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耕读传家,宁波村落调查,清潭村成果

耕读传家,宁波村落调查,清潭村成果

【摘要】:清潭村村民耕读传家,民风敦厚,勤劳俭朴,讲究礼仪。近年来,清潭人赶上改革开放的步伐,大力发展私营企业,经营内容涉及橡胶、五金、家纺、户外产品等方面。道光七年建成文昌阁义塾。为了鼓励子孙读书,每年冬至参加祭祀者,监生奖肉3斤,贡举奖肉6斤,此规定一直保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中,双枝庙古戏台在2003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2006年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而清潭村也在2013年8月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张氏祖先教子甚严,“三鉴堂”的屏风上刻有《张氏祖训》《朱氏祖训》(张珨师从朱熹故),教育族人习礼好学、尊老爱幼、和睦相处、恪守祖训。

清潭村村民耕读传家,民风敦厚,勤劳俭朴,讲究礼仪。生产以种谷物为主,木工、篾匠、泥水、箍桶等手艺人,一应俱全。其中,近代锡器工匠长寿最为有名,其传世作品有锡銮驾两副,一副在“文革”时被卖,一副在马岙村俞氏宗祠内。水磨、豆腐作坊、造酒、采制茶叶、做烟丝等行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清潭村山林资源丰富,竹林茂密,良田众多,家家户户丰衣足食。木竹生意曾是村中主要的经济来源,有人靠卖栲皮致富,也有卖烧木炭、卖羊尾笋干、卖毛竹的。如今毛竹和笋干仍然是村民收入的来源之一。近年来,清潭人赶上改革开放的步伐,大力发展私营企业,经营内容涉及橡胶、五金、家纺、户外产品等方面。企业15家,年总产值1亿元以上,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也促进了村民经济收入的增加。

清潭人十分重视教育,早在宋代就有大小书院20余所,其中以文望书院最有名。这个书院的设施最好,有许多名人曾在这里教书,如张玘、张珨、叶梦鼎、胡三省等。元朝时期,汉人考取功名的难度很大,而清潭十四世祖张吉则于元统年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进士,并任翰林院编修。到明朝,清潭的教育更具规模,相继办起娱静楼、龙岩书院、望贤楼等书院,方孝孺、许士修、卢元质等人多次来里岙讲学。明代中叶,清潭的读书人以研究王阳明心学而闻名遐迩,时状元王华、谢迁也曾来此讲学。到清代,里岙各村分股出资,聚成文昌阁会。道光七年(1827)建成文昌阁义塾。为了鼓励子孙读书,每年冬至参加祭祀者,监生奖肉3斤,贡举奖肉6斤,此规定一直保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据统计,清代全村考取功名者,有举人2人,贡生6人,太学生26人。因为历代祖先对教育重视,清潭人读书风气浓厚,当代考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名校的学子层出不穷。(www.chuimin.cn)

清潭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虽然部分古迹在沧桑变迁中遭到毁坏,甚至湮灭,如文望书院(现孝姑岭)、花阊门、新房造地等,但仍然有双枝庙、孝友堂、飞凤祠、三鉴堂、紫金岩塔、禁潭界、尽忠潭等古迹留存,让人怀古凭吊。其中,双枝庙古戏台在2003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2006年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而清潭村也在2013年8月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