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 的帧格式如图3.4所示。图3.4PPP 协议的帧格式首部的第一个字段和尾部的第二个字段都是帧的定界符,规定为0x7E,表示一个帧的开始或结束。当协议字段为0xC021 时,帧的数据部分为PPP 链路控制协议LCP的数据,若为0x8021 时,表示为网络层的控制数据。零比特填充PPP 协议用在SONET/SDH 链路中,是使用同步传输,这时PPP协议采用零比特填充方法来实现透明传输。在异步传输方式中,PPP 帧字节填充方式解决透明传输问题。......
2025-09-30
网络层的数据包被加上帧头和帧尾,就构成了可由数据链路层识别的以太网数据帧。虽然帧头和帧尾所用的字节数是固定不变的,但根据被封装数据包大小的不同,以太网数据帧的长度也随之变化,变化的范围是64~1518B(不含前导码和帧起始定界符)。
每个以太网帧前面有一个叫作前导码(Preamble)的部分,共7B,它由0、1数字交替组合而成,表示一个以太网帧的开始,也是对端网卡能够确保与其同步的标志。前导码的后面是1B的帧起始定界符。这8B后面才是以太网的帧,如图6—6所示。
图6—6 以太网整体帧结构
在2025年的时候,Xerox、DEC与Intel三家公司制定了DIX Ethernet I型标准,随后又制定了DIX Ethernet II标准和IEEE 802.3 SAP I帧格式。目前,常见的以太网帧结构是Ethernet II的格式。以太网帧的前端是以太网的首部,它总共占14B:分别是6B的目标MAC地址、6B的源MAC地址以及2B的上层协议类型,如图6—7所示。
图6—7 以太网帧结构
其中各字段的含义如下。(https://www.chuimin.cn)
目的MAC地址:接收端的MAC地址,长度为6B。
源MAC地址:发送端的MAC地址,长度为6B。
类型/长度:该字段长度为2B,当字段值大于或等于0x0600时,表示上层数据使用的协议类型。例如,0x0806表示ARP请求或应答,0x0800表示IP协议。当字段值小于0x0600寸,表示以太网用户数据的长度。
数据:上层封装下来的数据,长度在46~1500B之间。
FCS:校验码,长度为4B,主要用于错误校验。用它可以检查帧是否有损坏。在通信传输过程中如果出现电子噪声的干扰,可能会影响数据的传输导致乱码位的出现。因此,通过检查这个FCS字段的值可以将那些受到噪声干扰的错误帧丢弃。FCS中保存着整个帧除以生成多项式的余数。在接收端也用同样的方式计算,如果得到FCS的值相同,就判定所接收的帧没有差错。
IEEE 802.3 Ethernet与一般的以太网在帧的首部上稍有区别。一般以太网帧中表示类型的字段,在IEEE 802.3以太网中却表示帧的长度。此外,数据部分的前端还有LLC和SNAP等字段。而标识上一层协议类型的字段就在这个SNAP中。不过SNAP中指定的协议类型与一般以太网协议类型的意思基本相同。
相关文章
PPP 的帧格式如图3.4所示。图3.4PPP 协议的帧格式首部的第一个字段和尾部的第二个字段都是帧的定界符,规定为0x7E,表示一个帧的开始或结束。当协议字段为0xC021 时,帧的数据部分为PPP 链路控制协议LCP的数据,若为0x8021 时,表示为网络层的控制数据。零比特填充PPP 协议用在SONET/SDH 链路中,是使用同步传输,这时PPP协议采用零比特填充方法来实现透明传输。在异步传输方式中,PPP 帧字节填充方式解决透明传输问题。......
2025-09-30
1995年3月IEEE 批准的802.3u 就是快速以太网的标准,其主要规范见表4.2。表4.2快速以太网规范100Base-T4 规范100Base-T4 是一种可使用三、四、五类非屏蔽双绞线或屏蔽双绞线的快速以太网技术。快速以太网中的100Base-T 规范是从10Base-T 发展而来,其应用十分广泛。但帧间间隔由9.6 μs 调整为0.96 μs;快速以太网提供自适应功能,能够在网络设备之间进行自动协商,实现10 Mbit/s 和100 Mbit/s 两种网络的共存和平滑过渡;这样,很容易实现从传统的以太网升级到快速以太网。......
2025-09-30
网络硬件包括网络服务器、网络工作站、传输介质及网络连接设备等。网络连接设备是构成网络的一些部件,网络连接设备有交换机、路由器等。打印服务器负责处理网络用户打印请求,普通打印机和运行打印服务程序的计算机相连,共享该打印机后这台计算机就称为打印服务器;应用系统服务器是运行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程序的服务器端软件、保存大量信息供用户查询的服务器。......
2025-09-30
1998年以太网发展史上又树起一座里程碑,千兆位以太网有了上市产品,其技术标准IEEE802.3z 也逐步完善。千兆位以太网标准分成两个部分:IEEE802.3z 和IEEE802.3ab。千兆位以太网物理层包括编码/译码、收发器和网络介质三个部分。1000Base-T这是一种使用五类UTP 作为网络传输介质的千兆以太网技术,最长有效距离与100Base-TX 一样可以达到100 m。用户可以采用这种技术,在原有的快速以太网系统中实现向千兆位以太网的平滑升级。......
2025-09-30
图1—23星形网络星形拓扑采用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所有的通信均由中央结点控制。图1—24环形网络环形拓扑结构主要具有以下优点:数据传输质量高。单个结点故障会引起整个网络的瘫痪。环形网平时使用的比较少,主要用于跨越较大地理范围的网络,环形拓扑更适用于网间网等超大规模的网络。图1—25树状拓扑网状拓扑又称为无规则拓扑。......
2025-09-30
网络层描述主机与通信子网的关系。网络层为传输层提供的服务是通过网络层和传输层之间的接口来实现的,这个接口实质上是网络中的子网边界,除了服务质量外,该接口的服务与通信子网技术(介质)无关。设计一个基本的网络层必须解决数据传输单元分组在通信子网中的路由选择问题以及多个网络互联的问题,以完成对传输层的服务提供。......
2025-09-30
在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大约10 多年的过程中,以太网及其技术在局域网产品中占有很大的优势。但早期的以太网传输速率较低,属于传统以太网的范畴。由于传输介质的相关特性,目前以太网大多采用双绞线或光纤两种传输介质组建网络。表4.1常见以太网传输介质标准由表4.1 可以看到,10Base2 和10Base5 网络可采用总线型拓扑结构或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而从传输距离方面考虑,则10Base5 网络要更好一些。......
2025-09-30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信息化进程突飞猛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处在鼎盛时期。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将现实世界的各种应用向网络虚拟世界转移,网络各种应用的新需求作为最基本动力驱动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向前发展,今后新一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开放式的网络体系结构,使各种网络可以方便地互联在一起,真正达到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的目标。......
2025-09-30
相关推荐