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孟子教育的作用及优势

孟子教育的作用及优势

【摘要】:回答是肯定的,最明显的就是突出教育的作用。谈完恒产和减负,孟子转到教育上,告诉滕文公:三代都设立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因为随着社会发展,教育的地位和效果日益凸显。孟子拿行政与教育相比较。教育则不同,它以道德和礼制为核心,匡正的是人心。在治理手段上,行政靠的是法律和政令的推行,教育靠的是道德和礼制的输送。在治理对象上,行政作用的是外部行动,教育作用的是内在精神。

儒家始终坚持一个观念,不创造良好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民众犯了罪便加以惩处,无异于陷害人。这也是孟子的看法。孟子力主恒产,与其说着眼的是好日子,还不如说是好人,因为有了恒产就可以建立起仁义道德的恒心。说小人怀土、怀惠、喻于利,并不意味着民众不要道义,而是以恒产为桥梁,引导人们走向成人,也就是成为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个人。

这就决定了孟子政治思想的基调,或者说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即德治。

孔子那里,德治主要是两个内容,一个是教化,一个是正名。这两点孟子都给予充分坚持。譬如正名,“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离娄上》)。想要做君主必须恪守为君之道,想要做臣民必须恪守为臣之道。德治由人来体现,通过官员和上层的榜样示范来实施,这一条也得到了着力阐释。说着力是因为孟子把榜样的作用集中在最高统治者君主身上。

滕国君主滕定公死了,新君派人向孟子请教如何治丧,孟子叮嘱要守孝3年。新君接受了,不想父老和百官不同意,嫌太长,说这跟我们祖上传下来的习俗不一样。新君再次派人去见孟子,稍回来的话是:“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上面的人有什么喜好,下面的人一定会喜好得更厉害。执政者的言行举止就像是风,老百姓的表现就像是草,风吹过来,草一定顺着倒下去。这句话几乎是对《论语·颜渊》中孔子言论的复制。孟子告诉新君,只要你这个做君主的坚持,新风自然会树立起来。果不其然,经新君示范,大家渐渐改变了态度。(《滕文公上》)

孟子强调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离娄上》)君主行仁,没有人不行仁;君主行义,没有人不行义;君主端正,没有人不端正。人人都统一于君主的端正,国家就安定了。其中的“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在《离娄下》又讲了一遍。为了保证君主走正路,孟子要求臣子拿出勇气,“格君心之非”(《离娄上》)。格,匡正。意思是说把君主走偏的心念纠正过来。

孟子同时也看重父兄的示范作用,他讲孝亲、敬兄,一半是为了通过权威的树立来推行教化。他说:“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离娄下》)言行中庸的人影响言行偏差的人,才能卓越的人影响才能不足的人,所以人们都以具有贤良的父亲和兄长为幸事。朱熹做注道:“乐有贤父兄者,乐其终能成己也。”(《孟子集注》卷八)为什么引以为幸?因为有益于“成己”,也就是可以促进自己在成人道路上发展。

那么孟子在德治思想上是否有新的贡献呢?回答是肯定的,最明显的就是突出教育的作用。

(汉画像石)学习(www.chuimin.cn)

滕文公向孟子请教治国道理,孟子从历史谈起,借鉴的是夏商周三代的经验。谈完恒产和减负,孟子转到教育上,告诉滕文公:三代都设立了专门的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分别叫作庠(xiáng)、序、学、校。庠,意即培养;校,意即矫正;序,意即排列。校是夏代的叫法,序是商代的叫法,庠是周代的叫法,学则是三代共同的名称。设置这些机构的目的,就是通过教育使人明白人伦道理。(《滕文公上》)

孟子之前的儒家学者谈治理,基本上都是笼统地讲教化,到了孟子这里,则出现细分,把教育拿出来单独另列。为什么?因为随着社会发展,教育的地位和效果日益凸显。

教育的优势在哪里呢?孟子拿行政与教育相比较。

他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尽心上》)好的文字不如好的声音更能感动人,好的行政不如好的教育更为民众接受。好的行政使人畏惧,好的教育使人喜爱;好的行政获得的是财富,好的教育获得的是人心。朱熹在注释中说:“政,谓法度禁令,所以制其外也。教,谓道德齐礼,所以格其心也。”(《孟子集注》卷十三)行政以法律和政令开路,尽管出于善意,也让人害怕,因为跟在后面的是惩罚,所以人们对其敬而远之,它的作用是外在的,只是制约人的行动。教育则不同,它以道德和礼制为核心,匡正的是人心。

在治理手段上,行政靠的是法律和政令的推行,教育靠的是道德和礼制的输送。在治理对象上,行政作用的是外部行动,教育作用的是内在精神。由于手段、对象不同,效果也就不同。“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离娄下》)通过好的行政去收服人,尚未有过成功事例;通过好的教育培育人,则能够收服天下。不能收服天下人心却统一天下,这样的事情还从来没有过。朱熹做注道:“服人者,欲以取胜于人;养人者,欲以同归于善。盖心之公私小异,而人之向背顿殊。”(《孟子集注》卷八)收服人的做法,实行的是以力服人;而教育的做法,走的则是使所有人同归于善的道路。前者出于私利,后者立于公益,所以人心向背大不相同。一心想服人的,服不了人;不想服人的,却能服人。

在治理的各种方式中,教育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