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新兴媒介界定和内涵:媒介融合理论研究与国外案例分析

新兴媒介界定和内涵:媒介融合理论研究与国外案例分析

【摘要】:数字技术促进了新兴媒介的诞生,彻底改变了人类的信息传播格局,开创了传播时代的新纪元。首先,与传统媒介组织传播过程中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不同,新兴媒介的每一位消费者都是生产者。无论是手机、电视还是互联网,一旦具备了新兴媒介的属性,即可成为新兴媒介聚合体的接入端口,实现新兴媒介交互传播及即时互动的功能,成为新兴媒介的组成元素。相对于传统媒介,新兴媒介是不断演进状态下的动态媒介集合。

(一)新兴媒介概念

就本质而言,新兴媒介首先是个相对概念。就当下语境而言,传统媒介主要指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体,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体。它是以大众传播为方式,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的交流活动。其次,新兴媒介是个群体的概念,是以数字传播技术为支撑的媒介群。凡具备数字技术依赖、互动传播和互联融合三种特征的媒介都可以被界定为新媒介,主要包括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以电脑为终端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和第五媒体的移动网络(以手机等移动通信工具为终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移动互联网服务以及电信网络增值服务等传播媒介形式)。统称时应从广义范畴理解,在讨论时应根据具体语境加以区分。

数字技术促进了新兴媒介的诞生,彻底改变了人类的信息传播格局,开创了传播时代的新纪元。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以多种媒介为信息呈现方式的新媒介,具有全天候和全覆盖性特征,在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商业模式上,具有创新性且边界不断呈现出融合趋势,具有更加广泛而深刻社会属性的特点。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突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使用户可随时随地获取想要的信息,成为各种媒介形式的集成器。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将通过移动终端完成推广。智能手机作为当前最为普及的移动终端,成为未来的主要媒介。

(二)新兴媒介与大众媒介的区别

以网络交互为特征的新兴媒介,深刻影响着传统信息传播方式、传播理念、传收关系和传播规律,与传统大众媒介有着显著的区别。[3](www.chuimin.cn)

1.高传播与扩散速度。用户规模是大众传播媒介产生盈利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准。例如在美国,达到5 000万人使用这一标准,报纸用了200多年,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有线电视用了10年;而网络只用了5年,速度大大高于传统媒介。

2.用户生产和媒体聚合性。首先,与传统媒介组织传播过程中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不同,新兴媒介的每一位消费者都是生产者。他们既能阅读,也可书写并传播,是生产和消费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新的生产和消费体。其次,新兴媒介具有媒介聚合体属性,这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有着显著的区别。无论是手机、电视还是互联网,一旦具备了新兴媒介的属性,即可成为新兴媒介聚合体的接入端口,实现新兴媒介交互传播及即时互动的功能,成为新兴媒介的组成元素。

3.动态扩展性。相对于传统媒介,新兴媒介是不断演进状态下的动态媒介集合。新兴媒介演进形态中,既有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也有传统媒介在技术赋能后形成的新的传播形态。因此,新兴媒介实质是一种不断扩展的媒介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