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政是治国理政领域的人路。孟子关于善政的论述,对坚持这条道路具有指导性意义。主要是两条,一条是确立民本意识,一条是建立和谐的官民关系。对于人和,朱熹的解释是“得民心之和也”。孟子以战事为例,两两相比。天地人,人的因素第一。所谓建立和谐的官民关系,关键是端正对民众的态度。官民关系是对等的。说的虽然是君主与臣民的关系,但对官吏与民众的关系也同样适用。......
2023-10-22
善政是孟子最重视也是论述最着力的一个问题。善政是一种治国理政模式,与之相同的词汇还有仁政、王政、王道等。我们之所以选择善政一词,是因为它更能体现孟子思想的特色,与性善相对应。
这种为政模式,在孔子那里称德政,突出的是以德治国,在孟子这里称善政,突出的又是什么呢?
是民众。这是孟子对儒家为政理论的最大贡献,也是他对后世最具影响力的思想观念。
东汉末年,曹操统帅大军进攻荆州,驻军樊城的刘备率众撤离。跟随的人有十几万,还有辎重车几千辆,每天只能走十多里地。有人劝刘备甩掉包袱轻装行动,刘备答:“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成就大业的人一定把人作为根本,如今百姓追随我,我怎么忍心抛弃他们而去?(《资治通鉴》卷65)隋朝末年,河西发生饥荒,出现人吃人的惨剧,当地官员就是否动用府库粮食救灾展开讨论。曹珍等人主张开仓放粮,理由是:“国以民为本,岂可爱仓粟而坐视其死乎!”国家以人民为根本,怎么可以舍不得仓库中的粮食而眼睁睁地看着民众饿死呢!(《资治通鉴》卷186)唐朝宪宗时,天灾频发。宪宗疑心下面夸大灾情。经宰相李绛分析,宪宗明白过来,说:“卿言是也。国以人为本,闻有灾当亟救之,岂可尚复疑之邪!朕适者不思,失言耳。”你讲得对啊。国家以人为根本,一旦听说灾情发生,应该全力赈济灾民才是,怎么可以纠缠于是否够得上灾情这一问题而犹豫迟疑呢!我刚才说的话有欠深思,是我失言了。(《资治通鉴》卷238)
唐宪宗
善政可以概括为四个字:以民(人)为本。
以民为本是性善观在治国理政领域的集中体现。就治理者而言,主要是两点。一点是民众是善的,完全应该为他们办事。民众很通情达理,“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尽心上》)为了民众的安逸而使用他们,尽管苦重,他们也不会口出怨言;为了民众的生存而让他们做出牺牲,即便去死,他们也不会心生怨恨。治政从根本上就是信任民众。一点是治理者本身也是善的,具备同情心,完全能够为民众办事,治政就是把同情心发挥出来。
把同情心发挥出来,为民众办事,必须落实在民生上面。民生千头万绪,什么问题最大?吃饭穿衣问题最大。(www.chuimin.cn)
楚汉相争,汉王刘邦处于劣势,打算放弃对成皋以东地区的争夺。郦食其劝道:我听说懂得天上之天道理的人,帝王的事业可以成功。天上之天?听着让人费劲儿。郦食其解释道:“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成就王业的人把民众当作天,而民众则把粮食当作天。成皋以东的敖仓是天下粮食集散地,储存的粮食非常多,大王您却退出,我敢说这是一大错误!楚汉两雄相持的局面不可能长久继续下去,它造成海内动荡,男人不耕作,女人不织布,民心惶惶不知所归,所以您应该立即进兵,占领敖仓。(《资治通鉴》卷10)郦食其的意思是掌握了粮食也就有了获取民心的资本。刘邦接受了这一建议,夺取了敖仓,为击败项羽奠定了基础。
三国时,魏明帝伐蜀。双方对峙,阴雨绵绵,将士苦不堪言。太尉华歆主张退兵,上书魏明帝说:陛下坚持为政以德,希望您把精力集中在国内治理上,把征伐之事放在后面,“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执掌国家政权的人以民众为基础,而民众则以衣食为根本。如果我们魏国能够消除饥饿寒冷,百姓对上边就不会离心离德;对外我们又采取观望态度,吴国与蜀国之间一定会发生争斗,那时我们就可以坐收渔利。魏明帝接受了这个建议,下诏回军。(《资治通鉴》卷71)
那么怎样才能保证民众衣食无忧?孟子的办法是推行恒产,有了能够生产粮食和桑麻的土地,再加上实行减负政策,民众便可以自己解决温饱问题。民众衣食无忧,天下就安定了,政权也才能稳定下来。
所以孟子一再向统治者建言,善政是最好的为政模式。
一个名浩生不害的人问孟子什么叫作善,回答是“可欲之谓善”(《尽心下》)。欲,需要;可欲,可以满足需要。意思是,符合需要的就是善,就是好。善政不只符合民众的需要,也符合统治者的需要,具有最大普遍性。以善来作为这种为政模式的前缀,可谓名副其实。
为政是人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为政的各种模式中,善政与人性最为契合,所以我们说善政是人路的标识——代表那种始终坚持人性的政治。
有关为善之道:《孟子》导读的文章
善政是治国理政领域的人路。孟子关于善政的论述,对坚持这条道路具有指导性意义。主要是两条,一条是确立民本意识,一条是建立和谐的官民关系。对于人和,朱熹的解释是“得民心之和也”。孟子以战事为例,两两相比。天地人,人的因素第一。所谓建立和谐的官民关系,关键是端正对民众的态度。官民关系是对等的。说的虽然是君主与臣民的关系,但对官吏与民众的关系也同样适用。......
2023-10-22
上面孟子的话还包含这样一层意思,即善作为人的本性在所有人那里都是一样的,或许有量的差异,但绝无质的区别。隋朝文帝时,一个叫王伽的官员押送犯人李参等70余人前往京师。就此文帝下诏说:凡世上之人,都有灵悟的禀性,都懂得善恶,明白是非。节后除了一名罪犯外全部按时返回。这两个故事为善的共性提供了一个注脚。他的妻子没跑掉,被抢走了。久攻不下,朱全忠退兵,命令将粮草全部焚毁。......
2023-10-22
不难看出,收敛就是义的特征。将欲望置于道义的坐标上,将利益建立在道义的基础上,是人性的要求。作为天性的欲望及其指向的利益必须适合作为本性的义理。义利之辨绝非仅仅是义利本身的事情,还影响着其他领域。孟子提倡“恒产”,以确保民众的生存需要。义利之辨是大问题,具有全局性。......
2023-10-22
变化是一定的,不存在绝对不变的事物和情况。之后公子纠遇害,追随者或者自尽,或者隐匿,管仲遭到关押,后投靠政敌齐桓公。变具有“通”的意义。易的法则是,困顿就要变化,变化了就能走通,走得通才能保持长久。由于“变则通”,故称变通。管仲做出变通,走出牢狱,迎来新的天地。而尾生不知变通,被困洪水,陷于险境,人没有等来,命也丢了。......
2023-10-22
合理的、应该收取的就收下,不合理的、不应该收取的就拒绝。应取则取,合情合理。孟子看不上那种为了猎取名声而违背天理人情的极端做法。应取不取违背义,不值得提倡。也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可取可不取。孟子也是这个态度,说:“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对可取可不取的利益,不取,因为取了有伤廉洁,也就是害理。鱼关于义利之辨,以上说了三层意思,一是义在利先,一是见得思义,一是应取则取。......
2023-10-22
孟子告诉魏惠王:你的问题在于喜欢打仗而不珍惜生命,轻贱生命却想使人口增长,从而使国家强大,简直是笑话。重生是儒家的一个重要观念,儒家经典《周易》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养育生命是天地最大的功德。重生是仁爱在生命领域的应用。这并不意味着人的生命与其他生命等值。他曾经对罪恶等级进行划分,从孔子批评学生冉求说起。当时冉求帮助鲁国大贵族季氏敛财,孔子断绝与冉求的师生关系,号召学生们群起而攻之。......
2023-10-22
孟子的主张很清楚,就是义在利先。楚王害怕伍子胥报仇,决心除掉他,严令各地抓紧搜捕。这不仅是人格问题,也关系到利益能否实现。相反,那种不把利益放在首位而遵循道义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最容易收获利益。由此可以说,道义就是利益,而且是最大的利益。道义的价值高于利益,因为做人是谋生的前提,利益要由道义来确保。......
2023-10-22
题头这句话是《孟子》的开篇句。求利之心或者说情欲发生在外物与人的感官之间,比如作为外物的美色触动作为感官的眼睛,从而使人心动,产生欲求,所以说利益与欲望“之私也”,归属一类。齐宣王朴拙,自认为格调不高,跟孟子承认自己是贪财好色之徒。高扬利戈举起盾,动身出发去前方。追求利益,满足情欲,上符天理,下合人情。利益本身无所谓对错,问题出在欲望上。......
2023-10-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