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在天命与人事关系中,强调知天命,尽人事有必要重新审视孔子与“天命”关系的基本的看法。遵循天命,但又不是听天由命,相反,强调积极有为,乃至被隐士讥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人作为道德主体,其为仁的意愿及行为就是主体自身力量的体现。天命是人力所没有办法控制的在人事以外而非人力所致者。总之,儒家认为应该知天命顺天时,但决不可只言天时,忽视人事,凡事推诿给天命,消极被动。......
2024-04-12
天命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征,儒、道、法等诸家都讲天命,但以儒家为最甚,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董仲舒、朱熹等大儒,无不高度强调天命的权威。
强调天命,并不是仅仅将其置于最高位置便完事,为了敬天而敬天,而是为了加固其他观念,从哲学上说,就是为儒家学说提供本体论支撑。
以前面谈过的问题为例,我们看看天命观是如何发挥这一作用的。
先看人性。孟子认为,性善与生俱来,所谓“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仁、义、礼、智不是外界灌输予我的,是我本来就有的。明确提出,性善为上天所赋。既如此,上天就一定站在善的一边,扬善惩恶。
(汉画像砖)传车
春秋时期,郑国的公孙黑密谋叛乱,不想旧伤发作没能实现。执政大夫子产正在边地巡视,听到消息后乘着一辆递送公文的传车赶了回来。子产历数公孙黑的罪过,列出3条,宣布说:第一条,你从前就有叛乱前科,如今不知悔改,国家绝不能坐视不管;第二条,你们兄弟为争夺妻子大打出手,完全不顾家族团结;第三条,郑国六位卿大夫举行盟誓,根本没有你的份儿,你强行挤进来,颠倒上下尊卑。这三条都是死罪,你自己要是不快点死,大刑马上就会降落到你头上。公孙黑不想死,一个劲儿地叩头,祈求道:我有伤在身,早晚得死,你不要帮助上天虐待我。子产答:恶人不终天年,这是上天的规定。做了恶事就是恶人,我不帮助上天难道帮助恶人吗?公孙黑还想拖延,子产催促道:还磨蹭什么?执行刑法的司寇就要到了。公孙黑上吊死了,暴尸街头。(《左传·昭公二年》)
作恶被视为违背善的本性,不配做人,也不配活在世上,这是天意。不仅善人子产这么认为,恶人公孙黑也这样看。
性善不可违背,善人不可侵犯。郤(xì)氏是春秋时期晋国最有权势的家族,财产达到了国君家的一半。晋国6个军,3个军的主帅姓郤,分别叫郤锜、郤犨(chōu)、郤至,被称为三郤。主帅地位很高,是仅次于国君的卿大夫,不仅管军,也管政。除了三郤外,郤氏还有5个人当大夫。三郤狂得没了边,看大夫伯宗不顺眼,便陷害他,安上个罪名把他杀掉了,又株连到大夫栾弗忌,还要杀害伯宗的儿子伯州犁。伯州犁出逃楚国。伯宗和栾弗忌都是好人,是有名的贤臣。大夫韩厥说:郤氏一族恐怕要大祸临头了吧!善人,乃是天地的纲纪,郤氏多次杀害善人,不灭亡还等什么!两年后,国君晋厉公杀掉了三郤。(《左传·成公十五年》)
从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在古人那里,性善观是以天命观为基础的。
再看义利。
东汉有位陈蕃,在桓帝朝任太尉。桓帝打算立采女田圣为皇后,陈蕃坚决反对,认为应该立贵人窦妙为后,理由是窦妙出自功臣窦氏家族,她当上皇后,窦氏便能以外戚身份辅佐汉室,这对国家更为有利,桓帝接受了。桓帝去世,窦妙被尊为皇太后,由于新皇年幼,朝政由窦太后代行。为了感激陈蕃恩情,窦太后特封他为高阳乡侯。(www.chuimin.cn)
陈蕃不接受,上书道:我听说分割国家的土地作为封爵食邑,应该以功劳和德行作标准。我虽然没有清正廉洁的品行,但决心效仿正人君子的原则,即不是用正当的方式得到的东西,不能接受。倘若我接受封爵而不辞让,遮住脸面坐上这个位置,将使上天震怒,降灾祸于人间。那时候我的身躯又向何处寄托!窦太后不准。陈蕃坚决辞让,奏章前后上呈有10次之多,终不肯接受封爵。(《资治通鉴》卷56)
可见,在儒家意识中,义利关系也渗透着天命,道义作为利益的根本,乃天命使然。
再看善政。这方面的事例很多,最常见的就是民与天的互换。
齐桓公曾经问管仲:成就王业的人以什么最为尊贵?回答是上天。桓公仰视苍天。管仲道:我说的上天,并不是您现在看到的无边无际的天空,而是老百姓。“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治政者尊百姓为上天,这是因为,百姓亲近他,社会就安定;百姓辅佐他,国家就强盛;百姓非难他,统治就危险;百姓背离他,政权就灭亡。《诗》云:“做人缺少好品德,一方百姓怨恨他。”遭到民众怨恨的统治者,最终不败亡的还从来没有过。(《说苑卷三·建本》)
齐桓公是开春秋五霸先河的人,志在天下,见识自然高人一筹。其实不光是胸怀大志的君主,就是一般统治者也必须树立“王者以民为天”(《资治通鉴》卷10)的观念。
春秋时期,楚国准备袭击随国,先裁减军队,以麻痹对手。随国是当时汉水以东仅次于楚国的强国,见状打算趁机进攻楚国。大夫季梁劝阻道:我听说小国之所以能够抵抗大国,是因为小国治理有道,而大国陷于混乱。什么是“道”?所谓道,就是忠于民众而信于神灵。什么叫忠?统治者所想所为对民众有利就是忠。什么是信?代表国家向神灵祷告的人说真话就是信。现在我们随国是什么情况呢?百姓连饭都吃不饱而国君却放纵私欲,祷告的官员向神灵虚报功德,我不知道随国凭什么能战胜楚国。国君驳道:我献给神灵的牲畜都是纯色的,也很肥壮,贡献的谷物也很齐备丰盛,怎么就不能取信于神?
季梁说:神灵享受的祭品来自百姓,他们才是神灵的主人。因此先王首先团结百姓,然后才去侍奉神灵。在祭祀时报告:牲畜肥又大。实际上是向神灵表明,百姓很富庶,所以牲畜才能长得这么好。还报告说:粮食干净又齐全。意思是,没有发生灾害,百姓的收获很好。接着报告说:美酒清澈又香甜。是说,国家上上下下都遵守道德,没有邪念。如此神灵才能降下福分,做事才会成功。现在不是这样,百姓各怀异心,神灵没有主人,只是国君一个人忙活,祭祀再丰盛,又能求到什么呢?国君听了季梁的话,赶紧修明政事,楚国也没敢行动。(《左传·桓公六年》)
这里,以民为本并不是仅仅停留在人的层面上,而是上升到天命高度。如果没有后面这一条,民本意识很难确立,因为在一个等级社会中,民众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重过君主的。然而民众一旦获得了上天的认同,理论上就高出君主了——君主也要拜天,服从天命,敬天与敬民是同一的。这才有了题头语录的说法:“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乐天,或者说与民同乐者,在某种程度上包括为天下立规矩的齐桓公这类人,得以掌握天下;畏天,或者说敬畏民众者,诸如随国君主这类人,得以保住国家。
总之,天命观具有本体论地位,缺少这一理论支持,儒家其他观点也就少了几分理直气壮。
有关为善之道:《孟子》导读的文章
(四)在天命与人事关系中,强调知天命,尽人事有必要重新审视孔子与“天命”关系的基本的看法。遵循天命,但又不是听天由命,相反,强调积极有为,乃至被隐士讥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人作为道德主体,其为仁的意愿及行为就是主体自身力量的体现。天命是人力所没有办法控制的在人事以外而非人力所致者。总之,儒家认为应该知天命顺天时,但决不可只言天时,忽视人事,凡事推诿给天命,消极被动。......
2024-04-12
导读本篇中,针对鲁哀公之问,孔子论述性和命、生和死的关系,对于“命”的本原作了解读,故以“本命解”名篇。孔子的天命观,以天道为形上根据。他的“命者,性之始也”的思想,可与新出楚简《性自命出》所载之“性自命出,命自天降”相互印证。......
2023-11-01
为此,我建议:1.设立基金:由国家财政出资,设立国家阅读基金,推动全民阅读工作,提高国民文化素质。通过设立国家阅读基金,尽早开展“阅读起跑线”等儿童阅读工程,推动儿童阅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国家阅读基金除用于阅读推广,还可用于对阅读进行研究与指导。国家阅读基金由国家阅读基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立专门账户,基金使用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2023-12-06
飞轮是一种惯性转矩较大的蓄能器,为了使发动机的转矩均匀变化而配备使用。图10-15 单气缸发动机的转矩变化和飞轮的作用设定平均角速度为ωm,转速变化率为δ,可以表示为飞轮储存或释放能量,转速变化与能量变化之间存在守恒关系。在式中,E为每一循环飞轮的运动能量;ΔE为运动能量的变化量。......
2023-06-28
后来,许衡往来河、洛之间,从姚枢处得二程和朱熹的著作,学问颇有进益。尽管许衡重视小学“洒扫应对”的力行践履,但是,他的“力行践履”背后的本体论思想,仍然没有突破道学的藩篱。许衡在姚枢处得到二程兄弟和朱熹的著作,其关于本体的思想大体上属于伊川朱子的理学一派。它虽然也是道学的基本立场,但许衡对此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疏。......
2023-11-20
第六节范蠡的兵学观范蠡,字少伯,其生卒年不详,春秋末年楚国宛人,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这说明,范蠡曾有兵书流传于世。范蠡的军事思想同样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色。具体地说,范蠡的军事思想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这一问题上,范蠡的认识没有例外。这一点在范蠡的军事思想中也有鲜明的体现。......
2023-11-28
刀具要从工件上切除材料,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切削角度。切削角度决定了刀具切削部分各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刀具设计、制造、刃磨和测量时用于定义刀具几何参数的参考系称为标注角度参考系或静止参考系。图2-7正交平面参考系2.刀具的标注角度如图2-8所示,在正交平面内标注的角度有以下几种。刀尖角εr 是指主切削平面与副切削平面间的夹角。主偏角、副偏角和刀尖角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在切削平面内标注的角度是刃倾角λs。......
2023-06-29
约束又称联系,它是体系中构件之间或者体系与基础之间的连接装置。一种约束装置的约束数等于它使体系减少的自由度数。常见的约束类型有链杆、铰、刚性连接。连接n个刚片的复铰具有2(n-1)个约束。或者说,三个刚片原来共有9个自由度,由于复铰A起着两个单铰的作用,减少了4个自由度,所以,体系最后为5个自由度。因此,一个刚性连接相当于三个约束,能减少三个自由度。图11-8所示的固定端约束也是刚性连接。......
2023-06-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