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饮食与性欲:人性与动物性的误区

饮食与性欲:人性与动物性的误区

【摘要】:饮食、性欲之类的本能就是人的本性。以儒家人性观衡量,人性动物说是第三个误区。用现代哲学语言说,感官追求为人与动物所共有,是人身上的自然部分,受必然性制约,而人性的部分则不同,应该是自主的、自由的。告子看不到这一点,强调“食色,性也”,从人与动物的共性出发,当然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告子先生由于始终在“知觉”中徘徊,将人性与动物性混为一谈也就难以避免了。

第三场辩论

这回告子不打比方了,采用命题抽象法。

他上来就说:“生之谓性。”与生俱来的就是本性。

孟子却反其道而行之,从抽象到具体,用上了比方。问:既然如此,是否可以说,天然的白都是一样的?是的,告子答。孟子追问道:白羽毛的白如同白雪的白,白雪的白如同白玉的白,是吗?回答是当然如此。

孟子点点头,话锋一转:能具体说说人的本性是什么吗?

“食色,性也。”告子言之凿凿。饮食性欲之类的本能就是人的本性。

孟子顿了顿,望着对方道:照这么说,岂不等于讲,狗的本性如同牛的本性,而牛的本性如同人的本性吗?(《告子上》)

(汉画像砖)牛(www.chuimin.cn)

告子被绕进去了。孟子的辩论技巧高超固然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告子的命题有漏洞。相信他确实无意于把人性混同于动物性,但结论却一定如此,躲不掉的。

儒家人性观衡量,人性动物说是第三个误区。

那么告子错在了哪儿?

孟子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心下》)大意是,口舌追求好吃的,眼睛追求好看的,耳朵追求好听的,鼻子追求好闻的,四肢追求舒适的,都属于与生俱来。然而这些追求有命管着,因此君子不把它们看成本性。这是说,人的感官享受能否实现,要看命运的安排,就像牛羊能否吃上青草要取决于雨水一样。既然人无法做主,那么感官追求就属于另一个领域的问题。用现代哲学语言说,感官追求为人与动物所共有,是人身上的自然部分,受必然性制约,而人性的部分则不同,应该是自主的、自由的。告子看不到这一点,强调“食色,性也”,从人与动物的共性出发,当然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里还有认识上的根源。朱熹指出:告子谈人性,林林总总,具体说法虽然不同,但始终有一个特点,即就“知觉运动”者而言(《孟子集注》卷十一)。所谓知觉,指的是感性认识。我们都知道,感性认识的对象是现象。在朱熹看来,告子对人性的认识,一直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没能深入本质层,所以他谈来谈去,怎么也达不到理性高度。以柳条、水来比附人性就不必说了,即使“生之谓性”的命题也没有跳出感性的窠臼,因为其中的“生”表达的就是可感知的东西,诸如“甘食悦色”之类。

朱熹还通过自己的哲学思想来剖析告子的认识失误。他从人与宇宙的同构论出发,认为人的构成有两个来源,一为天之理,一为天之气。天之理为形而上,构成人性,诸如仁义礼智各原则,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天之气为形而下,构成形体官能,诸如口鼻耳目及其追求之类,感性认识即可知觉。在知觉现象上,人与牛没有区别,一样地要吃、要喝、要异性,唯有进入理性层面,才能抓住人的本性,也就是人得以与动物区分出来的独一无二的性质——譬如人具备仁义礼智,而动物则没有。告子先生由于始终在“知觉”中徘徊,将人性与动物性混为一谈也就难以避免了。(《孟子集注》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