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孟子》导读:解析善政地位

《孟子》导读:解析善政地位

【摘要】:善政是孟子最重视也是论述最着力的一个问题。我们之所以选择善政一词,是因为它更能体现孟子思想的特色,与性善相对应。这是孟子对儒家为政理论的最大贡献,也是他对后世最具影响力的思想观念。以民为本是性善观在治国理政领域的集中体现。执掌国家政权的人以民众为基础,而民众则以衣食为根本。所以孟子一再向统治者建言,善政是最好的为政模式。善政不只符合民众的需要,也符合统治者的需要,具有最大普遍性。

善政是孟子最重视也是论述最着力的一个问题。善政是一种治国理政模式,与之相同的词汇还有仁政、王政、王道等。我们之所以选择善政一词,是因为它更能体现孟子思想的特色,与性善相对应。

这种为政模式,在孔子那里称德政,突出的是以德治国,在孟子这里称善政,突出的又是什么呢?

是民众。这是孟子对儒家为政理论的最大贡献,也是他对后世最具影响力的思想观念。

东汉末年,曹操统帅大军进攻荆州,驻军樊城的刘备率众撤离。跟随的人有十几万,还有辎重车几千辆,每天只能走十多里地。有人劝刘备甩掉包袱轻装行动,刘备答:“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成就大业的人一定把人作为根本,如今百姓追随我,我怎么忍心抛弃他们而去?(《资治通鉴》卷65)隋朝末年,河西发生饥荒,出现人吃人的惨剧,当地官员就是否动用府库粮食救灾展开讨论。曹珍等人主张开仓放粮,理由是:“国以民为本,岂可爱仓粟而坐视其死乎!”国家以人民为根本,怎么可以舍不得仓库中的粮食而眼睁睁地看着民众饿死呢!(《资治通鉴》卷186)唐朝宪宗时,天灾频发。宪宗疑心下面夸大灾情。经宰相李绛分析,宪宗明白过来,说:“卿言是也。国以人为本,闻有灾当亟救之,岂可尚复疑之邪!朕适者不思,失言耳。”你讲得对啊。国家以人为根本,一旦听说灾情发生,应该全力赈济灾民才是,怎么可以纠缠于是否够得上灾情这一问题而犹豫迟疑呢!我刚才说的话有欠深思,是我失言了。(《资治通鉴》卷238)

唐宪宗

善政可以概括为四个字:以民(人)为本。

以民为本是性善观在治国理政领域的集中体现。就治理者而言,主要是两点。一点是民众是善的,完全应该为他们办事。民众很通情达理,“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尽心上》)为了民众的安逸而使用他们,尽管苦重,他们也不会口出怨言;为了民众的生存而让他们做出牺牲,即便去死,他们也不会心生怨恨。治政从根本上就是信任民众。一点是治理者本身也是善的,具备同情心,完全能够为民众办事,治政就是把同情心发挥出来。

把同情心发挥出来,为民众办事,必须落实在民生上面。民生千头万绪,什么问题最大?吃饭穿衣问题最大。(www.chuimin.cn)

楚汉相争,汉王刘邦处于劣势,打算放弃对成皋以东地区的争夺。郦食其劝道:我听说懂得天上之天道理的人,帝王的事业可以成功。天上之天?听着让人费劲儿。郦食其解释道:“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成就王业的人把民众当作天,而民众则把粮食当作天。成皋以东的敖仓是天下粮食集散地,储存的粮食非常多,大王您却退出,我敢说这是一大错误!楚汉两雄相持的局面不可能长久继续下去,它造成海内动荡,男人不耕作,女人不织布,民心惶惶不知所归,所以您应该立即进兵,占领敖仓。(《资治通鉴》卷10)郦食其的意思是掌握了粮食也就有了获取民心的资本。刘邦接受了这一建议,夺取了敖仓,为击败项羽奠定了基础。

三国时,魏明帝伐蜀。双方对峙,阴雨绵绵,将士苦不堪言。太尉华歆主张退兵,上书魏明帝说:陛下坚持为政以德,希望您把精力集中在国内治理上,把征伐之事放在后面,“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执掌国家政权的人以民众为基础,而民众则以衣食为根本。如果我们魏国能够消除饥饿寒冷,百姓对上边就不会离心离德;对外我们又采取观望态度,吴国蜀国之间一定会发生争斗,那时我们就可以坐收渔利。魏明帝接受了这个建议,下诏回军。(《资治通鉴》卷71)

那么怎样才能保证民众衣食无忧?孟子的办法是推行恒产,有了能够生产粮食和桑麻的土地,再加上实行减负政策,民众便可以自己解决温饱问题。民众衣食无忧,天下就安定了,政权也才能稳定下来。

所以孟子一再向统治者建言,善政是最好的为政模式。

一个名浩生不害的人问孟子什么叫作善,回答是“可欲之谓善”(《尽心下》)。欲,需要;可欲,可以满足需要。意思是,符合需要的就是善,就是好。善政不只符合民众的需要,也符合统治者的需要,具有最大普遍性。以善来作为这种为政模式的前缀,可谓名副其实。

为政是人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为政的各种模式中,善政与人性最为契合,所以我们说善政是人路的标识——代表那种始终坚持人性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