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是一定的,不存在绝对不变的事物和情况。之后公子纠遇害,追随者或者自尽,或者隐匿,管仲遭到关押,后投靠政敌齐桓公。变具有“通”的意义。易的法则是,困顿就要变化,变化了就能走通,走得通才能保持长久。由于“变则通”,故称变通。管仲做出变通,走出牢狱,迎来新的天地。而尾生不知变通,被困洪水,陷于险境,人没有等来,命也丢了。......
2023-10-22
陈臻问老师:前些日子在齐国,齐王送给您上好黄金100镒,您不接受;可到了宋国,国君送您70镒黄金,您却接受了;而到了薛地,薛君送给您50镒黄金,您也接受了。如果以前的不接受是正确的,那后来的接受便是错误的,如果后来的接受是正确的,那以前的不接受便是错误的,老师您总有一次做错了吧。孟子说:没一次做错,都正确。在宋国的时候,我准备远行,对远行的人理应送些路费,国君以路费的名义送我黄金,我怎能不接受?在薛地,我听说路上有危险,需要戒备,薛君以购买兵器的名义送我黄金,我怎能不接受?至于在齐国,齐王送我黄金却没一点理由,等于是用钱来收买我,君子怎么可以收买呢?(《公孙丑下》)
朱熹在注释中说:孟子的三次做法都是适当的,完全符合义,并引尹氏言“君子之辞受取予,惟当于理而已”(《孟子集注》卷四)。接受利益还是不接受利益,全凭理做主。合理的、应该收取的就收下,不合理的、不应该收取的就拒绝。
这只跟义有关系,跟数量大小无涉。孟子游说诸侯,追随者很多,前呼后拥。彭更看不惯,问老师:跟在身后的车子几十辆,追随的人几百号,从这个诸侯名下吃到那个诸侯名下,不是太过分了吗?孟子瞥了学生一眼,说:如果不应该,就是一篮子饭也不能吃他的;如果应该,就是像舜那样接受尧的天下也照单全收——你说过分吗?(《滕文公下》)
应取则取,合情合理。
孟子看不上那种为了猎取名声而违背天理人情的极端做法。
齐国将军匡章跟孟子夸口,说他们齐国也有清廉之士,此人姓陈,名仲子。他虽说出身公族,与国君是本家,但追求高洁。他住在於陵这个地方,三天没有吃东西,饿得耳朵听不到,眼睛看不见。井畔有个李子,被金龟子吃掉了一大半,他爬过去拾起吃了,咽了三次才吞下肚,听力和视力才慢慢恢复过来。孟子不以为然,说:陈仲子怎么就成了清廉的代表?这种做法如果发展下去,就会把人变成在地上吃干土、在地下喝泉水的蚯蚓。
太夸张了吧?有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陈仲子的哥哥陈戴在盖邑得到的俸禄有几万石之多,他认为哥哥的俸禄是不义之财而不吃,哥哥的住房是不义之产而不住,避开哥哥,离开母亲,跑到於陵去。一天仲子回家,正好看到有人给哥哥送来一只鹅,便皱起鼻子说哪里用得着这咿咿叫的东西?过了几天,母亲把那只鹅杀了给他吃,碰巧哥哥从外面回来,便说你吃的正是那咿咿叫的东西的肉啊!仲子连忙跑出去吐出来。母亲的食物不吃,妻子的就吃;哥哥的房屋不住,於陵的就住,这算怎么回事?按照陈仲子的逻辑,可以这样问,你住的房子是像伯夷那样廉洁的人盖的还是像盗跖那样的强盗盖的?你吃的粮食是像伯夷那样廉洁的人种的还是像盗跖那样的强盗种的?说不上来,为保险起见,只好不住房子,不吃粮食。照这样下去,当了蚯蚓才能说得上是清廉呢。(《滕文公下》)
陈仲子的名气很大,楚王想请他去做令尹(国相),他带着妻子逃掉了,去给人打工。后人把他编入《高士传》,东晋名臣桓温看这本书,读到陈仲子,一把将书扔到一边,说:谁能这样不近情理地对待自己!(《世说新语·豪爽》)(www.chuimin.cn)
应取不取违背义,不值得提倡。
也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可取可不取。公仪休担任鲁国宰相,他非常喜欢吃鱼,全国人都争着买鱼献给他,但被他一一拒绝了。他弟弟很不理解。公仪休解释道:正因为我爱吃鱼,才不敢接受。如果收受了人家的鱼,一定会有迁就对方的表示,而迁就他们就会做出违背法令的事情;违背了法令,就会被罢免宰相的官位。到了那一天虽然我喜爱吃鱼,也不一定还有人给我送鱼,我又不能够自己弄到鱼。相反,如果我拒绝了他们送来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在这个位置上,保证经常有鱼吃是没有问题的。(《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鱼不比黄金、钱财之类的东西,不过是寻常人家的盘中之物,值不了几个钱。对于官员来说,收下别人送的黄白之物,铁定的是受贿,而收下鱼,恐怕没人说这是受贿。鱼属于可收可不收的东西,不收,别人不会说你多么廉洁;收了,别人也说不出什么。公仪休的态度是不收。
孟子也是这个态度,说:“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离娄下》)对可取可不取的利益,不取,因为取了有伤廉洁,也就是害理。
(汉画像砖)鱼
关于义利之辨,以上说了三层意思,一是义在利先,一是见得思义,一是应取则取。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义,利之本也。”(《左传·昭公十年》)道义是利益的根本。
利益无疑是人的最迫切、最显著、最经常的追求,具有重大价值。然而人与利益对象的关系并不仅仅是两者关系,中间还横亘着义理,利益要经过它的过滤,是正价值还是负价值,应该拿还是不应该拿,通过什么途径拿,不取决于需要,而由道义说了算。这就是人们为什么看重和强调道义导向。
有关为善之道:《孟子》导读的文章
变化是一定的,不存在绝对不变的事物和情况。之后公子纠遇害,追随者或者自尽,或者隐匿,管仲遭到关押,后投靠政敌齐桓公。变具有“通”的意义。易的法则是,困顿就要变化,变化了就能走通,走得通才能保持长久。由于“变则通”,故称变通。管仲做出变通,走出牢狱,迎来新的天地。而尾生不知变通,被困洪水,陷于险境,人没有等来,命也丢了。......
2023-10-22
题头这句话是《孟子》的开篇句。求利之心或者说情欲发生在外物与人的感官之间,比如作为外物的美色触动作为感官的眼睛,从而使人心动,产生欲求,所以说利益与欲望“之私也”,归属一类。齐宣王朴拙,自认为格调不高,跟孟子承认自己是贪财好色之徒。高扬利戈举起盾,动身出发去前方。追求利益,满足情欲,上符天理,下合人情。利益本身无所谓对错,问题出在欲望上。......
2023-10-22
孟子告诉魏惠王:你的问题在于喜欢打仗而不珍惜生命,轻贱生命却想使人口增长,从而使国家强大,简直是笑话。重生是儒家的一个重要观念,儒家经典《周易》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养育生命是天地最大的功德。重生是仁爱在生命领域的应用。这并不意味着人的生命与其他生命等值。他曾经对罪恶等级进行划分,从孔子批评学生冉求说起。当时冉求帮助鲁国大贵族季氏敛财,孔子断绝与冉求的师生关系,号召学生们群起而攻之。......
2023-10-22
孟子的主张很清楚,就是义在利先。楚王害怕伍子胥报仇,决心除掉他,严令各地抓紧搜捕。这不仅是人格问题,也关系到利益能否实现。相反,那种不把利益放在首位而遵循道义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最容易收获利益。由此可以说,道义就是利益,而且是最大的利益。道义的价值高于利益,因为做人是谋生的前提,利益要由道义来确保。......
2023-10-22
训,解释;宜,适宜。宜意味着正,为此人们常常把义叫作正义。被认为是党人首领的张俭踏上了逃亡路。事情败露,张俭逃走,官府逮捕孔褒、孔融,将其送进监狱,但拿不准主意应该判处哪一个。张俭自逃亡以来,因为窝藏和收容他而被官府诛杀的有十余人,遭到逮捕和审问的几乎遍及全国。利他就是做适宜的事。......
2023-10-22
俟,等待;俟命,静候命运的安排。俟命与立命虽然都包含等的意思,却是两回事。立命强调的是树立使命而等待,俟命突出的是静候命运而等待。前者倾向于命,后者倾向于运。淮阳王入京进见,第五伦作为随员与其他僚属得以见到光武帝刘秀。光武帝询问政事,第五伦乘机应对,光武帝十分高兴。光武帝哈哈大笑,任命第五伦为扶夷县长。第五伦还没到任,又被任命为会稽郡太守。......
2023-10-22
用孔子的话来概括就是“见得思义”。抛弃道义,即使得到利益也不牢固;出于贪婪,即便成功也会结怨于人。丕郑接受了里克的意见,他们合力除掉了骊姬和奚齐。见得不思义,一定吃大亏。仇由国必须削平高地、填平深沟,修筑一条道路,大钟方可抵达。不要说诱人的利益得不到,就是已有的利益也会丢掉。见得思义太重要了。见得思义就是把利益放进道义这个价值向度中检视,看自己是否有理由得到,并由此做出选择。......
2023-10-22
维护这个秩序,不仅是君与师的天职,也是民的天职,难怪对于商纣王这样的秩序破坏者,要天下共讨之,全民共诛之了。说明社会生活不能背离仁义礼智信的道理,而这套道理则是上天规定的人间秩序。在他们那里,仁义礼智信等一系列准则构成了宇宙本原,即天理;而人道也就是社会秩序则是天理的表现。就是说,人道与天理,社会秩序与上天规则其实是一个东西。......
2023-10-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