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媒介融合理论研究与国外出版融合案例分析

媒介融合理论研究与国外出版融合案例分析

【摘要】:对于出版、广播、影视等媒体企业进行分类指导,确定各自的融合发展重点。传统报业受新媒体的冲击最为严峻,受众信息获取渠道和方式的改变使得报纸的接触率持续降低、广告收入不断下滑。为此,北京地区广播新闻积极参与塑造新时代的“声音里的中国”形象工程,关注一线体验报道,取得一定的成效。为此,要加强政策监管,维护电影市场秩序,完善电影评价体系,提高观众艺术素养,讲好中国故事。

对于各类媒体要探索建立基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重标准的评价机制,集中优势资源发展创新型媒体。同时,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出版、广播、影视等媒体企业进行分类指导,确定各自的融合发展重点。

(一)图书报刊业的版权多次开发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新媒体、知识付费的兴起改变了图书出版业发展的外部产业环境,数字、网络技术作为一种颠覆性力量,在给图书出版业带来冲击与挑战的同时,也为图书出版业的产品开发和商业模式重构带来了全新的可能。针对在京出版单位在融合发展中面临人才短缺、资金不足和思维落后的问题,在加大资金引导和项目扶持力度,搭建基础性第三方技术平台和服务体系的同时,可鼓励出版单位与在京互联网企业之间的深层互动与合作。传统出版单位首先要发挥在内容生产方面的独特优势,进行版权的多次开发,如IP授权和衍生品开发,打通图书出版与影视、动漫、游戏、在线教育之间的壁垒。其次,通过出版单位发起或参与大型互联网平台化项目建设的方式,使出版单位在基于互联网的内容分发渠道建设中掌握一定的主动权,改变传统出版单位在融合发展中的被动角色,真正实现跨界融合、共同发展。

对于北京期刊业而言,存在隶属关系多元、格局分散、规模偏小、实力有限以及普遍缺乏转型升级经验的问题,可由相关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专业媒体等在总结梳理国内外期刊单位成功转型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经典案例库,通过交流、论坛和教育培训以及期刊单位与数字出版公司和互联网之间的跨界互动等多元化形式拓宽视野,为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提供更多可能。通过支持第三方建立期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期刊单位提供基本的数字化内容资源管理、生产和发布服务,满足其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基本技术服务需求。

传统报业受新媒体的冲击最为严峻,受众信息获取渠道和方式的改变使得报纸的接触率持续降低、广告收入不断下滑。2017年1月1日,《京华时报》纸质版停刊。为此,传统报纸普遍采取“两微一端”的经营方式,但也由此带来“标题党”、过度商业化和丧失独立性等问题。报业的融合发展首先要加强报业出版的舆情监测、内容导向和质量管理问题,占领舆论的主阵地。其次,也要顺应时代变化,加速与新媒体的融合,如打造中央厨房模式。

(二)广播电视电影业融合互通(www.chuimin.cn)

在北京地区,互联网为广播与电视的融合发展提供了融合介质与基础条件,中央与地方广播、电视组织机构间的融合不断加强,但依然面临盈利模式单一、存量难以向互联网转化的问题。北京广播的听众规模近年比较稳定,但听众接触广播的时间明显减少,收听总量持续下降;北京广播的产业链经营模式单一,需要在媒介融合过程中找准定位和坐标,在避免广播业务功能弱化的同时,拓展互联网音频增量市场,积极转换传播语态。

以新闻议题广播为例,由于政治类信息的特殊性,存在新闻价值和传播效果“二律悖反”的困境,需要创新宣传政治传播语态。为此,北京地区广播新闻积极参与塑造新时代的“声音里的中国”形象工程,关注一线体验报道,取得一定的成效。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融媒化和社交化成为内容传播的标配,可视化传播、直播等形态不断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在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要考虑技术与传播效果的正向互动。

对于传统电视媒体来说,其面临互联网冲击的巨大转型压力,需要深化内部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重构采编发流程、寻求平台化发展,严厉打击抄袭造假行为,全面提高电视节目和电视剧的原创性和内容品质。

北京是国家的电影重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电影在经济文化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国家还是观众,都呼唤高质量的电影作品。为此,要加强政策监管,维护电影市场秩序,完善电影评价体系,提高观众艺术素养,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