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孟子:践行善的实现方式

孟子:践行善的实现方式

【摘要】:对于发扬善言善行,孟子的说法是:“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实现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刘备是一位具有民本意识的君主。“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叮嘱儿子的话是临终遗言,字字都真。但他品德高尚,遵守法度,名声传遍诸侯,因此在他杀了国君晋厉公后,也没有受到国人的责难。栾盈虽然有他祖父栾书的遗风,但因为受到父亲栾黡恶行的连累,被迫逃亡楚国。

对于发扬善言善行,孟子的说法是:“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尽心上》)这讲的是舜,说他听到一句善良的话,见到一个善良的行为,立刻身体力行,像破堤的江河奔涌,气势充沛得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住。

实现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个是对事,做好事不做坏事。

三国时,蜀汉昭烈帝刘备病重,给儿子们留下的话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资治通鉴》卷70)不要因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刘备是一位具有民本意识的君主。那时他还没有登基称帝,暂居荆州曹操统帅大军打过来,刘备撤离,跟随他躲避兵灾的民众有十几万,还有辎重车几千辆,每天只能走十多里地。有人劝他应当火速行动,否则一旦曹军追到,根本无法抵挡。刘备说:成就大业的人,一定把人作为根本(“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如今百姓追随,我怎么忍心抛弃他们而去?“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刘备叮嘱儿子的话是临终遗言,字字都真。

一个是对人,彰显他的成绩而不放大他的过错。

春秋时期的一个严冬,齐国君主建造高台,民工苦不堪言,饥寒交迫,大家都伸长了脖子盼着晏婴回来,因为只有他才有办法劝阻国君。不想晏子回来后,跑到工地上用棍子抽打怠工的人,骂道:告诉你们,我就是小人!你们都有房子住,有遮雨蔽日的地方,国君不过建造一座高台,你们就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什么东西!大家失望极了,说他助纣为虐。然而人们却不知道,晏婴已经见过了国君,还泪流满面地唱了一首自己编的歌曲:冰雪如水浇我身,苦苦忍受无法挡!上天如此摧残我,苦苦忍受无法挡!国君被感动了,当晏婴离开工地还没到家的时候,停工的命令就到达了。(www.chuimin.cn)

孔子听到这件事,长叹一声说:古代那些善于做臣子的人,如果有好名声,就加在君主头上;如果有灾祸,就揽到自己身上。走进朝堂,竭力劝谏君主的过错;走出朝堂,高声颂扬君主的恩德。他们侍奉的即使是平庸的君主,也能使国家得到治理,而自己却从不显耀功劳。今天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恐怕只有晏子了!(《孔子集语·卷八·交道》)

(明刻)刘备

一个是对欲望,引导向善而抑制向恶。

晋国大夫叔向见到执政大夫韩起正在为钱发愁。叔向赶紧表示祝贺。韩起皱眉道:有什么好祝贺的?我空有执政之名,连跟其他掌权大夫交往的钱财都没有,都快愁死我了,你还祝贺,什么意思?叔向说:从前栾书担任执政大夫,他的田产不足100顷,还不到卿大夫爵位应有田产的五分之一,家里连祭器都不齐备。但他品德高尚,遵守法度,名声传遍诸侯,因此在他杀了国君晋厉公后,也没有受到国人的责难。他的儿子栾黡(yǎn)正好翻了个个儿,目无法纪,贪婪放纵,竟然放高利贷敛财,多亏父亲留下的余德,他才得以善终。到了栾黡的儿子栾盈,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栾盈虽然有他祖父栾书的遗风,但因为受到父亲栾黡恶行的连累,被迫逃亡楚国。如今您有栾书的清贫,我认为您也具有他的美德,所以向您表示祝贺。假如您追求的不是德行而是钱财,我恐怕吊唁还来不及呢,哪里会向您祝贺?

韩起听罢,立即对叔向下拜,叩头说:我韩起差点灭亡,多亏您的及时教导保护了我。不光我韩起,就是我韩氏先祖也要感激您的恩德呢。(《国语·晋语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