反击时毫不犹豫,该打传控时绝不吝啬,该快就快、该控就控。这届世界杯成功的队伍中英格兰队、法国队、比利时队都是秉承复合打法,既能打传控,也能打防守反击,面对德国队、阿根廷队、西班牙队、巴西队、克罗地亚队时能低调地主打防反,面对一些弱队也可以潇洒地主打传控,有机会打反击快攻时坚决打快,没机会打快攻就以防守为主、控制节奏,走“机会主义”路线,有时场面虽不好看,但往往效果很好,这是攻守均衡、灵活的集中体现,这源于队员的丰富多彩。球队的胜负主要归于队员,而不是打法。(www.chuimin.cn)

从规律上来说,晋不晋级与打法如何无直接关系,都是各队自身在执行打法的过程中的效果不同而已,“先进”打法照样能输,“落后”打法照样能赢。一味地模仿所谓先进打法,而没有所谓先进打法的载体(运动员),结果导致“四不像”。所有适合球队高效的打法往往是顺其自然、浑然天成、应变自如的,而不是强行打造、人为捏合、保守僵化的。但人无完人,国家队打法是没有多少选择的空间,得根据队员……不像俱乐部可以花钱买自己战术风格的队员。所以,真正的强队肯定是传控、快攻、远射、边路、支点、定位球攻击都得到位,而防守又稳固、沉着、均衡的队伍。

让人联想到,给中国足球出主意的声音很多,说要学德国或意大利或克罗地亚,说国少队、国青队、国家队都按一个风格模子打造必成大器。但是少年队、青年队、成年队队员不同,打法怎么可能全糅合成一个风格,难道从少年时期开始,不符合这打法的队员必须坚决排除?难道从少年开始,不符合这打法的技术必须坚决不学?我去过不少欧洲国家,虽然主要接触手球俱乐部和国家队,但理念还是贯通的,他们的教练无不说,从少儿开始就从不克制队员技战术方面的天赋、自由和发挥,但各种技术打法都要练,长年累积,自己自然会发展出最适宜、最舒服的技术方式,最终才有可能呈现无限可能的技战术水准!

意大利队、荷兰队没有俄罗斯世界杯的资格,但他们的防守反击和全攻全守打法盛行,他们的世界杯故事告诉我们,你即使有再辉煌的过去,有再多人的喜恶,也逃脱不了“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根本竞技规律和“动态发展,起伏涨落”的根本运行法则。所以,无论球队如何变化,打法的活力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