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动商与足球:突破学校高水平足球运动之困需勇气

动商与足球:突破学校高水平足球运动之困需勇气

【摘要】:2017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释放出积极信号:争取2020年之前,完成200所“招收高水平足球运动员”高校的布局。目前全国275所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其中具有“足球”招生资格的学校有75所!当然,要达此目的有两个重要的前提:学校联赛体系的系统建立和稳定完善,对高水平足球运动员中学学业成绩的要求和界定。

2017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释放出积极信号:争取2020年之前,完成200所“招收高水平足球运动员”高校的布局。2019年,校园足球将迎来跨越性的一步,提前完成两万所特色学校的建设任务。按照校园足球“小学∶初中∶高中=6∶3∶1”的遴选和布局思路,20000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就应该有2000所高中,6000所初中,12000所小学。可以看出,国家有关部门对中国足球发展已经画了很大一张蓝图,中国足球的前景让人们感到乐观。

但是还有一组数字让人唏嘘。目前全国275所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其中具有“足球”招生资格的学校有75所!说明国家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高度重视,但我们不妨试问这么多现有的“足球高水平运动员”高校有没有输送一名国家队队员?有没有输送一名队员进入职业联赛?有没有帮助这些足球高水平运动员进一步实现他们的足球之梦?这些高校招收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高水平足球学生进入高校的目的是什么?

确实,招收“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高校搞不好足球教育可以找各种原因,比如运动员招不满、运动员水平低、训练不系统、缺乏比赛、经费后勤保障不足……那么在当今大规模推广足球学校的运动中,这些问题就能解决吗?我们认为,在不断扩张的足球学校和校园足球人口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校园足球体质机制建设,使得这些足球学校数量的增加是建立在学校足球质量的提升基础上的,是立足于学校足球水平提高、帮助孩子们实现足球梦想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学校足球发展的当务之急,一方面要扩张学校足球版图;另一方面更要加强学校足球体质机制建设,必须总结以前学校足球的问题并加以改革。在此,可以提几点看法供大家讨论批评。

第一,建立系统的联赛体系。当前这么多高校招足球特长生,为什么没有正式的高校足球联赛?大家知道,没有联赛没法系统检验学校训练水平,没法锻炼运动员比赛水平,没法让那些拥有足球天赋的运动员涌现出来,没法帮助那些足球人才进一步实现足球之梦。学校足球也必须遵循足球规律,不应该再一意孤行、独立自主搞“训练培养”,而应要通过层层联赛来“浪淘沙”,以练促赛,以赛带练,以赛淘人,选出“真金”。小学联赛踢得好的,可以进入初中联赛,初中联赛踢得好的可以进入高中联赛,高中联赛踢得好的可以进入职业联赛和“高水平”足球运动员高校联赛,高校联赛踢得好的也可以进入国家队。高水平足球运动员会在一系列比赛中、在人们的眼皮底下脱颖而出,比赛越系统,比赛水平越高,脱颖而出的运动员水平越高。

第二,打通中学或高校足球联赛与职业联赛的对接。未来职业联赛人才的选拔不能再局限于一些足球学校或省二线队伍,在中学联赛和高校联赛中表现突出的应该直接可以获得职业合同。在欧美日职业体育发达的地区,由学校直接被选入职业队的现象很普遍。

第三,打通中学联赛与“高水平足球运动员”高校录取的关系。要让那些在中学联赛踢得突出的、学业成绩不差的学生可以特招到高校,而不是以往根据运动员等级进行特招。在当前集体球类运动员等级评定中,名不副实的似乎多了去了!当然,要达此目的有两个重要的前提:学校联赛体系的系统建立和稳定完善,对高水平足球运动员中学学业成绩的要求和界定。(www.chuimin.cn)

第四,加强足球教育,而不是只教踢球。从小学开始就要加强足球教育,包括足球技能,更要包括体育科学知识,比如运动人体科学、伤病防护、科学训练等,提升对足球的多维度认识,从小培养科学锻炼的理念,从小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可以在有限的课余时间内,全方位提高足球水平,延长运动寿命。

第五,探索建立从小学到大学足球运动的人身保险制度。足球毕竟是对抗运动,有时受伤和意外难免,如何减少孩子、家长、学校、社会的足球风险?必须要强化踢球者的第三方人身保障,不然一出事就到处踢皮球,那谁还真敢踢球啊?

第六,加强校园足球协会的建设。校园足球协会对应国家足球协会,应该是学校足球的管理服务机构,统筹推进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和各种赛事协调,打通从上至下的管理机制,理顺从下至上的反馈渠道。

第七,加强学校训赛的机制,探索校园足球商业化支持制度。教师和孩子在学校足球队的训练和比赛与学校人事、教务、团委、宣传等部门的协调沟通机制应该建立起来,保障正常课后的训赛,探索避免阶段性的短时间集训对教师、孩子工作和学习的影响方案。积极探索学校足球与企业、团体的合作、赞助、推广等商业化方案,扩大学校足球的商业利益,减少学校和政府的负担。

推广校园足球不容易,推进校园足球更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要让孩子、家长、学校、社会主动地去打造孩子的足球之路,去克服当今纷繁复杂的多样壁垒、诱惑、风险和应试压力,不仅要靠自上而下的努力,更要靠自下而上的改变。高考和踢球是可以融合前进的!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制度。希望有一天,让老百姓都认识到,高考和踢球都可以通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