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进程及国外出版融合案例分析

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进程及国外出版融合案例分析

【摘要】:2009 年,可以看作我国媒介融合正式启动的一个时间节点。这一年既是中国传媒产业走向媒介融合之路的关键时点,也是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霸主地位变化的重要节点,因此,被称为媒介融合年。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要求,更快更好地构建现代全媒体传播体系,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任务。

2004—2008 年,是我国新媒体经济的探索发展时期。从2004 年开始,新媒体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我国新媒体经济开始进入发展的初级阶段,新媒体相关产业的制度不断完善,政策环境不断放宽,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开始加速。

2009 年,可以看作我国媒介融合正式启动的一个时间节点。在这一年,“三网融合”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是三网融合的启动元年,也是推动传统媒体转变为以媒介融合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传媒转型之年,传媒产业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11]政府加大力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传媒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产业重组进一步升级;传媒企业寻求社会融资,积极上市;传媒市场出现并日趋增多的并购交易,促进了市场结构调整和资源重新配置。政府扶持成为主旋律,出台了三网融合时间路线图,三网融合逐步得到落实,广电产业、电信产业和互联网产业由此进入混业经营时代。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微博应用元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支持重点新闻网站加快发展,打造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性网站和特色网站,发挥主要商业网站建设性作用,培育网络内容生产和服务骨干企业,发展网络新技术、新业态,占领网络信息传播制高点”。政府宏观谋划部署,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图书报业深度改革,广播、电影电视产业在变化与调整中发展,互联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新媒体发展迅速;微博应用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推广使得社交网站获得新的发展。

2012年,国务院公布《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鼓励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鼓励支持国有资本进入新兴媒体,做强重点新闻网站,形成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性网站和特色网站;同时,社会化媒体爆发式增长。这一年可称为“微信元年”。在这一时期,新媒体经济市场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增强,吸引了各类资本大规模流入,新媒体经济产业也涌现出一批领军企业。电视业继续霸主地位,成为市场规模最大的媒体,节目内容创新成为电视保持生命力的重要因素;而报业经营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

2013年,国家从战略层面上更加重视新媒体经济的发展,强调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创新发展。传媒产业印刷(平面)媒体、电波媒体、PC(个人计算机)互联网媒体和移动互联网媒体四大板块格局初步形成。

2014年,中国全年传媒产业总值首次超过万亿元。这一年既是中国传媒产业走向媒介融合之路的关键时点,也是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霸主地位变化的重要节点,因此,被称为媒介融合年。2014年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统筹协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军事等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移动客户端和手机网站等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提高技术研发水平,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媒体融合随之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三网融合推动下,印刷(平面)媒体、电波媒体、PC互联网媒体和移动互联网媒体四分天下的格局正式确立,且四大板块又交叉融合,演变出无数的新媒体形态。

2015年是媒体融合关键之年。2015年3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在这一阶段,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提速;“互联网+”行动计划成效显著,新媒体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更加凸显;新媒体经济领域的各种新技术、新理念、新形态、新模式竞相呈现,创业创新大量涌现。互联网媒体积极打造生态,成为传媒业市场的主导力量,而传统媒体则处于努力开源节流、努力支撑的局面。(www.chuimin.cn)

201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各大媒体采用高科技装备进行报道,在VR(虚拟现实技术)、云直播等新媒体技术的助力下,受众深入地感受到两会的盛况。7月,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为促进广播电视媒体转型升级,提升广播电视媒体在网络空间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广播电视媒体革新图存、赢得未来的必由之路。1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开始重拳整治网络直播乱象,促进网络直播健康发展。

2017年《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把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作为关系行业生存发展的战略工程”,“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融合发展”。在移动互联网浪潮推动下,传媒产业不断涌现出新业态与新商业模式。传统媒体渐趋稳定,走出瓶颈,逐渐回暖;新媒体市场保持高速发展,已进入下半场的互联网市场转向“精耕细作”模式,不断寻求商业模式的新转变和新突破。

2018年,媒体融合进入多点突破期。报(台)网端通过打通阻梗实现“三端相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完成内部整合,省市融媒体中心建设提速。移动优先,视频直播常态化,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助力内容生产模式个性化和精准化。移动直播、短视频和音频应用成为新的城市宣传窗口,政务服务成为融媒新蓝海。媒体融合从相“加”迈向相“融”,逐渐向深度和广度推进,由单体相融、各自相融迈向区域融合、整体融合,由企业云建设迈向媒体云建设,媒介融合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要求,更快更好地构建现代全媒体传播体系,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任务。中央级主流媒体发挥强大的组织动员和资源聚合能力,建设了专注内容聚合与分发、追求智能化生产的媒体平台。人民日报社“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聚合全国各级媒体、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宣传部门入驻,并为入驻机构提供内容生产、渠道运营、盈利模式等方面的数据与技术支持;新华社“现场云”通过应用先进传播技术,实现传统新闻生产流程的全面智能化。[12]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推进加速,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构建融合体系的重要阶段。主流媒体和互联网商业平台不断加强合作,推进媒体融合健康深远发展。

2020 年,在政策导向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媒体融合进入全面转型与深度融合的攻坚阶段。新兴媒体蓬勃发展,制度创新成为亮点,县级融媒迭代升级;组织结构调整推进集约发展,跨界融合布局形成规模效应;直播电商引领用户消费理念与生活方式改变,长视频与短视频博弈升级;互联网专业内容生产展现蓬勃生机,优质内容和品牌方成为资本市场新宠;线上线下消费边界不断融合,网络消费呈现个性化与分众化特点,数字生活新服务成为发展热门。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媒体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处于战略机遇期和关键窗口期。

2021 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媒体融合深度发展将持续推进,深化主流媒体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新型主流媒体和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