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民众的快乐,是孟子谈得较多的一个话题。齐宣王在名为雪宫的离宫会见孟子。这里的快乐也是“同”,君主向民众靠拢,叫上下同乐。孟子听说齐宣王喜爱音乐,便向他祝贺。之所以这样,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君王与民同乐。与民同乐意味着上下和谐,是治政取得成功的一个标识。正由于文王的快乐建立在民众快乐的基础上,他才能够享有快乐。只有爱民的人,只有以民众快乐为前提的人,自己才能快乐起来。......
2023-10-22
利益本身虽然无所谓对错,但由于它与欲望相关联,而欲望则有对错,因此利益一定会带来一系列危害,这就是孟子“何必曰利”的原因。
利益造成哪些危害呢?
首先是引发争斗。
孟子对魏惠王这样解释为什么不要张口闭口就是利益:国君问怎样对我的国家有利?上行下效,大夫也会问怎样对我的家族有利?士人和平民也会问怎样对我自身有利?于是一国之内,上上下下都会围着利益而争夺不休,这个国家还有救吗?在一个拥有万乘兵车实力的国家里,杀害国君夺走君位的一定是拥有千乘兵车实力的大夫家族;在一个拥有千乘兵车实力的国家里,杀害国君夺走君位的一定是拥有百乘兵车实力的大夫家族。这些大夫家族掌握的财利达到了国家的十分之一,不可谓不多,然而如果他们把利益放在仁义的前面,就永远不会满足,不把国君的财利夺走决不罢休。这就是张口闭口利益的结果。(《梁惠王上》)
其次是扭曲人际关系。
一个叫宋牼(kēng)的学者匆匆赶路前往楚国,半道遇上孟子。孟子问他去干什么。宋牼说秦国跟楚国打了起来,他去游说楚王请他罢兵;要是楚王不肯,他就去见秦王,说服他停战。宋牼信心满满,认定这两个君王总能说通一个。孟子好奇,请教宋牼劝说的思路。宋牼答:很简单,我将从战争的不利方面入手。孟子的意见是志向很好,但关键没有找对。宋牼不以为然。
孟子解释道:您以利害游说秦楚二王,他们因为喜欢利益而收兵,这也会使双方将士因为喜欢利益才乐于回军。这将带来什么呢?作为臣民的将怀抱利益来侍奉他的君主,作为儿女的将怀抱利益来事奉自己的父母,作为弟弟的将怀抱利益来侍奉他的哥哥。于是君臣、父子、兄弟之间的仁义不见了,变成了利益关系,而建立在利益之上的国和家,能够保全的还从来没有过。这就是以利益游说的结果。(《告子下》)(www.chuimin.cn)
再次是扰乱治政方向。
孟子说:如今侍奉君王的人夸口道:我能够为君上开疆拓土,让府库盛得满满的。这样的所谓好臣子在古代其实是被叫作民贼的。在他们的教唆下,君王不奉行道义,不立志行仁,而一门心思奔着财富去,这等于是要君王走夏桀的道路,是帮助夏桀这样的昏君富有。如今侍奉君王的人夸口道:我能够为君上与强国结盟,每战必胜。这样的所谓好臣子在古代其实是被叫作民贼的。在他们的教唆下,君王不奉行道义,不立志行仁,而一门心思奔着武力去,这等于是要君王走夏桀的道路,是帮助夏桀这样的昏君强大。这样下去,不在教化上下功夫,即便夺取了天下又怎样?连一天也坐不稳。(《告子下》)
苏绰
贤臣明君深知这一点,自觉抑制对利益的过分追求。
南北朝时,苏绰任西魏大行台度支尚书、司农卿。因为国用经常不足,他制定的税赋很重。颁行后苏绰感慨道:如今我推行的重税法,就像是张满的弓,只能在战乱之世使用,绝非治平之世的政策。后世的君子,谁能把弓弦放松呢?苏绰的儿子叫苏威,听了这话触动很大,便把实现父亲的愿望确立为自己的使命。隋朝建立,隋文帝任用苏威做度支尚书,负责财政。苏威奏请减免赋税徭役,一切开支尽量从轻从简。文帝全部采纳了他的建议。(《资治通鉴》卷175)
五代时有一种地产叫营田,原本是军队的屯田,后来租给农民耕种。后周太祖郭威将营田的产权由官府转改为租地农户,农民生产所获提高了好几倍。当初有人出主意,把营田中肥沃的土地卖掉,可得钱数十万缗,以充实国库。郭威说:“利在于民,犹在国也,朕用此钱何为!”利益在民众那里,跟在国家一样,我要这些钱做什么!(《资治通鉴》卷291)
有关为善之道:《孟子》导读的文章
民乐,民众的快乐,是孟子谈得较多的一个话题。齐宣王在名为雪宫的离宫会见孟子。这里的快乐也是“同”,君主向民众靠拢,叫上下同乐。孟子听说齐宣王喜爱音乐,便向他祝贺。之所以这样,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君王与民同乐。与民同乐意味着上下和谐,是治政取得成功的一个标识。正由于文王的快乐建立在民众快乐的基础上,他才能够享有快乐。只有爱民的人,只有以民众快乐为前提的人,自己才能快乐起来。......
2023-10-22
孟子的主张很清楚,就是义在利先。楚王害怕伍子胥报仇,决心除掉他,严令各地抓紧搜捕。这不仅是人格问题,也关系到利益能否实现。相反,那种不把利益放在首位而遵循道义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最容易收获利益。由此可以说,道义就是利益,而且是最大的利益。道义的价值高于利益,因为做人是谋生的前提,利益要由道义来确保。......
2023-10-22
平陆大夫沉默片刻,说:是我孔距心的罪过。事情发生后,齐王很是后悔,说自己愧对孟子。当初周公派哥哥管叔监管殷商故国,管叔却率领殷人叛乱。陈贾面现得意,微笑道:看来圣人也会出现过错啊。犯了过错,耳根发热,心中羞愧,所谓“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这是人之常情,而陈贾反而大言不惭。按照孟子“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的标准,陈贾做人不合格。......
2023-10-22
就修养而言,仁爱首先是爱己,表现为自尊;守礼重在恪守规矩,表现为自制;义行主要是做所应做,表现为自立。自尊、自制、自立就是我们下面分别要谈的。这是一个寓言,让男人脸红的寓言——他们竟是以牺牲自己尊严为代价混生活的,他们还配享用丈夫这个名号吗?......
2023-10-22
修养与改过有关系,但二者并不等同。修养的特点决定了这是一项持之以恒的事业。所以孟子提醒人们:“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言罢,特别提醒太子应当以古代先哲和圣王为师,像他自己,不足效法。修养过程中除了要克服这两种倾向外,孟子还要求专心致志。弈秋是全国闻名的下棋能手,他收了两个学生,同时教他们下棋。修养是慢工细活,磨的就是恒心定力。......
2023-10-22
霸道的根本特征是比拼以武力为主,以财力等力量为辅所构成的实力。战神蚩尤强者为霸决定了实行霸道的首要条件是大国。依靠实力并且借助仁义方可称霸,故而行霸道的必须是大国。再看看五霸以及试图走霸道之路的国家,哪个不是至少占有上千里土地,它们之所以能够拥有广阔国土完全是因为不断扩张,扩张是其本质。由于有霸主罩着,规矩管着,霸道治下的民众还是欢娱的。孟子不喜欢霸道。霸道是实力之道,意味着强制和战争。......
2023-10-22
运,运行,移动。这里指外部条件,俗称运道、运气。时,表示时间,指时势,叫时运;机,表示空间,指机遇,叫机运。凤鸟人们又把“幸”与运连用,称幸运。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常见的一个宣传词是:好运,北京!孔子一生都在等待好运。有命而无运,孔子的一生并不愉快。唐朝德宗时,昭义节度使去世。由于命与运连为一体,人们往往不加区分,一概称之为命运。......
2023-10-22
双方辩论的焦点是人性善。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告子否认这一点,认为善是后天的,是社会施加于人的,就像把柔软的柳条编织成一只筐子。朱熹为《孟子》做注,把这层话挑明了:“告子言人性本无仁义,必待矫揉而后成,如荀子性恶之说也。”认定告子的论调与荀子的人性恶观点同属一路。就是说,人性本恶,至于善,那是后天的加工制作。发难的是一个叫孟季子的人,手法仍旧是把善与人性分开。以儒家人性观衡量,性恶说是第一个误区。......
2023-10-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