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媒介融合理论研究及国外出版融合案例分析

媒介融合理论研究及国外出版融合案例分析

【摘要】:通过媒介融合,可以丰富文化传播的形式和表现力,增强社会文化传播力。在媒介融合中,尤其是新媒介的发展,中国文化可以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传媒进行广泛传播,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可以凭借互联网等平台加快中国软实力的传播力度,鼓励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一)媒介融合增强了文化传播

媒介融合丰富了文化传播的形式和传播渠道,使文化传播更富多样性。媒介传播由最初的报纸、杂志,到广播、电视,又发展到互联网、移动传媒新媒介,甚至到更富体验性的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新传播形式,极大拓展了信息传播渠道和传播形式。新媒介的发展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而移动传媒又使得信息传播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媒介融合更加便利了文化传播,拓展了文化传播领域,使文化传播具备了脱离地域性限制的基础。媒介平台的整合使得媒介传播形成生态系统,信息能够以图文并茂、声像兼具的形式进行传播,使得文化传播更富表现力和吸引力;借助整合性的媒介进行传播,可以构建老少咸宜的文化传播形式,根据不同的群体构建不同的文化形式,丰富了文化传播群体。通过媒介融合,可以丰富文化传播的形式和表现力,增强社会文化传播力。

(二)媒介融合改变了文化格局

“融合文化”最初由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于2006年提出,詹金斯将其描述为“受众与媒介内容发生关系的新方式,受众日益增长的跨媒介解读技能,他们对于一个更富参与性的、复杂的媒介文化的渴求”。[14]融合文化研究关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而二者关系讨论的重点又是媒介融合中的参与主体以及受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在媒介融合中,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和综合化特征。媒介融合打破了行业壁垒以及产业间界限,涉及移动商、运营商、出版商以及受众等;另外,许多媒介集团开始走向多元化经营道路,从而自身的身份呈现出多元化。媒介融合促使参与主体双向互动,同时,媒介集团实现去中心化,各参与主体的身份定位不再单一,也就表明参与者能够以不同的身份参与到媒介融合当中,从而改变文化格局。受众以内容生产者的身份参与到媒介融合当中,代表大众文化的逐渐崛起,与之相应的精英文化受到挑战,单一的主流文化会逐步变为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而个人接触和整合大量不同媒体资源又会生成新的文化,融合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化结构。(www.chuimin.cn)

(三)媒介融合促进了文化建设,繁荣了文化市场

随着传媒技术与各类新媒介平台的发展与运用,媒介融合对媒介环境以及媒介参与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对参与者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传播模式下,媒介融合要求媒介参与者具备更高的素养,受众具备更高的“贡献能力”。在媒介融合发展中,媒介参与者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会不断增强,鼓励受众参与到媒介生产当中。因此,受众素养在媒介融合发展中显得尤其重要,其有利于构建良性传媒生态环境,奠定构建良好文化环境的基础。

在媒介融合中,尤其是新媒介的发展,中国文化可以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传媒进行广泛传播,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在多元化的传媒时代,多媒介和多形态的特性可以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扩大和加强文化传播的范围和领域。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可以凭借互联网等平台加快中国软实力的传播力度,鼓励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